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消費,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工業電價應漲足 大戶應該漲更多 補貼民生基本用電 落實社會公平正義

文/監督施政聯盟

本週電價審議在即,監督施政聯盟和向來支持電價合理化的多個環保團體,上午聯合要求政府不要再用全民納稅錢以低電價補貼工業,呼籲工業電價應一次漲足,反應成本,強調工業用電大戶應負起企業社會責任,不要再靠政府和全民補貼當競爭力,並抨擊目前的調漲方案無法反映成本和落實社會公平正義,指控用電大戶的電價依然偏低,不公不義!同時公開提出三大訴求,請電價審議委員會參採。

訴求:

  1. 工業電價應反映發電成本,一次漲足,不該再用全民納稅錢補貼
  2. 工業用電大戶應負擔更高電價,補貼民生基本用電
  3. 民生用電500度以下不調漲,避免影響民生及物價

監督施政聯盟副召集人蔡志宏醫師表示,台灣工業用電佔全國用電量近六成,耗電產業應漲足應付的發電成本,才能讓台電轉虧為盈,請政府不要再用全民納稅錢補貼。尤其是高耗能高污染的鋼鐵業和石化業,國際燃料價格大幅上漲後,靠台電更加大補貼卻又依然虧本,讓台電面臨破產,需要用全國納税人的錢來補救,簡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原本靠補貼賺錢的鋼鐵石化業外銷,近年大量補貼不但不易獲利,還時有虧本的報導,根本沒有競爭力可言,本早該透過電價調整引導產業騰籠換鳥!

蔡志宏呼籲經濟部應公布補貼工業電價的情況,揭露到底是哪些產業將電價補貼的利益賺走,也就是台電所虧的4600億元有多少是跑到用電大戶去了,強力主張用電高者應反映發電成本,抨擊政府不該再用上千億元公帑補貼工業用電,簡直是劫貧濟富。蔡志宏指出,民生為了物價穩定,及照顧平民百姓,民生用電300度以下都不該調漲,甚至500度以下都不該漲!強調政府應劫富濟貧,節電和減碳才會成功。

蔡志宏強調,台灣95%以上能源均靠進口,電價歷年來反而是全世界最低的國家之一,其原因便是利用大量的外部成本來補貼,近年國際燃料價大幅上漲,比較其他國家,台電卻只微調電價,可說是更加大補貼用電大户,導致近兩年共虧損4600多億元,又要行政院拿全民納稅錢來補貼!這是非常不公不義的,而且無法解決台電嚴重虧損問題,更不利於再生能源的推展。

淨竹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聖崇表示,政府長期以超低電價對工業用電補貼,是讓高污染高耗能的石化業與鋼鐵業靠環境成本與污染外部化而有競爭力,造成本土污染及高碳排,影響台灣環境和國民健康,甚至與減碳永續背道而馳。政府政策長期以低電價供應工業用電,形同政策補貼,而工業用電大戶享受低廉電價的補貼是一種國恥,等於用全民納稅錢補貼用電大戶賺錢獲利!大戶用電愈多,享受的電力補貼就愈多,而台電則是愈賣電愈虧,甚至是賣一度電賠一度電!因此,用電大戶是我國低廉電價的受益者,也是享受政府補貼的既得利益者!因此,林聖崇主張「用電大戶漲三倍,不漲民生基本用電電價」,不僅可避免通膨,又可落實社會公平正義,希望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能納入考量,並審慎討論!

監督施政聯盟副召集人陳憲政律師表示,依據國際能源總署2023年發布的統計資料,台灣的工業電價在主要國家中排名第三低,顯然不合理。制定合理工業電價是作為推動能源轉型、節能減碳、促進產業轉型的重要政策工具。但是政府努力推動能源轉型的同時,卻不檢討超高壓用電大戶的電價補貼,以至於在淨零碳排的大路徑以及產業用電需求節節高升的情況下,只能急就章的發展綠電。

陳憲政強調,在沒有健全制度的情況下,光電的胡亂發展不僅遭成優良農地的消失,危及糧食安全,更是威脅到自然環境,導致野生動物的棲地被破壞。尤有甚者,為了快速發展綠電,政府不斷討好廠商,讓綠電資本家對於土地、環境予取予求,自然棲地守不住,門戶大開。綠電開發更是淪為龐大的利益,變成政客、財閥眼中的肥肉,有機會讓政商上下其手。綠電不應是環境殺手,淨零碳排也不是無止境的發展綠電,制定合理工業電價,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表示:政府在調漲電價的同時,應投入足夠資源協助民間節能,諸如:培力節能、再生能源人才、宣導、輔導及補助家戶、商家、工廠節能或設置屋頂型光電。使「電力單價提高」的影響,被「用電量減少」或「屋頂型光電增加」抵銷,以降低電價調漲的民生衝擊及電力開發對生態環境與國民健康的傷害。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主任吳慧君表示,我國能源電價不合理,高耗能產業持續擴張,電力需求不斷增加,台灣地狹人稠,即使再生能源快速發展也難以取代化石燃料,形成兩敗俱傷,而綠能發展亂象也造成中南部大量民怨,近期已有近百支風力發電在彰化縣內陸農地上進行規劃開發,風機低頻噪音不僅對居民生活品質及健康有影響,南彰化更是畜牧業、養殖業重鎮,風機也會對畜漁產產量有負面影響,但台灣並沒有本土的相關研究,更應嚴格限制開發。甚至有近千公頃國有地農地已被光電業者圈地,將嚴重衝擊地方農村發展。

吳慧君強調,工業用電佔全台用電量56%,調漲工業用電有助企業節電,抑制電力需求成長,減緩綠電開發壓力,是能源轉型正義的必要手段。呼籲政府針對耗電產業(鋼鐵、水泥、石化、面板半導體、造紙)用電大幅調漲,一次漲足。此外,綠電開發壓力主要來自產業市場需求,現況離岸風電開發已造成彰化潮間帶牡蠣養殖歉收產量急劇下降,有漁民已經三年無法收成,發展綠電造成週邊環境生態的影響,綠電的價格也應考量補償受災害的環境。

立法委員洪申翰認為,因應國際燃料價格波動,這波調整電價是必然的趨勢,長期的低電價雖然成功吸引外資進駐台灣,但也因此使大戶失去選擇綠電的誘因。洪申翰指出,政府要做的是提出政策和配套措施,幫助用戶以最有效率、最聰明的方式用電,促進深度節能,也有助於形成一個健康的綠色經濟市場。更提醒,在電價調整的過程,若有經濟弱勢群體遭受衝擊,經濟部應落實氣候法第46條規定,提出完善的公正轉型行動方案,協助弱勢群體汰換耗電的家電設備,或執行用電診斷,盡力地不遺落任何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