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大屯社大提供。
文/大屯社大 王如玉
近年來,氣候異常加重農耕困境,導致了層出不窮的「食不安心」事件,促使政府推動食農教育相關政策。身為農業推廣人員的我,在業外,選擇從社區大學開始,教授有機農業栽培技術及食物議題,串聯生產與消費,讓來自行各行各業、不同年齡層的社大學員們能於日常生活中學習、實踐友善環境的農作理念。
「產與銷」是農業的主軸,然而台灣的傳統農業卻面臨產銷嚴重失衡的現象,故我在開設課程之初,便將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連結,列為這門課的最大目標。課程中不僅教授有機農作的栽培技能,更實地走訪有機農場「習農」,也積極創造市集平台,讓學習者與農民面對面互動,瞭解到合理收入的回饋,才是支持農友永續生產優質作物的動力。
在這門課上,我一直都只是個發想點子的喊聲人,學員們才是從「習農」到「惜農」的關鍵行動者。剛開課時,我一直強調實作的重要性,警官退休的學員──張大哥就透過自己的人脈找到一塊閒置空地,一分地、兩分地慢慢整理起來,分享給其他想要練習栽種的學員,以一個單位20坪的方式認領活化。後來,這塊由大家共耕共作的地,就是我們最好的戶外教室;不論是上病蟲害防治或是堆肥種作,每個人照顧的作物,都是信手拈來的教材。
農場參訪也醞釀了另一項行動──計畫成立「臻食鋪」。剛開始,是幾個核心學員在體會到小農耕作的辛苦後,決定幫忙這些參訪的農友「賣菜」。他們在朋友之間揪團購買後,再義務運送給大家,既省去農民的行銷與貨運成本,也提高大家的購買意願;有人看到這樣,就開玩笑地說「你們載菜的賓士,是吃自來水的嗎?都不用加油哦?」於是,發展出了一起分攤油錢的方案。遇到盛產期,高麗菜多到農友皺眉頭,他們也主動糾集「加工課」,大家一起來做酸高麗菜、高麗菜乾。
今年,從事電纜及五金貿易業的兩位學員,還帶領大家與外埔有機小農賴阿金簽訂稻米契作。自契作開始後,與小農頻繁的互動、關心,也為他們創造了更多自主學習稻作栽培的機會。為了讓有機稻農能有穩定的、更好的收入,這些惜農者們現在正積極投入農產銷售的探討與學習。「臻食米」是他們的第一步嘗試,未來希望能在社區成立銷售據點,讓地方上的消費者與生產者能相互擁抱、信任,一起食在安心。
【社大20特展】作伙學習,翻轉地方——社大20年的運動性
【社大20特展】旗美社大|從農機長出農法、從社大長出網絡
【社大20特展】宜蘭社大|夢想新農
本系列專欄由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簡稱全促會)向各社區大學邀稿編輯而成,每周固定上刊,全促會耗時一年時間拜訪全國社區大學,精選特色社大故事,社區大學發展至2018年已屆20周年,2018年9月~10月全促會將在台北艋舺、高雄鹽埕分別舉辦「社大20,做伙學習,翻轉地方」特展。
詳情請見: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u20act
社大20周年官網:www.cu20act.org.tw
台北|剝皮寮 09/28-10/06
高雄|鹽埕區 10/1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