人權, 媒體

媒體簡化「隨機殺人事件」 只會讓社會越來越對立

文/管中祥

「兩面並陳」是媒體常用的報導方式,在爭議性的事件中,總是會找出對立的雙方作為報導元素與對照主軸。媒體呈現正反意見的作法,一方面,符合我們對客觀性報導的想像,對於新聞作業來說,也是一種便利、不複雜的處理方式。

不過,事情通常不會只有「兩面」,這樣作也會讓議題落入「二元對立」的簡單邏輯,並且引起對立性的情緒反應。分類是最容易辯識的方法,但其實也是限制了我們對事物理解的可能,任何的議題都不可能只有「當下」,也不只有簡單的兩面,甚至會有多樣的歷史成因,以及隱而未現的結構性因素。

事實上,當我們決定如何「兩面並陳」,就已是主觀的選擇,一點都不客觀,著名的「蘇建和案」就是其中一例。當新聞出現蘇建和等三人時,總是會訪問當年遭到殺害的吳銘漢家人,表面上看似客觀中立的報導,實際上卻存在著主觀立場,媒體已假設蘇建和等是「加害者」,吳銘漢和他的家人是「被害者」。換一個角度看,如果把「蘇建和」、「吳銘漢」置於相同一方,對立面是顢頇的司法體制,那麼,蘇、吳等人就成了「被害者」,而司法系則為「加害者」。前述報導的「客觀」性分類,讓兩組司法體制下的受害者成了對立的兩造,但後者,卻讓民眾看到司法系統的不足與陰暗。

二元對立的報導雖然窄化了我們的思考方式,但卻符合人類似社會「善」、「惡」對立的經驗與想像,一但事情發生,便會急著想找好人與壞人,區分「敵」、「我」的戰鬥位置,不論是政治議題,或是社會事件,都有類似的反應。但這樣的作法不但簡化了視野,忽略社會議題的複雜性,也把議題淹沒在情緒之中,讓人看不見事情的真相,理不清事件的脈絡,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但社會卻因此越來越對立。

例如,只要變態殺人、無差別殺人事件發生,媒體經常在還沒有搞清楚事情緣由、發展及背後成因的情況下,就快速地建立起支持死刑及反對死刑的對立兩面,立即進入情緒正義的叫罵中。在大眾媒體裡,沒有人有機會能溫和、理性、清楚地說出支持或反對刑的理由;反對或支持者的具體訴求與問題解方,也很難在主流媒體裡讓另一方完整聽見。更少報導會去關心,為什麼最近幾次暴虐殺人的凶手,都有著相似的背景:男性、前中年、失業(低成就)?為什麼他們都要用相同殘暴的方式來處理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樣的社會因素讓不同的個體面臨到相同的悲劇?是什麼樣的社會體制養成了這些殘暴的「殺人魔」?

媒體強化感官刺激的報導,民眾義憤填膺的咒罵,我們也習慣性地將支持與反對死刑的意見對立起來,但,這個社會並沒有因此變得更好,變態殺人、無差別殺人的殘暴手段也沒有變得更少。相反的,台灣至今仍未廢止死刑,政府甚至在2010年到2014年間,總共執行了26件死刑,全球排名第8,在這麼「亮眼」的紀錄下,隨機殺人事件卻是越來越多。

但話說回來,除了藍綠對立,很少會有像死刑一樣的社會議得到這麼多的關注與討論,不管立場如何,態度如何,能夠認認真真地討論一個公共議題、公共政策都是十分可貴。只是媒體及社會也許還可以多作一點,花更多的時間、多開些版面,討論一下政府如何讓社會更公平點,社會福利、照顧體系更好一點,少一點「邊緣人」、少一點崩世代,即使有,也不會亂殺人,這樣也許治安會更好,或許可以暫不用陷入「廢死」V.S「反廢死」的無限迴圈,也會更積極一點面對複雜殺人問題,走出隨機殺人的恐慌。否則,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社會依然吵翻天,死刑一樣執行,悲劇照常發生。

延伸閱讀
管中祥:「精神障礙」真的是兇手?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