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全義(台中一中教師)
「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無效啦!這種幹話我也會說。」 某高一學生
「溫 暖的是體液,良 莠的是體力,恭 喜的是初血,儉 省的是保險套,讓 步的是人生。」
——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為什麼描述孔子人格特質的文字,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成為最淫猥的意象?
為什麼撫慰陶淵明心靈:「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口誦心維的聖人言語,會成為高中口中無效、無聊幹話?
如果我們還珍惜「中華文化」,那麼恐怕不得不反省,當下基本教材教法的實作領域了。
破碎的音義理解
考試領導教學。在台灣,大概瀏覽一下評鑑試題,就可約略知道教材教法的實作特質,為此,我們先看一下名校段考試題。
第一題到第三題考的是:下列字音何者錯誤?下列字形何者錯誤?下列「」之字詞義,何者正確?
很遺憾的,如果我們認真溯源的話,這三題都找不到答案的,論語編輯成書的年代,所使用的文字,恐怕還是大篆、小篆,或甚至是甲骨文。其字音、字形與字義,跟我們今日慣用的國語,1912年之後由中華民國教育部所制定的恐怕天差地別。時下的教材教法,恐怕強不知以為知了,一如大航海時代之前所繪製的世界地圖般,說明密密麻麻,以為自己甚麼都知道,可是到大航海時代,好好探勘過之後,才發現自己無知,反而留白,留待後人探索。
古典研究,大體要虛心,太相信流俗或表面的文字記載,恐陷入以訛傳訛之失。如現存考古資料中,最早出現孔子像與論語竹簡的漢廢帝,西漢海昏侯,劉賀圖像。史書說他,嚚頑放廢,天之所棄,「荒淫迷惑,失帝王禮誼,亂漢制度」在位僅27天就被廢黜,百官舉報他1127件荒唐事,平均每2小時就做一件「壞事」。可是,等考古資料出土後,參照漢墓侍死如侍生的傳統,我們反而可推論,他其實知書達禮,雅號音樂,尊崇聖賢。
換言之,過去其實撲朔迷離,我們如果求真崇實,還是虛心為要。1912年才開始制定的國語,就是流俗,我們憑藉它來研究古籍,真該小心。國語並不是唯一,有關論語的字音、字義,現存的至少有四大傳統。韓國的,以近乎明代官話訓讀。日本的,以近乎唐代語音訓之。河洛人的古漢語,在形式上的抑揚頓挫,又遠勝於今之國語或普通話。
有德國友人學南管。一開始老師教他用當代五線譜,教他曲調,以便跟他在德國所受的音樂訓練銜接。然而,他卻要求學純粹的,學工尺譜,中華傳統的記譜方式,他後來很慶幸自己學到目前所知最古典純粹的。因為兩大體系之間,有其不可化約,不可共量的音樂風味在,不懂工尺譜,就很難真正進入南管堂奧。
同理,我們學中華古典,也該文藝復興,仿效德國友人學南管的精神,回復到目前所知最能純粹表現的形式,如以反切方式訓讀,而不是用國語注音,而且該訓讀,最好還要在所謂「五胡亂華」,語音散亂之前的,如用爾雅的、許慎說文解字的,而不是用朱熹的、康熙字典或廣韻的讀法。師生都一知半解也無妨,求真崇實,探險摸索,才能杜絕像李國華那樣的贗品橫行,知道自己無知,總比強不知以為知好。
目前台灣慣用的國語,大體承襲元代官話,此官話破壞中文甚鉅,宋遺民胡三省為此透過註解資治通鑑,幾乎無音不注,無字不解,如中文也跟英文字首、字根類似,以聲母、韻母,構成語義網絡。如「狂」字,苦浪反,此反切音注,說明狂之為狂,有其苦澀艱難之處,又如浪潮來襲,一波波起伏,當我們只看中文字,犬,王,就很難理解,用1910年代,喪失民族自信,東施效顰下所創設的注音符號,就更難追溯中文字的意義網絡了。
台灣所保留的中華文化相當豐富,當我們讀論語時,可否也來文藝復興一番,很嚴肅認真的看待中華經典,而不只是尋章摘句,媚俗而破碎的迎合蒙古、滿清官話,迎合將中文音義羅馬拼音化的民初學風呢?
穿鑿附會的詮釋
在素養導向下,這份評鑑試題或多或少要學生能活學活用。問題是,如此這般的活學活用,有點穿鑿附會了。
如他在題幹引用天下雜誌對李瑞華的採訪:我專門研究人力資源管理,現在企業都認為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課題是人才,不過,什麼是人才?企業想到人才,不外乎他的學識經歷,他知道什麼、能做什麼,然後用筆試、口試測驗出來。
但是,這些標準是不是有問題,找了很多不能用的人?孔子認為選人不能只從智力商數(IQ)的角度看,還要看他的情緒商數(EQ)和逆境商數(AQ)。一個AQ高的人不怕逆境,遇到逆境會積極正面應對。
什麼是AQ高的人?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這是敬業樂業的最高境界,企業找人、提拔人,就是要找這種人。
孔子還說「乙」⋯⋯主管在考慮升遷時,一定要提拔對的人,這會讓大家服氣,並且對的人會幫助不對的人變成對的人。更積極的意義是,「乙」能夠使組織產生動力,形成一種積極進取的正向文化,最後為公司創造長遠的利益。彼得.杜拉克所講的組織文化,核心價值也和孔子相同。
然後,命題老師要學生猜中,甲要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乙填,「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衡情而論,命題老師為了激化學生讀論語的樂趣,煞費苦心,讓學生所閱讀論語的篇章,能與當下流行的管理學相契合。這種研究方法,或許可稱為「鉤沉」。在茫茫論語池塘中,像釣魚般,鉤釣出跟今日管理學原理相契合的字句來。如此,竟然也可洋洋灑灑建立一門《論語》中的亞洲管理學。
李瑞華鉤沉《論語》的管理學,似乎也有其歷史理據。相傳北宋宰相趙普,三拜相,所憑藉的是「半部論語治天下」。熟讀論語既然可以定天下,平天下,當然也可用來管理公司。
問題是,現代管理學關切的是現代脈絡,民主自由的平等生活方式;不是古代,君尊臣卑草民如豬羊的威權科層。又,此傳說畢竟只是來自元代,那是在九儒十丐的氛圍中,皇權用功名話術蠱惑讀書人,自我標榜,自我麻醉,自欺欺人的工具。又就算此傳說為真,趙普並不是一個君子,王夫之在《宋論》卷二《太宗》說趙普之奸:「唐亡以後,鄙夫以成奸之習氣,薰灼天下而不可浣。」我們今天真有必要讓每個高中生或高級文官,好好學習趙普的智慧嗎?又,IQ、EQ、AQ理論源自美國海軍,將人簡化成數字來衡量,真那麼值得學習嗎?
以軍隊管理的方式,來規訓台灣高中生,讓他們整齊劃一,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到今天台灣民主化了,還那麼重要嗎?用IQ、EQ、AQ,數字化衡量人的理論,來詮釋論語有關學習境界的描述,知之,好之,樂之。這種穿鑿附會真能提升論語的價值嗎?或真能藉此開發出東亞特色的管理學?還是更造成兩造皆輸,現代管理學的探索與論語研究都做得四不像?
為什麼我們不能讓論語與現代學問間個保有其範疇與尊嚴的方式,來作學問呢?為什麼我們非得抽開兩造間實際隔著的鉅大鴻溝或桌子,讓彼此差異憑空消失的方式,來讀書論學呢?
讀書只為尋章摘句?
目前高中中華文化基本教材闡釋論語,採鉤沉方式,如抽取論語片段編輯成為新的章節,談孔子論學,論仁,論孝,論道德修養,論士與君子,論古今人物與孔門弟子⋯⋯等等。然後,某篇章末還會附上相關名言,如在論語談六言六蔽篇章之後,便加註英國洛克所說的:「在缺乏教養的人身上,勇敢就會成為粗暴;學識就會成為迂腐;機智就會成為逗趣;質樸就會成為粗魯;溫厚就成為諂媚。」
整體而言,台灣高中的論語教材,似乎只是教學生尋章摘句,做為日後作文考試的準備。然而,讀書並不是為了作文考試拿高分而已,而是要使人明智,對天、地、人都有更好的理解。
論語的「論」並不是魏晉玄談才興起的「論」,如沙門不敬王者論等等,不是佛教經典中所說的法輪常轉的論,更不是當代學術論文,建構理論,垂直深度評析的thesis。論語中的論,或許如錢穆論語新解所言,只是記錄、整理師生對話討論內容而已。
然而,論語篇章體裁還是有其意義M後人隨意割裂,就很難學習論語作者觀察世運興衰的眼光,也會對論語篇章有些誤解。
如錢穆就認為,論語首學而、次為政,是孔子鼓勵學生走出一己肉身有限生命,頂天立地為人,以學術與政治為志業。錢穆此理解,不見得真確。不過在態度上,至少是謙虛的,還認為論語體裁,篇章安排,還是有其意義,值得後人探索。
又在應用材料上班的台灣十大女性科學家陸蘭珠,在年屆五十,知命之年,精研中醫與命理之後,感慨論語講得很有道理。從學而開始,終於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她認為人生在世最主要的功課,就是知命,創造自己的命運與欣賞每個人不同性格在不同際遇中所塑造的命運。
傳統命書或許認為七殺命格的人很糟糕,可是那種人擺到黑道去,往往也會有一番作為。傳統或許認為傷官格遠不如食神之可人,可是在藝術與創新領域上,能突破者往往是一意孤行、倒行逆施的傷官格局的人。只要放對脈絡,真是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當一個領導者最主要的修為,就是賞識每個人的特殊才能,將其放到對的位置與脈絡中,讓每個人發光發熱。
如果他們讀論語,像高中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一樣,只是尋章摘句,用自己的分類架構來割裂論語篇章與字句。那麼論語體裁,也就不像經典,無法讓讀者玩味一輩子而別有新解與洞識。那真是可惜。
此外,論語篇章學而、為政體裁意思,也會影響到篇章內的文意詮釋。如論語學而篇,第二章選的是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錢穆論語新解對此的詮釋,就與學而篇連結並論:
孔子教人學為人,即學為仁。《論語》常言仁,欲識仁字意義,當通讀《論語》全書而細參之,今試粗舉其要,仁即人羣相處之大道,故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然人道必本於人心,故孟子又曰:「仁,人心也。」本於此心而有此道,此心修養成德,所指極深極廣。由其最先之心言,則是人與人間之一種溫情與善意,發於仁心,乃有仁道,而此心實為人性所固有,其先發而可見者為孝弟,故培養仁心當自孝弟始。孝弟之道,則貴能推廣而成為通行於人羣之大道。有子此章,所指淺近,而實為孔門教學之要義。
又如為政篇收錄孔子對子路所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目前高中課本忽略篇章意義,單就此一小段文字,就說子路有強不知以為知之蔽,所以孔子以此勸戒他。篇章末,又附上荀子名言,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
如此解釋,這段話就與「為政」沒甚麼關係了,這當然也不見得很不好。不過,我們也可以試圖將此言與為政篇連結,古代知字,有實踐意義,如知府、知書達禮等等。子路為政好勇,不忘喪其元,不忘填溝壑。他在衛國執政改革,不避權貴,終至於被砍成肉醬。愚意,孔子深知學生,也幾乎能預見子路的下場,所以勸他為政之道,就只是改變或實踐能改變與實踐的,對於無法改變之事,無法實踐之事,就順其自然,不要強求。否則,改革不成,反而自身罹難。
換言之,孔子告訴子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如果我們跟為政篇合起來看,就比較像似孔子為子路為政的祈禱,希望他能寧靜接受,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情,希望他有勇氣改變自己能去改變的事情,並祈禱他有足夠的睿智區別以上這兩者的不同。
子路為政經驗對孔門而言,意義非凡,他是孔門弟子中,最早搶下布衣公卿的代表。孔子周遊列國之後,回歸魯國,還頗受禮遇,是因為子路與冉有為季孫氏工作,聯合三桓,抵抗齊國的執政基礎,受魯國公卿信任。孔門弟子後來在列國出將入相,其中最早搶下灘頭堡者,也是子路受南子器重,在衛國執政。最終在南子過世後,保守勢力反撲,子路以身殉之。
子路之死,也明明白白告訴各國公卿,孔門子弟能以生命作擔保,食卿之祿,忠君之事。孔門子弟仕宦之路大開,高徒顯名師,孔子自然受人敬重,大家不敢輕侮孔子。所以,孔子感概,自從有了子路這個高徒之後,惡聲不聞於耳。孔門另一個名動公卿,舉世矚目的高徒是子貢。史記說:「子貢一出 ,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不過,子貢是孔子周遊列國之後,才成為孔子門徒的,孔子弟子真正在為政之路上,披荊斬棘,舖直道路上的先驅是子路。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從這段敘述中,子路治國尺度屬千乘之國。冉有百乘之家,子路在孔門先進中,政事範疇中,實居其首。漢代豐碑拓片中,描述孔門子弟,只特別標出子路,良有以也。
上層為東王公,東王公和西王母是漢世仙人世界的至尊,其旁常見九尾狐、玉兔、三足烏和其它神禽異獸。中層是孔子的弟子,其中頭戴雞冠的是子路,孔子及弟子像象徵著墓主對儒家思想的服膺。下層為車馬圖,這些車馬有時象徵墓主出巡,有時也用來表示出喪的行列。
總之,讀古代經典當虛心,當就其體裁,分類架構與時代脈絡,好好理解。如果只是尋章摘句,學說些漂亮話,那就不是可以使人明智的讀書明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