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Gaby Av
文/賴柷宏(北一女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前一個週末是二二八和平紀念日。二二八前夕,不少校園裡的蔣介石銅像遭人潑漆或醜化的消息再度成為新聞報導的題材,如果沒有特別留意播報日期,還以為是「重播」去年的新聞畫面,可見校園蔣介石銅像存廢的問題未獲解決,明年的二二八,類似行動將再度上演。
半數學生沒有立場
筆者曾就「蔣介石銅像應否撤出校園」為題,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與發言,正、反意見皆有,統整而言:支持的理由包括:在民主社會中,不宜對威權統治者進行神格化的崇拜;學校是教育中立的場所,不應存在任何的政治圖騰或符號;落實轉型正義,撫平過去政府迫害人權的歷史傷痛;銅像續存校園,可能隨時遭致異議者的蓄意毀損等。而反對的理由則有:蔣介石對臺灣的正面貢獻,不應該被刻意抹滅;勞民傷財,徒增社會對立與紛擾;時時警惕後人,勿忘威權時期的歷史;在特殊節慶中,可化身為校園的裝置藝術等。
令筆者訝異的是,經過粗略的調查探知,平均一個班支持與反對的人數加總起來約四成多(支持與反對的人數比例相差不遠),反倒是,有五成左右的學生對此爭議問題並未抱持特定立場,甚至是無感的(或許其中有人不願表態)。雖然,這只是課堂民調的結果,未經嚴謹的實證研究,然而,這個結果是不是意謂著社會上多數民眾對此議題的態度?社會大眾對於台灣戒嚴時期的歷史究竟瞭解多少?是無知?抑或無感?原因何在?
潛藏的黨國體制遺緒
筆者出生於1980年代初期,學校教育仍處於封閉狀態,小學時期師長要求同學們在校園裡禁說方言,也讀過「蔣公看著魚兒逆流而上」的課文,國中時期,為了升學考試,背誦了許多中國大陸的地名、河川或鐵路名稱,臺灣歷史在歷史課本中所佔的篇幅少之又少,直到高中階段,有幸身處於標榜自由學風的中一中,偶而到圖書館翻閱黨外運動的相關書籍,加上平日跟同學討論時事,才慢慢啟蒙了我的政治思想。
時至今日,網路科技日新月異,資訊傳播遠超乎你我的想像,在現代社會,我們對於過去歷史事件的認知與理解,不再只是透過教科書或老師講授而來,網路媒體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就算網路上出現不實的訊息,不久,也會有網友提出其他事據「打臉」,予以「撥亂反正」。因此,獲悉史料相關的資訊不再是難事,重點在於人們如何看待與評判這些史料?
不可諱言,過去黨國體制的遺緒仍潛藏於校園之中,不管是帶有黨國意識的校歌歌詞、重大集會須向國父遺像行三鞠躬禮、或是矗立於校園之中的蔣介石銅像,它們承載了過去威權時期的歷史,也維繫了某些人的共同情感,這些校歌或銅像存廢與否,牽動了正、反兩派人士的政治敏感神經,然後,透過媒體的政治傳播,不斷擴大了社會分歧與對立的效應,多數無知、無感的民眾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觀。
思辨教育與轉型正義
日前,臺師大公領系林佳範教授曾寫了一篇〈「轉型正義」不是「轉型仇恨」〉,及社會民主黨秘書長葉虹靈也寫了一篇〈轉型正義不能用來政治鬥爭〉,這兩篇社論值得讀者閱讀深思。落實轉型正義的目的是為了還原歷史,弭平過往的傷痛,化解社會的裂痕,透過「和解」促進「團結」。
多元民主的社會中,對於同一公共議題本來就會有不同的看法,但要凝聚出各方皆可接受的共識,確實不容易,不過,若讓多元價值的聲音,能有充分交流的機會,應有助於消弭彼此的「誤解」。因此,就推動校園內轉型正義的做法上,筆者認為不妨藉由「對話、傾聽」來「同理」彼此的立場與感受,至於沒有特定立場的人,亦可搭上「正、反兩方溝通論辯」的便車,共同進行一場思辨教育之旅。因此,「黨國校歌存廢與否」或「蔣介石銅像拆遷與否」等相關議題,不該簡化為「存或廢」的單向決定,而應透過一系統性思辨的審議過程,讓校園裡不同立場或是沒有特定看法的師生,經由一個對話平台,進行理性、深度的溝通,各方在多元思想激盪之下,形成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使原本所討論的「是非題」轉化為更有創意的「(多重)選擇題」,大家所經歷的一場「思辨之旅」,或許會比最終決定的結果更加可貴!
在校園中,若能透過思辨教育的歷程,探討轉型正義所面臨的各種難題,或許能減少不必要的衝突,讓更多學子有機會深入探究威權時期的史實真相,從中記取歷史教訓,藉此亦能使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深化於學子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