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

南鐵地下化不應重蹈樂生覆轍

文/管中祥

台南鐵路地下化東移的爭議,似乎陷入了僵局,雖然,市府和自救會各有主張、各有堅持,但除了少數當事人,包括台南市民在內的廣大民眾,恐怕也是霧裡看花,難窺全貌。因為這個重大的公共議題中的不同方案,從來沒有在公共領域被充份討論、公平對待。

這樣的窘境,不僅自救會成員無法放心,台南市政府也很難開心,台南市新聞處處長趙卿惠日前就投書自由時報,感嘆市府面臨的難處,她說:

每一個政策的背後都是無數專業者的心血,尤其是攸關公共交通的工程更得講求絕對的安全。因此市府是抱持這樣的心情來推動台南市重大的鐵路地下化交通建設。其中沒有責任的推卸,只有不斷地鑽研工程內的優劣,做出分析,並且決策,這才是認真面對人民付託,而不是將所有的事「一推兩淨」。

的確,一項公共工程的推動需要經過許多專業規劃與評估,公務部門也必須勇於任事、承擔毀譽才有擔當。但即使如此,政府機關也有必要促成公共討論,讓不同意見者共同表達意見,否則即使排除萬難,達成使命,也可能違背民主精神。

事實上,台灣重大的公共建議長期以來都是由專家與官僚結盟的「專家-官僚複合體」決定,但他們往往以「工程技術過於專業」、「政府需考量大多數人利益」為由,排拒公民參與。然而,一個公共政策若未能將資訊充份公開,形成公共討論,或者擔心與政府不同立場者從中抵制,而拒絕與社會溝通,那麼再的好規劃也只會是「專家-官僚複合體」傲慢決定的自我實現,未必真能符公共的價值與利益。

其實,遭到無情強拆的樂生療養院悲劇殷鑑不遠。

當年,台北縣政府、台北市捷運局執意認為專家評估的捷運工程是最佳方案,排除樂生保留自救會及工程技師於2007年就提出的:「先分段通車減緩新莊交通,再尋找其他機廠位址,讓捷運通車與樂生保留」的雙贏作法。相反的,傲慢的「專家-官僚複合體」不斷散佈「樂生不拆、捷運不通」的謊言,以致具有重要歷史價值與文化意義的樂生療養院遭到強制拆除,新莊機廠工程也因為地質問題面臨走山危機。更諷刺的是,當年在被「專家-官僚複合體」認為不可行的「分段通車」主張,台北市政府捷運局卻在2011年7月12日公告新莊線確定分段通車。然而,一座滿載人民歷史記憶的建築卻已被活生生毀棄,「專家-官僚複合體」的傲慢下場也成了全體人民被迫承受的荒謬悲劇。

政府當然有責任、有義務作為政策的規劃者與執行者,但在決策形成的過程中,有必要傾聽各方的意見,甚至要特別考量弱勢者的需求。而當社會對政府政策有所爭議時,一個尊重人民的民主政府,有時也必須換個角色,轉換為中立者、對話平台的創造者,將相關的資訊充分公開,把不同立場者的政策規劃公平呈現,讓民眾了解不同意見者的主張,讓人民能充份表達意見,從不同的角度考量政策的決定。

民進黨執政時,大力推動審議式民主,無非是要深化並回歸民主政治的基本價值,避免公共事務只是透過代議政治或「多數」決定,相反的,是要讓公民能對公共政策深入參與,政府與公民溝通、對話,透過一系列資訊公開與公共論辯,作為政策制定的依據。

雖然,賴清德市長曾在2012年10月26日表示,將不排除以「審議民主」的方式來進行南鐵地下化東移的討論,但可惜的是,不但至今仍未實現,同時也拒絕了各界希望舉辦聽証會的期待。當然,南市府也並非完全不願和人民溝通,但卻偏向向住戶說明安置計劃,重視工程專家的意見,較少和不同立場的市民對話,或者,以審議式民主的方式促成公共討論。然而,既然「台南鐵路地下化」是攸關台南市民公共利益的交通建設,不僅和工程專家或鄰近住戶有關,同時也和台南市民的生活緊密相連,若無法讓更多市民充分表達意見,恐怕是這項工程的最大的遺憾。

民主的價值不只是在投票與人頭對決,更重要的是資訊公開與社會對話。就如同趙卿惠處長在投書中所說的:「做為公民的一員,則要先學習溝通與互動的重要性」,但,同樣的,做為民社會的政府,不但要學習如何與人民溝通與互動,更有義務成為促成民主對話的平台。因為一個讓人尊重政府,不單只是思考推動什麼樣的重大建設,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公共建設決策與執行過程中實踐民主的精神。而缺乏公民參與、公共討論、資訊公開透明的公共工程,就算再怎麼偉大,也會讓民主矇上陰影。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