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的公民課

食安風暴背後的闇黑力量

文/黃盛傑(新竹市天主教磐石高中 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一定是這樣,而我們都誤會了。

政府與某些食品業者正進行一項台灣人體改造之祕密工程,俾利於兩岸競爭中能夠勝出。於是密謀在各類飲料中添加塑化劑,希望能促進台灣人體質塑膠化,目標是類似驚奇四超人中的橡皮人般能夠防彈,在戰爭中能減少傷亡。還有是鍛鍊台灣人的內臟器官解毒功能,平時就餵食各類有害添加物、含毒食品、在食用油中刻意的混入餿水油、回收油、飼料油。期盼在兩岸關係緊張時候,物資欠缺的艱困環境中,各種回收物資皆能所用不虞匱乏。

進一步行政、立法、司法三權通力合作,集體掩護業者完成其任務,例如:衛福部主張塑化劑無害人體,找學者專家背書每天吃一點點髒油不會死、立法院怠於修法管制食品添加物、法院輕判或縱放黑心業者等。

這一切的一切,一定有一個秘密計畫!

無論秘密計劃有無,不同政府機構的荒謬行徑,行政機關查緝鬆散、刻意放水、洩漏機密公文,立法部門怠於立法,法院判決讓人民失去信賴等。均指向一個令人難以接受的事實,這政府的少數分子背叛了人民、違背在社會契約裡向人民承諾的義務。

工具人般的「符號分析師」

食安風暴中部分公務人員如同工具人般執行工作內容,卻沒有靈魂。美國政治評論者萊奇(Robert Reich)以「符號分析師」(symbolic analysts)來描述這樣的公務人員,他們擅長詮釋專業領域的知識並能夠嫻熟的演繹該範疇的邏輯,全然活在抽象概念和符號的世界裡,相較於一般百姓他們彷彿活在另一個平行時空裡。

舉例來說,在爆發黑心油品風暴初期,衛福部定調「劣質豬油,對人體健康沒有立即的傷害」云云,甚至還找來專家學者背書,黑心油的健康風險相當低,若含有害物質,威脅也很小。官員試圖以科學專業研究,說服民眾少量進食黑心油品無害健康,不必擔心。毫無同理民眾對食品的憂慮。

又塑化劑民事賠償案審理過程,法院以塑化劑對人體無害,以及消費者不能提出證明為理,造成個別民眾獲判最低賠償金額竟然才9元。又2015年11月27日頂新案之判決中,針對食安法第49條第1項就食品(及其原料)有攙偽或假冒之情形,仍須證明頂新所攙偽之物確實有害人體健康,因而不成立該罪之結論。此等在法律訴訟過程完美演繹法律邏輯的法律工具人,無從體現法律保障人民權利之精神,何以承擔正義最後防線的義務?

立法院版的無間道

無間道電影劇情以警察與黑道互派臥底人員蒐集情報,謀求生存之道。團體中夥伴關係可能質變為敵對關係,敵友難以辨識。

不肖食品業者試圖影響立法委員,護航食品法案內容,造成重要民生法案立法程序經常受到莫名阻撓。立法委員未必是民意的代表,而是業者的代理人。少數立委與業管的行政官員聯手,在利益的誘惑下護航業者,置人民健康於不顧。譬如:台灣食品安全管理的最大漏洞,導致工業級化工原料能夠被業者混入日常食品添加物、不受政府控管的最大主因,就是複方食品添加物及食用香料不需查驗登記。立法院修正《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過程竟然有五十多個法案版本被送入立法院,各方利益角力激烈。衛福部則認為複方食品添加物查驗登記入法,恐有貿易障礙問題表達反對立場。最後2014年1月28日《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三讀結果,強制複方添加物查驗登記制度仍未入法。綜觀立法過程,官員表達經濟利益優先立場,立委則善用議事技巧阻撓立法,行政立法爾虞我詐相當詭譎。修法結論是財團利益優先於民眾健康,人民何辜?百姓還可以相信誰?

不是沒想到 只是做不到

黑心食品問題爆發後,食安專家分從不同立場提出建議,分從修改法律、加強行政管制措施等。民眾受害亦有消保團體代為集體訴訟,藉以彌補傷害,伸張正義。就在社會為了食安傷害集體療傷過程,分從行政、立法、司法傳來如前文所略述的各種負面的消息。法案遺漏關鍵機制、行政管制刻意放水、司法正義遙遙無期!俗話說:委請魔鬼拿藥單子,必死無疑。政府各部門都有鬼!改善食安方法不是沒想到,只是做不到。政府整體在食安問題上,讓人民集體感到失望,一種遭到背棄的無助感。

公民之夢

人民的期望很簡單,讓無良業者從台灣消失,民眾才能吃得安心。既然政府不可靠,長期抵制是人民唯一的武器了,記得 「堅持」才能成功。或許食安判決令人失望,卻能再次壯大抵制的力量,就讓更多的「石內卜」效應發揮影響,直到夢想實現的那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