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社運發電機

【聲明】反對北市府盪鞦韆設立計時器,親子共學聲明

文/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

北市府公園處自10月9日起,在6個公園(大安森林公園、前港公園、南港公園、青年公園、花博美術園區公園、碧湖公園)的盪鞦韆旁設置3分鐘的計時器提醒設施,表示是為了推廣遊戲分享的快樂,也減少排隊時衍生的糾紛,若試辦成效良好,將評估擴大推行實施。

乍聽之下公部門有良善的立意,但進一步思考,這個措施其實扼殺了許多可能性,而且有其荒謬之處。

推廣分享卻遺忘前提是「自發性」

設置計時器的理由之一是要推廣分享,但公園處似乎不明白分享的前提必須是「自發性」的,來自於自身經驗到滿足及愉悅,或因為體會到他人的需求,想要連結而願意給出。所以分享是個人自然的情感流動及與人連結所展現的行為,這樣的內在歷程無法透過強制而產生。

在強制下教會小孩的是道德規條,是人「應該」、「必須」要分享,因為擔心被指責或評價而驅動人的行為。所以當未能做到或不想做時,心裡經驗到的可能是不安及罪惡感。這也會造成人的內在無法真正的自由及主導自己。

而仰賴外部的計時監控,也削弱人的感知,感知自己及他人,以及相互了解溝通的能力。這個3分鐘的計時器,恰恰成為扼殺小孩學習分享,成為自發自主及體會他人,且有同理心的全人。

遊戲時紛爭是練習溝通的好時機

此外,小孩在遊戲時發生的衝突、紛爭,也都是有意義的。他們要練習相互協調,包括如何表達自己、理解別人的需求,如何討論協商……,並延伸運用到生活的其他面向。

遊戲場的排隊議題,也呈現大人們在面對衝突及差異時,往往也不熟悉如何理解彼此需求及相互協調。這些正是小孩及成人需要的學習,長遠來說,這也是台灣朝向更成熟的公民社會的重要能力。

設置計時器,表象上好像可以「減少紛爭」,實則不但增加糾紛,還會增加家長的育兒壓力,試問:若是真的設立計時器,有人不下來,難道要仲裁或處罰嗎?難道大家不會想:我只是想帶孩子到公園玩玩,為何要因為孩子還沒下來,就要面臨違規的壓力,以及被指責自己不會教小孩的眾人眼光?若是緊張之餘家長強制抱下小孩,這是大家樂見的嗎?

就算這項措施改為不硬性執行,計時器採取被動擺放,自由使用,但當旁邊放著計時器而有人不按,家長之間也已經產生怨對猜疑,而大家不用的話,這筆經費也就浪費了。如果家長積極實施,等於被迫直接指導孩子的遊戲,這將跳過孩子的意願與個別差異,若變成跟孩子說「這是規定」,正好失去了同理孩子想玩的心及提醒他看見排隊者心情的機會,齊頭式平等不是民主國家的象徵,試問,為什麼是三分鐘呢?不能因為是孩子就任意規定,這是威權教育的遺毒。

孩童也是個體,尊重他們的表意權

盪鞦韆的孩子,以及等待的孩子都有表意權,需要大人重視他們的意見與協助表達,也從中發展社會化與道德,這些才是教育,北市府不要幫倒忙。

我們為落實兒童表意權,透過家長協助訪問一百個小朋友取得使用者意見,可以看出,經由溝通與對話,孩子們更能夠理解溝通、互動、分享的真諦。

兒童遊戲權的本質,被政策框限於窄化的遊具設施改造

兒童知覺發展的刺激不只是來自單一的特定遊具,亦可透過身處的各式環境,與之互動所帶來的身體知覺的發展。在草地上的翻滾,在公園高低坡度的跳躍,在自然樹木的攀爬,在公園水坑的觸覺互動,這在一個進步的城市裏其實是被隱性的排拒的,在公園的告示牌上甚至是明文禁止的,兒童要遊戲就必須在規範的範圍內,那個範圍稱之為「遊戲場」,而孩子的遊戲的權利才能被允許。

然而,兒童遊戲權的本質,必須在這個城市的各個角落展現「遊戲感」,公園可以有遊戲感,街道可以有遊戲感,成人面對孩童的對話也必須有遊戲感,而不是那一種法外開恩式的封街遊戲,等待下課鐘聲一響,收掉遊具、清洗地面,隔日如常通車。如此,這個城市究竟在我們兒童的眼中塑造了什麼樣異化的遊戲觀?

兒童遊戲處處遭到限制、監管,兒童遊戲權無法落實,在此處境之下,當民眾反應、公部門從善如流的制定3分鐘的盪鞦韆計時器政策,則更為強化鞏固了這個異化。

改善遊戲場的質量取代「計時器」

我們認為北市府以似是而非的邏輯在執行公權力,不但未能解決問題還會製造問題,實則是讓市民去承擔了北市府應該要負起的責任。與其設立計時器,為何不直接增加盪鞦韆的數量?難道,這不是將北市府該擔起遊具現況的責任,轉嫁給市民承擔了嗎?

面對遊戲器材不足及排隊的紛爭,與其設置計時器,北市府真正應該做的,一方面是重新檢視兒童遊戲埸的質與量,另一方面可以把這當成是討論及改變的契機,創造對話的場域增加市民對兒童的了解,對遊戲的價值觀點的討論及教育經驗的分享,這才是真正友善親子的城市應有的態度和樣貌,而不是設立計時器,讓帶孩子到公園使用遊具的民眾互相監督使用時間。

一個握有首善之區的行政單位,政策執行的思維模式竟然完全脫離兒童權利的概念,讓媽媽公民們多年來在公園遊戲場所爭取的兒童人權瞬間退回原點,兒童的遊戲權竟然淪為計時器規範的齊頭式平等,我們在此呼籲北市府,設立計時器絕非是一個「立意良善」的政策,請立即停止。同時,請北市府負起責任,重新檢視各年齡層的兒童遊戲場皆有著它在兒童身心發展上扮演的重要教育意義和功能,在少子化的世代尤其需要政府各部會彼此合作共創有益下一代成長和發展的環境。

【反對北市府盪鞦韆設立計時器(全國連署)】
自10/14開始連署,持續討論擴散,近日更創下單日湧入將近1000份的記錄,團體與各界人士持續加入連署,名單如下(更新至10/19 pm2:00):

【團體連署】:東吳難容社、親子共學高雄暖蛇小學共學團、親子共學中區暖暖蛇小學共學團、親子共學台東暖蛇小學共學團、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親子共學竹苗暖蛇小學共學團、台灣心輔犬培育團隊、社團法人臺灣全人與民主教育協會、島呼冊店、台灣圖書室文化協會、高雄市輔育人員職業工會、社團法人高雄市全人教育家長協會、越育、輔育人員職業工會、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大腳小腳親子樂活公司、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南洋台灣姐妹會、社團法人高雄市心家長協會、公園適性發展聯盟、南投公啥喙、微光書苑、台青蕉樂團、瓦當人文書屋、社團法人台灣性別權益推動聯盟、有此藝說、三餘書店、野生藝術工作室、晴耕雨讀小書店、紅氣球書屋、台灣人權促進會南部辦公室、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OURs都市改革組織、自己的房間、台中市原鄉文化協會、台中性平協會、歷史教師深耕深根聯盟、好暖心實研工作室、陳文成基金會、親子共學暖暖蛇桃園小學共學團、宜蘭松園小屋、大大親子影展、新北市林口社區大學、社團法人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臺灣龜崙嶺環保愛鄉協會(持續增加中…)

【公開連署】:馮光遠、劉育豪、邱毓斌(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鍾瀚樞、翁麗淑(新北鷺江國小教師)、李佳燕(《親愛的大人》作者、家醫科醫師)、楊佳羚(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性別教育研究副教授)、藍劍虹(台東大學兒文所專任副教授)、林依陵(香港大學建築系博士候選人)、何碩(創堂廣告/創策媒介/創異溝通總經理)、黃鈞瑤(小學教師、台中市全面罷免協會)、魏德聖(導演)、何欣穗Ciacia her(音樂人 )、陳憲政(律師)、羅景壬(廣告導演)、林傳凱(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許增巧(繪本作家)、陳榕笙(兒童文學作家)、林昱瑄(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陳世岸(空間文本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蔡崇隆(紀錄片導演、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專任教師)、劉榮昌(音樂製作人)、王价巨(銘傳大學建築系教授)、黃宋儒(電資工會)、王錦華(鏡週刊人間組副總編輯)、楊友仁(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彭揚凱(Ours都市改革組織)、陳梅毛(little sound小音響負責人)、陳燕琪(中學歷史教師)、烏烏醫師、蔡漢霖(連雲建築總經理)、郭書成(新北市汐止區湖興里里長 )、黃郁芬(台北市議員)、王耀斗(立智公關總經理)(持續增加中…)

附錄:
1、【反對北市府盪鞦韆設立計時器(全國連署)】
2、一百個小朋友看台北市府的公園鞦韆計時器三分鐘措施<連結
3、從3分鐘的盪鞦韆計時器反思都會區特色公園的政策窄化與兒童遊戲權的本質失守<連結
4、盪鞦韆計時器以強迫分享消弭衝突 要讓下一代在這種環境長大?<連結
5、北市盪鞦韆限時3分鐘,福岡蓋100座鞦韆給孩子不用排隊<連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