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時光會客室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305集:鐵路立體化,整治交通的萬靈丹?

整理 / 張芸瑄

「鐵路立體化」工程近年來在全台遍地開花,各地方政府紛紛希望透過立體化工程來改善交通問題,以及創造都市發展契機。然而,綜觀其他國家城市中的鐵路發展,如東京、大阪、柏林等,會發現到,這種大量鐵路立體化的現象竟然只發生在台灣,究竟為何會出現如此現象?台灣又是從何時開始「鐵路立體化」?為何「鐵路立體化」會成為各地方政府推動城市發展的手段?

在本集節目中,我們邀請到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教授張勝雄,分析「鐵路立體化」的發展與爭議,一同了解政府所謂的「城市發展」真相。

鐵路立體化何時開始出現?

台灣最早的鐵路立體化工程是「台北鐵路地下化」。張勝雄說,當時為了解決西門町的交通壅塞問題,起初做了「單行道系統」的方案,但成效不彰,而後在多方的討論下,最終因蔣經國的國防考量,決定了地下化的方案。

台北的鐵路地下化後,讓許多城市也想一同跟進,但,是否所有的城市都適合發展立體化建設?是什麼原因讓許多城市起而效仿呢?

張勝雄說:「因為有很多城市並不了解自己的優勢,也以為鐵路地下化工程促進了台北的繁榮。」另外,他也提到,由於立體化工程都是中央政府買單,也讓地方會產生某種「不要白不要」的心態。

鐵路立體化帶來了「都市縫合」?

在許多「鐵路立體化」的討論中,時常會出現「都市縫合」的期待,也就是以為消除鐵路的阻隔,使都市能夠均衡的發展。然而,「都市縫合」的說法究竟是想像,還是現實呢?

👉🏽 歡迎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podcast頻道 Youtube頻道

張勝雄說:「前後站的差異確實是存在,而這與『車站設計』有關。因為以前工程技術還未純熟,站體通常會設置在路線的一側,而使得車站的這側會發展的較好;另外,因為『前(站)客(運)後(站)貨(運)』的鐵路營運方式,也會自然地造成車站前後有不同的發展型態。」

不過,他認為,「都市的縫不縫合從來都不是個問題,城市中每個區域本來就會自然發展出不同的型態與功能。『都市縫合』的說法更隱含著『鐵路是個鄰避設施』,因爲鐵路會造成分隔,所以沒有人想要它存在。但公路也是切割了兩側,為什麼不說『公路』也造成分隔?」他強調,不管怎麼做,都不可能把城市的兩邊變得一模一樣。

管中祥對此也提出質疑,在現今已經立體化的城市中,是否真的實際達到「都市縫合」的效益?

張勝雄說:「就目前的觀察是沒有的。」他提到,台灣花了大量的金費在於鐵路工程,但忽略了更重要的「車站」發展。他以已經高架化的台中豐原站為例,車站內部依然擁擠,缺乏完善的服務功能,站外的人行設施也不足。因此,車站的發展應該才是資源投注的重點。

鐵路立體化是交通問題的唯一解方?

除了「都市縫合」,地方政府也常以「改善交通」作為政策口號,並藉此獲得多數民眾的支持。然而,在這些政府眼中,面對複雜的交通問題,似乎只剩下「鐵路立體化」的解方,但實質上是如此嗎?

張勝雄表示,從台中高架化模擬出的結果顯示,立體化後路口延滯的時間,將會比平交道延滯時間還要長,並不會減緩原先平交道的壅塞問題;另一方面, 立體化後,原本的平交道變成一般的路口,也可能提高事故率,車禍問題更為嚴重。因此,他認為,面對交通,應該要思考其他解決方式,例如提高車台鐵車輛性能,縮短車輛通過平交道的時間。

公共工程要資訊透明

張勝雄過去曾擔任桃園鐵路立體化的審查委員,但最後選擇辭退。他對於自己離開的原因表示,一方面,是看到桃園鐵路高架化轉為地下化的審查結果,認為無法對自身的專業交代;另一方面是感慨自己在體制中沒有太多的發揮空間。

離開後的他,也發起連署,有1000多位包括專家、學者、政府官員等人參與,希望建立一個「公開且制度化」的審議機制,他認為,「民眾是否想了解是一回事,但都應該讓他們有機會參與了解。」,一個審查制度包含委員、程序、資訊,而一個民主法治的政府應該要能夠「資訊透明」,像是公開會議紀錄,或相關報告資料等。

城市發展先於鐵路規劃

最後,管中祥問到,若交通建設要與都市發展結合,政府應該考慮什麼?或作為一個人民,又應該如何監督政府決策?

張勝雄說:「運輸是一個活動的延伸需求。需求面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活動已經建立,並創造出明顯需求,進而去提供適當的運輸;另一種,則是先做運輸,再來創造活動。但從過去經驗來看,後者從未發生過,就像嘉義、台南沙崙希望透過高鐵來開發新市鎮,但並未成功。」

他認為,「運輸建設再長不過十年,但土地與都市的發展都遠遠超過十年。」他強調,都市應該要先活絡經濟,確定城市發展到一程度,再來投資運輸建設,才不會因太快投入建設而導致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