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臺鐵人給社會大眾的公開信:我們為大眾服務,不為王國材部長公司化的政績服務

文/臺灣鐵路產業工會

今天(4/28)是國際工殤日,我們希望未來不要再有下一個因公共安全風險而犧牲的旅客及員工,我們一同參與了工殤協會發起的《重大災害企業與主管機關懲罰》立法行動,就是希望能根除任何安全風險,要能咎責於機關、雇主,而不是讓第一線基層、旅客承擔事故的風險。

我們也要向社會大眾說明,產工不認同這次事故後,國家以安全為由,認為就是要公司化才是解方,並以迴避協商的方式,惡意污名鐵路員工,做了全台雇主最糟的示範。王國材部長說要讓臺鐵人重拾榮光,但急就章的公司化,只是成就了王國材部長的百年政績,真正讓臺鐵人重拾榮光的方式,是為大眾服務,不是為政績服務。如果依法不加班、影響運輸,造成國人不便,我們很對不起,但如果這次的對不起,可以換來不用再為下一次更慘痛的犧牲而道歉,這才是我們身為臺鐵人,想和大家一起安全抵達的未來。

《臺鐵人給社會大眾的公開信-我們為大眾服務,不為王國材部長公司化的政績服務》

各位關心台灣公共運輸安全的朋友們,你們好嗎?自從2018年10月普悠瑪事故發生之後,臺鐵佔據了社會輿論版面,大家的心中都在思考,臺鐵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我們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再發生相似的悲劇?當時蔡總統承諾臺鐵的改革沒有上限,行政院並且針對臺鐵總體檢,提出了144項改善事項,當時的社會氛圍,似乎上下一心,眾人都期待臺鐵在政府資源挹注和總體監督之下,能夠脫胎換骨,不論是臺鐵內部的基層員工,還是外界的社會大眾都是如此期待的。

是的,臺鐵的問題千絲萬縷,非三言兩語能說得清,也因此安全管理改革小組提綱挈領且鉅細靡遺地,將臺鐵列管的144項改善事項,原就是相當艱鉅的改革任務。但看似舉步維艱的陳舊臺鐵,竟然在短短三年不到的時間,就從交通部的監管下解除了109項列管,其中不乏有許多設備尚未到位、系統尚未建置、執行的人力尚未補齊,僅僅訂定「計畫」的項目,連招標都還沒開始,就已經解除列管。我們基層員工想問,臺鐵究竟是效率太好,還是太會做表面文章,好虛應故事?

接下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2021年4月,臺鐵看似成效不菲的改革,繳出的卻是太魯閣事故這樣慘痛的成績單。家屬失去親人的痛,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真正體會。無端失去的生命,能換來臺鐵和政府真正的警示和決心嗎?作為臺鐵基層的一份子,我們心中除了滿滿的歉意和不安,也同樣的對交通部默許而輕輕放下的臺鐵改革感到憤怒,那些傾社會之力專家學者凝聚出的144項改善事項,是如何被交通部和臺鐵決策層敷衍了事的?

然後新上任的部長提出了臺鐵公司化,做為臺鐵改革的解方,說要改善臺鐵的財務和體質問題。對於社會期待的臺鐵如何更安全卻擱置不提,只流於畫大餅式地告訴員工臺鐵公司化後幾年幾年可以轉虧為盈,行政院長甚至加入這個畫餅行列,說未來盈利之後員工甚至可能有40個月的分紅。政府和臺鐵高層卻忽略了,臺鐵即使公司化後仍需繼續背債、仍需替政策服務、設備和人力仍青黃不接等既定事實。

過去體檢小組提出的144項改善事項,執行進度究竟如何?還有人在意嗎?公司化的議題,難道不是再一次對安全改革的表面文章嗎?

細究普悠瑪和太魯閣的兩次重大事故,普悠瑪主風泵沒有按照保養期程採購跟更換濾網,臨軌的工程便道沒有編列預算設置護欄,有哪一個不是現階段的臺鐵可以處理,非得公司化後才能解決的問題?ATP經常性的故障,外包廠商的不安全施作,有哪一件沒有基層報備,或者工安糾舉,而臺鐵決策層毫不知情的嗎?我們是否禁得起交通部以公司化為解方,再等三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再來檢視臺鐵的安全,究竟改善了多少?

臺灣鐵路產業工會自成立以來,便致力於推進臺鐵員工更安全的工作制度和環境,因為員工和旅客的安全是密不可分的。產工要求工作現場需要維持一定的安全人力,以免因員工身兼數職,而發生類似潮州調車事故的遺憾;強調補足人力缺口,才能真正落實SOP,避免像海端事故這樣雖有瞭望員的規定實際卻付之闕如的狀況;產工也不斷督促臺鐵即時改善現場員工反應的設備缺損狀況,比方調車場的進路顯示器故障數月未修,或者藍皮解憂號正式上路前部分車廂傾斜度未符合規定等等,臺鐵對外總是第一時間否認這些問題,但在媒體曝光後,卻也私下默默予以解決。因此臺鐵並非不能作為,而是習慣性地忽略問題,並且漠視基層的聲音。

時值此刻,面對兩次重大的鐵路事故,臺鐵的改革不容等待,更不應該在公司化的爭論下耗費精力和轉移焦點。臺灣鐵路產業工會這裡再次強調:無辜失去的生命不應該作為改革的代價,更不應該被踐踏!所以,我們需要更實質的安全改革與討論,而不是思考臺鐵如何處分及鬆綁資產;作為督促臺鐵的一根芒刺,產業工會比誰都更希望看見臺鐵真正的改革,工會也需要社會大眾的力量,給予政府壓力與監督。

王國材部長說要讓臺鐵人重拾榮光,但急就章的公司化,只是成就了王國材部長的百年政績,真正讓臺鐵人重拾榮光的方式,是為大眾服務,不是為政績服務。如果依法休假、影響運輸,造成國人不便,我們很對不起,但如果這次的對不起,可以換來不用再為下一次更慘痛的犧牲而道歉,這才是我們身為臺鐵人,想和大家一起安全抵達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