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為台大社會系學生鄭治明自718大埔遭拆屋後所作的影像記錄。
今天是大埔張先生的告別式,但我早上留在台北參加客家電視台紀錄片人才培訓班的結業典禮,將近半年來每週六上課,並完成了一支二十分鐘的紀錄片《拆不掉的家》,拍攝期為7/18拆張藥房而後到8/18佔領內政部的這段時間,是我作的第一支紀錄片。
這部片之所以得以順利完成,要感謝我的受訪者彭秀春女士、廖宣雅、張智傑三位主角的慷慨包容,即便我希望能忠實地呈現每個人的質素與特性,但現今仍覺力有未逮,抓到的永遠比遺漏的少,謝謝你們。也感謝所有我在現場遇到的人的包容與協助。客家電視台精心設計的課程令我獲益良多,感謝所有客台工作人員的付出,要特別感謝擔任導師的鄭慧玲導演給予許多想法上的刺激、鼓勵與非常寶貴的修改建議。此外,感謝捍衛苗栗青年聯盟在這段期間讓我接任攝影組因此接觸許多珍貴的事物與人,也包容我後續因忙於此片的剪輯而拋下組織工作。同時感謝我的家人、朋友、同學給予我的支持與幫助,特別是那些被我強迫看了許多種版本的人(例如Yu Ching Kuo ),最後,感謝所有曾經給予此片任何協助及批評建議的人。
對於大埔事件,事實擺在眼前,該負責的人從來沒有負起應負起的責任,甚至還可以持續在公眾場合大放厥詞,馬、吳、江、劉應負起最大責任。造成各地不當徵收的土徵制度也沒有獲得修改,需要大家持續的施壓關注。除此之外,我的家鄉苗栗遍地烽火,不當開發席捲各地,如苑裡風機設置、後龍殯葬園區及可能成為下個大埔的竹南崎頂等,都沒有獲得應有的關注。當然,在整個台灣,有更多不為人知的角落都正在發生著不正義的事情。
坦白講,對這樣的社會,紀錄片能促成的改變相當微小,不是沒人看就是看完了也不會有什麼事實上的改變。為什麼不直接投下去作組織運動還稍微有用一點,有時候我也會這樣想,但一方面可能是個性使然吧,比較喜歡拿攝影機而非麥克風;另一方面,我也想嘗試把我看到的社會與時代紀錄下來,更可貴的是,人如何在這片土地上走過、掙扎過,讓更多人知道他們如何在這片賴以生存的土地上看見更多可能,這是這份工作對我的意義所在。
話多了,請看片吧!(文/鄭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