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稿, 社區, 醫療

【外稿】尋找「社會處方簽」在台灣可能的推動模式

照片來源/陳錦煌

文/陳錦煌(新港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新港素園創辦人)

和「社會處方簽」初接觸,大概在2018年左右,我還在濟美仁愛之家及基金會董事長任內,從英國引進「社會處方簽」概念的南藝大博物館老師,邀請濟美及新港的長者,參訪故宮南院;對這群八、九十歲的長輩們行動不便、聽不清礎看得模糊、大都沒讀過什麼書,我實在擔心他們到南故宮會不會像劉佬佬進大觀園,不知所從!不過經刻意動線安排,專人熱情導覽解說下,整個下午的參觀,讓這群鄉下來或坐輪椅或走路吃力的長輩們,在雙眉夾鎖、額紋深陷、兩眼無奈的臉孔上,綻出了笑容!

這是我對「社會處方」療效的初體驗!

2019年受早稻田及奈良縣立醫科大學合組PIMBT研究所的邀請,到日本分享新港健康社區營造的經驗,會中我首次見識到日本社會因應快速老化,在規劃以健康照護為基礎的城市時,以「社會處方」的觀念保存再利用「老人、老屋、老社區」,健康促進的效果顯著;而後,媒體陸續報導台灣博物館界、醫界、非營利組織、、等等引進「社會處方簽」的消息;新北市也於2021年率先推動社會處方,結合運動及營養處方,作為射向高齡海嘨的三支箭。

新港文教基金會在2020年申請到國藝會共融藝術的經費,結合說演故事及物件劇場,嘗試於板頭村平均83歲的千歲團,以藝術介入的方式,推動社會處方簽;執行期間,碰到新冠肺炎流行,對照新港素園長者因隔離在家身心受損,千歲團雖一樣被隔離,只能利用解封時排練,然而健康的維持是素園長者無法比較,讓我覺得有進一步推廣的需要!

台灣實施全民健康保險,百姓享受便利醫療服務,俗閣大碗;而公醫制度的英國,卻看病不易,甚至連急性盲腸炎開刀都須等待多時,因此,推動社會處方簽處理社會因素導致的健康問題(約佔門診的二成)可以減輕醫療體系的負擔;而台灣人看病像逛夜市,喜歡打針吃藥,重視藥補食補,在這種醫療大環境下,台灣可能不像英國那麼容易推動社會處方簽。

反省新港文教基金會之所以成立,因為1987年中南部流行大家樂賭博遊戲,我發現單靠藥物治不好「大家樂症候群」的鄉親,只好走出診所,組織基金會,開出台灣第一張現在叫作「社會簽方簽」的雲門舞集,而後,全世界尚未出現「社會處方」的概念之前,因為新港鄉親參與基金會活動,身心靈在人人瘋狂大家樂時得到安適(well-being),同時發現義工靠自己力量無法完成的理想,藉由眾人力量得以實現時,而逐步協助基金會從藝文展演到環境保護、圖書推廣、國際交流、產業振興、健康促進、、這參與過程不僅讓個人得以安身立命,更讓新港逐漸累積廣義的健康資本,從個人安心走到社區健康,和最近日本京都大學Kazuo Araki 博士等,從病人出發,分析社會處方簽唯有結合病人所生活的社區才能有效的結論,有些相似:

1)社會處方簽須在社區內轉介或連結。
2)基層醫師須和病人合作,面對健康及心理安適的問題時,一起利用社區資源,尋找對策,病人並非只是接受。
3)這樣的合作超越傳統醫病關係,是相互的、是自願的、是增能的、是個人化的、也是社區的;重點在累積健康資本。

三十六年來,我這個社區醫師,不斷針對新港健康議題,尋找對策,同時在鄉親出錢出力支持下,解決這些問題;近三年成立新港素園,除了病人的診斷治療,更不斷學習國外推動社會處方簽的經驗,同時以社區轉介者(community linker)及諮詢者(navigator)的角色,嘗試協助病人就近連結新港各式社會處方簽,根據三年來累積的成功案例,我提出了以「健康社區」為基礎的社會處方簽的推動方式。

在台灣對社會處方簽的功效還很陌生,也缺少類似英國政府經費及政策的支持,以營造健康社區為基礎推動方式,相信可行。

我試著分析36年來基金會及扶缘的工作,其中符合社會處方簽定義的有下列:

1)藝術創作、豐富生活內涵:如新港書畫會、夢想新港繪圖比賽、及各式藝文展演。
2)義工參與:在基金會及扶緣的平台上夢想成真。
3)環境保護、綠美化:如淨港計劃、綠點工作隊、1/2自然農場、園藝治療。
4)各式運動或比賽:如槌球、太極拳、土風舞、素園健身活動。
5)終身學習:親子共讀、別墅讀書會。
6)國際交流、接待家庭。
7)弱勢照顧:相信工程、懷夢卡。
8)提升宗教信仰內容:送香火到前線、開台媽祖到紐約。
9)學習新技能,創造就業機會:地方創生、素園姊妹的店。

跟據新港經驗,以營造「健康社區」為基礎的「社會處方簽」推動,要從鼓勵鄉親關心社區生活中健康的問題開始,透過平台建立(像組織基金會之類),一起尋找解決方法,並且實現!在實現中過程創造人生意義及社區認同,也在體現中成就自我安適(well-being),以及社區整體健康,對個人是身、心、靈、社會全方位參與(Holistic),對社區是共生、共存及共榮。

感謝天,感謝地,給我「新港素園」作為推動「社區處方簽」的基地,在經歷恐慌症及癌症,當醫師成為病人忍受不適時,我可以找到人生新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