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 社運發電機

【聲明】美國人口販運問題報告出爐 台灣漁業強迫勞動問題仍存在

文/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

美國國務院在今日稍早公布了年度人口販運問題報告(Trafficking in Persons Report),並將台灣列為第一等(Tier 1)的國家,然而,在連續九年的報告中都指出,台灣漁船以及台灣人投資的外國漁船(又名權宜船,Flag of Convenicne)所存在強迫勞動以及人口販運的問題,包括支付保證金、苛扣薪資、肢體及語言暴力、長時間工作、船上缺乏安全設施等。

從去年9月台灣漁獲遭美國勞動部列入強迫勞動製品清單、四艘漁船遭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發出暫扣令,到2021年人口販運問題報告中明確指出台灣遠洋漁船的問題,美國不同機構的舉措,以及媒體報導和NGO報告,皆反映出漁工人權問題亟需改善,而拖延相關行動將嚴重影響台灣維護人權的國際形象。

環境正義基金會(EJF)之前的調查也發現了類似的問題。 在我們採訪的所有船員中,高達 90% 的船員被扣工資,82% 的船員工作時間極長、幾乎沒有休息時間,超過 20%的船員必須忍受肢體虐待和口頭威脅。這些都符合國際勞工組織定義的人口販運、強迫勞動和債務勞動跡象。

這些不永續的經營方式,不僅對個別受害漁工造成傷害,也傷害了全人類。EJF執行長Steve Trent表示:「我們的海洋正在崩潰邊緣,漁工人權剝削讓漁船可以低成本、長時間在海上營運,持續超限利用瀕臨崩潰的海洋資源。2021的人口販運問題報告再次強調台灣必須用行動來打破這樣的惡性循環,並透過更高的透明度和有力的執法來終止人權剝削。」

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表示「我們呼籲臺灣政府不應沉迷於第一級國家的光環,仍應積極改善報告中所提出的實質問題,我們也呼籲行政院立即協調政府相關單位積極解決問題,尤其是廢止歧視性的外籍漁工雙軌聘僱制度,以及立法保障外籍漁工人權。」

過去幾年,台灣政府實施了保護外籍漁工的政策,例如公布漁船名單、要求申請國際海事組織編碼。為了使這些措施可以更加有效率、真正落實,EJF強烈建議台灣政府採取下列做法:

1.加強部會間的合作進行調查,並落實以受訪者為中心的訪談

2.增加32個指定港口勞動、漁獲檢查員覆蓋率至100%

3.提升透明度,包含公布VMS資訊或強制裝載AIS系統,並公布漁船實質受益人

4.分配足夠資源,以盡快使國內法規符合國際勞工組織「漁撈工作公約」(ILO C188)

註:
人口販運問題報告連結

「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成員:台灣人權促進會、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基隆市漁工職業工會、綠色和平、環境正義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