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第十屆吳鄭秀玉女士黑潮獎助金頒獎 來自各地海洋行動者的跨域交流
由作家吳明益發起,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主辦「吳鄭秀玉女士黑潮獎助金」今年已邁入第十年,在疫情的影響下,彷彿暫停的時間,卻仍不減大家對海洋的好奇。今年於12月10日(星期六)下午2:00,舉辦「第十屆吳鄭秀玉女士黑潮獎助金頒獎典禮」,獎助金設置者吳鄭秀玉女士與作家吳明益親自到場頒獎,來自各地的前後屆獲奬者也出席分享精彩的計畫構想與執行成果。
高齡九十歲的吳鄭秀玉女士是作家吳明益的母親,為了鼓勵得獎的創作者,特地從臺北前來出席頒獎典禮。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東良表示:「吳鄭秀玉女士獎助金已經第十屆,很感謝吳鄭秀玉女士願意在黑潮設立獎助金,這十年來支持了近50位獲獎助者實踐海洋保育、研究、藝術和科展等行動,而每年的頒獎典禮規模雖然不大,但很希望讓得獎者們能夠有機會彼此分享、交流,串連臺灣各地為海洋保育努力的力量。」
值得一提,在海洋計畫科展中已連續三年獲獎的基隆市八斗國小學生們,以鄰近學校的潮間帶進行顆粒玉米螺的長期行為調查研究,在老師步步引導下,學生們透過觀察產生的好奇,而逐漸培養探究的實驗精神,為科學教育播下重要的種子,也令評審為之動容,今年第四度獲選獎助金!而另一新秀獲選的高雄市英明國中學生們,以近期熱烈討論的新興綠能-微藻發電為主題,嘗試設計簡易的照明燈,將科學與生活結合,大大拓展了學生與民眾對於海洋蘊含資源的想像力,值得本會鼓勵。
海洋相關研究類則由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呂仲軒同學獲得,透過食物鏈中高階魚類在市場的現況,討論長期捕獲對海洋生態的威脅與隱憂,以真實的數據提醒大眾關於永續海洋的急迫,期許促進未來的執法與監督。
而在海洋保育活動類由高雄市太平國小童軍社脫穎而出,透過跨校串聯響應,並使用ICC淨灘方式,同時結合創作,翻轉了垃圾的價值,不僅擴大集體公民的海洋意識,也加入了循環經濟的設計思考,看似簡單的淨灘活動,實則加入不少巧思規劃並兼顧可行性,給予高度肯定。
競爭激烈的海洋藝術創作類,最後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鄧筠璇同學獲選,以寄居蟹為發想深刻詮釋自我內在的探討,此系列作品運用精湛的陶瓷雕塑與繪畫技巧傳遞人與海洋的連結,在抽象和擬真轉化之間相當精彩。
除了本屆獲獎的五組計畫,每年的頒獎典禮同時也是去年得主分享執行成果的重要時刻;現場也見前後屆、不同領域之海洋行動者,分別在各自的分享中,尋得不同探索角度的共鳴與差異,期待未來有更多人投入成為海洋的夥伴,共同為海發聲!「吳鄭秀玉女士黑潮獎助金」是長期設置的獎項,固定每年8-9月於黑潮官網公告辦理,歡迎大家提前準備並主動投稿提案,期待每個人心中蘊含著海洋能量的種子,催生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