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

艋舺公園改建衝擊、街友恐外溢 無家盟呼籲要周全配套措施

文/公庫記者楊鵑如

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公園」落成20年,臺北市政府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預計在明(2025)年進行改建,施工期約2年。然而艋舺公園是台北市無家者主要聚集地之一,目前約有70位街友在此生存,施工期間可能發生街友不得已將外溢至鄰近街區及周邊店家騎樓夜宿等情形,破壞當地居民、店家與無家者間長期磨合的社區秩序平衡,引發衝突。

由數個關注無家者權益的在地民團組成「無家者聯盟」,今年7月針對艋舺公園改建案在當地進行普查,調查公園白天及晚上使用者與鄰近店家的看法,關注無家者所面臨的衝擊以及社區、居民的期待。昨(11)天無家盟在立法院中興大樓召開記者會公布調查報告,並邀集萬華在地仕紳、居民及社區夥伴、立委共同呼籲中央及地方政府應針對無家者安置問題安排周全的配套措施再開工,以免在改建公園過程中衝擊到社區的秩序跟無家者的權益。

艋舺公園改建期間 睡公園的街友要去哪裡?

台北市政府公園處近年推動艋舺公園改建,預計耗資1.9億餘元以日本表參道概念重新打造環境。設計方案以龍山寺為中軸建立視覺軸線,串連南北兩側廣場,將象徵皇帝威權的迴廊黃屋頂拿掉,改為使用灰色清亮的屋頂輕巧化,同時利用鄰近捷運站出口的南側空間,做一個廊道,類似日本的表參道,讓龍山寺的軸線跟捷運的關係建立起來。

對於公園施工期間無家者外溢情況的對策,北市府回應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因應,例如先在東邊施工,無家者可移動到西邊。無家盟今年7月在艋舺公園就實際的使用者做地毯式的調查,顯示實際夜宿公園的70位無家者中,約6成5的無家者表示不會去分段施工的另一邊過夜,理由是人數太多、太擠,或者是容易產生糾紛、女性會有安全顧慮等狀況。

無家盟從公園使用者的角度調查,公園施工期間,無家者移出公園的替代方案首選就是艋舺公園外圍店家的騎樓,第二個選擇是萬華區街道跟公共空間,第三則是台北車站,因此艋舺公園外圍店家的騎樓首當其衝。訪問艋舺公園周遭的店家,約6成店家最擔心的就是無家者原本的管理模式被破壞,清潔不易維持,也擔心白天或夜晚會在店門口騎樓逗留。

芒草心慈善協會倡議專員王今暐說,過去經驗已經證明硬性排除無家者是無效的,他們會不斷的再回來,根據周邊店家長年與無家者互動的經驗,有6成贊同要有社區納管的治理模式,像是一日型住宿,設置行李存放、盥洗或庇護空間等,7成以上店家贊成應該由政府來列設公共化的住宿空間,解決無家者的住宿需求。

無家盟主張市府對於無家者的安置配套措施應做小而分散的安置點,大型集中機構容易造成社區衝擊,變成在地嫌惡設施。芒草心慈善協會秘書長李盈姿表示,利用本次公園改建的機會,政府能促使無家者進入小而分散的安置點之後,他們的基本生存權益可以受到保障,在有穩定吃住的資源支持下,身心障礙或高齡弱勢無家者較能夠恢復體力,能有精神去打零工或接受就業,在安置駐所也能密集接觸社福單位或社工,政府與民間也能進一步協助街友脫離無家者狀態。

萬華在地居民、店家如何看待艋舺公園改建?

萬華街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洪文和說,萬華居民與無家者共存的前提是政府要有效的管理無家者,呼籲台北市政府在萬華區增加警力來協助。在地也與無家盟達成共識,更希望能夠協助無家者脫離遊民。洪文和強調,沒有一個國家避得開街友這個問題,中央政府應該主動承擔,在預算、人力、安置空間相關政策都要介入。

「沐育文化」長期在萬華進行文史導覽、主題客製小旅行,營運長施景耀表示,站在觀光立場來看,期待公園改建帶來的改變,但很擔心無家者未受到有效的安置所帶來的衝擊。以現行團隊白天在萬華進行導覽觀光的時候,受無家者影響很小,若日後改建工程啟動,破壞現有管理無家者秩序又沒有有效安置配套措施,恐怕造成店家跟無家者之間的惡鬥。他希望台北的城市特色是有包容力,也是很重要的城市觀光特色,中央跟地方應做好安置無家者的配套措施。

在地居民蕭怡婷,也是人民民主黨萬華富民里服務團隊成員,他認為兩年多來艋舺公園改建案討論中,最難能可貴的地方是北市府跟在地里長、里民是以街友在此生活為前提之下進行規劃及討論,是重要的民主里程碑。但民團也推測未來公園改建後將再度壓縮街友在此生活的人數,因此無家盟訴求設立小規模、多中心的設置據點是很重要的,才不會讓街友被迫移動到商圈或者是居民的騎樓下睡覺,無利於共存共榮。無家盟認為公園改建對無家者來說是迫在眼前的危機,但仍可化為轉機,呼籲台北市政府帶頭促進中央及各地方政府聯手挹注資源協助。

艋舺公園是否長期被無家者佔據、一般人都無法使用?無家盟調查結果打破大家的刻板印象:公園的日間使用者多為社區一般民眾,約53%,無家者反而是其次,因為大多數無家者白天出去工作,到了晚上社區民眾回家休息,無家者則回到公園夜宿,晚上使用者約9成為無家者。公園使用者的年齡多為60歲以上,呈現高齡使用者居多,使用需求上會希望有可休憩的座椅及更多的廁所,再來就是可以遮陽擋雨的社交空間。

調查公園的一般民眾使用者裡面約有17.6%有中低收入戶身分,比例遠高於全國平均,可見艋舺公園其實也是許多貧窮民眾在地安老的生活空間。另外,公園的無家者裡有中低收入戶身分的比例只有6%,也就是說無家者很可能是因為拿不到低收入戶資格,薪資只夠過生活而不夠租房才會成為無家者。

李盈姿澄清,外界常有「社福單位在此服務無家者會招來更多的無家者」的誤解,然而無家盟認為有服務單位介入管理一定優於沒管理,例如發餐組織介入管理,在便當上寫名字等方式能夠管束無家者並減少環境髒亂。而社會局跟民團一年間大概會讓250位無家者從街上離開,由於大環境經濟面沒有改善,艋舺公園的弱勢者仍會存在。

國際作法可借鏡 無家者需台灣整體社會共面對

李盈姿提到日本在2012年歷經雷曼兄弟金融衝擊後,許多白領階級直接失業變成無家者,日本政府當時的作法是通過一部《路上生活者自立支援法》,轉移部分低收入戶資源給無家者使用半年,目的是讓無家者有錢可租屋,同時結合旅館空房辦理居住服務,在日本政府利用低收補助、居住支持政策的雙管齊下,每年有數萬人可以脫離無家者身分。而他認為台灣政府一直沒有把無家者的居住放在優先處理的項目,剛好藉著艋舺公園改建的機會嘗試設置小而分散的安置據點。

人生百味文化建構協會共同創辦人巫彥德則表示,美國有上萬無家者,2010年時歐巴馬政府提出「打開家門」(Opening Doors)、「居住優先」(Housing First)的10年計劃(2010 年~2020 年),對無家者大量優先提供居所,在紐約甚至有「庇護權」(right to shelter)的概念。有相關研究指出社區建立收容所不但不會增加犯罪率或治安問題,反而因為提供了穩定的居住空間和有效管理,減少人因生存需求而產生的犯罪,提供適當居住是有效降低犯罪的政策。

立委吳沛憶表示,艋舺公園改建的討論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強安置、輔導無家者,除了民間團體參與了很多社會溝通的工作,政府的作為稍嫌不足。由於台北市街友中有7成人的戶籍是來自於外縣市,代表街友是社會中的一份子,但是不能讓協助、輔導街友的工作只讓萬華人來承擔。

吳沛憶說上周已召集中央衛福部、內政部、勞動部以及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政府共同討論,因為街友議題必須要中央地方共同合作並跨縣市大搭建協作平台。會中也提出四項結論:第一,請衛福部輔導各縣市增設無家者安置處所;第二,中央應編列預算,請衛福部增加協助無家者安置的相關經費,第三,將無家者納入《就業服務法》第24條的特定對象以提供職業培訓、津貼等服務;第四,請衛福部評估《社會救助法》修法增訂「無家者專章」,訂定中央及地方的權責。

北市社會局:啟動街友多元安置輔導措施 能協助街友脫離夜宿生活

對於民團與在地居民的訴求,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發新聞稿回應,對於公園改建案將啟動街友多元安置輔導措施,盼能協助街友脫離夜宿生活。社會局已於11月初完成艋舺公園列冊街友意願調查,有73%街友有意願接受住宿服務安排、14%的街友自有資源無須協助、堅持露宿在外者有6%,不願意回答者有7%。社會局針對體弱失能街友優先安置長期照顧機構,同時鼓勵街友進住臺北市或返回街友戶籍地縣市政府的中途之家,此外,社會局預計啟用相關住宅空間,辦理街友共居方案。針對不願接受居住輔導的街友,社會局將比照避寒、防災機制提供庇護,開放街友夜間臨時入住。

關於無家者不接受被安置的問題,巫彥德建議政府單位如果一開始是從使用者導向來設計安置政策的話,無家者願意接受安置的意願會改變很多,可以事先跟無家者進行討論,了解其需求後再設計資源如何使用。巫彥德提到如果未經討論、未顧及無家者需求,卻被政府認為無家者安置政策使用率不高,因此對於安置措施付之闕如,將造成本末倒置,且無法解決問題。

立委吳沛憶則說,艋舺公園裡有4成街友的戶籍地是在新北市,其中將近半數目前是有安置意願,他認為新北市政府社會局也要就無家者安置的空間以及相關的方案一同協助,使安置能夠是長久的。他強調這是整體社會的問題,不應該由萬華在地居民或任何一位社工來承擔,呼籲中央跟各地方要一起來面對。

標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