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時光會客室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322集:《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下–「逆時中」被出征?疫病政策如何定?

整理 / 張芸瑄

上集節目中,我們邀請到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劉紹華, 分享她的著作《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也分析了疫病政策下的「微歧視」,是如何讓特定群體受到影響。

在本集節目,我們除了繼續《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的討論,劉紹華也分析了台灣疫苗的接種順序制定問題,而從她的觀察中,台灣疫情下的公共討論出現了什麼現象?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

疫苗政策中的「集體性特權」

位於台北市的好心肝診所被爆出私打疫苗,經北市政風處調查,診所因施打對象不符規定遭罰200萬,衛生局的相關公務人員也遭調職。在這場「好心肝疫苗之亂」,多位名人也出現在施打名單中,引來社會批評。

不過,劉紹華強調,「這個問題並不能只單就於個人特權問題,更重要的是疫苗政策所形成的集體性特權」。

劉紹華提到,有兩個背景造成此事件發生,一是在疫苗施打初期,醫療人員接種意願不高,但同時間並未開放其他施打對象,使得政府很可能為了促進施打而擴大接種診所;更大的問題則是疫苗接種對象的定義過於模糊。

例如,被列為第一優先接種對象的醫事人員,包括了「所有醫療院所內的醫事人員與非醫事人員」。劉紹華指出,「醫事人員」從國際上來看,僅指風險最高的第一線醫事人員,但依台灣規定,像是整形外科醫師、驗光師、物理治療師等非關鍵醫療人員也都能施打。此外,醫療院所內的「非醫事人員」的界定也相當模糊。

至於第二類的中央及地方防疫人員,劉紹華也指出,不單是負責疫調或衛教的人員,如行政院顧問丁怡銘、金管會官員也都是以此身份施打,因此才會出現許多政府官員的施打爭議。

👉🏽 歡迎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podcast頻道 Youtube頻道

疫情嚴重程度不同 施打順位卻沒不同?

台灣主要是由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來給予疫苗接種順序建議。不過,劉紹華表示,查看公布的ACIP名單,17位委員中有16位是醫療界專家,但只有一位是公衛專家,更不用說缺乏其他領域的專業人士。她質疑,「雖然這是醫療相關事務,但當集體人口要施打依苗時,難道只把『醫療』當作唯一考量?」

劉紹華也說:「即便以醫療為主要考量,就WHO的接種優先順位建議指引來看,在疫情進入社區感染之前與之後,施打順位應該要各有不同。」像是進入社區感染後,第一線醫療人員會列為優先,再者是老弱病障,以避免他們成為重症或死亡,增加醫療負擔。但她認為,台灣在疫情爆發後,大方向的接種順位不但沒有改變,反而再「膨脹」每個順位之中的人口,導致像65-74歲長者,或有罕見疾病、重大傷病者等高風險族群,順位愈來愈後面。

其它國家同樣面臨疫苗不足的問題,但劉紹華表示,美國當初首位接種者是醫護人員,德、英兩國則是超高齡長者,這都象徵著該國的優先施打原則,是以「重症或死亡」高風險族群為主。她還指出,「排除各社會性因素,單純就以疫病的死亡風險而言,各國並無不同,可是在決策上,我們卻出現了與國際非常不同的選擇,而政府至今也並未對於這樣的選擇有任何說明。」

「逆時中」被出征? 「批判不等於一昧反對」

每天下午2點的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直播,在疫情期間似乎成為了重要的社會儀式,同時公共討論中也出現了「順時中」、「逆時中」的標籤;而在5月本土疫情爆發後,「同島一命」的口號也迅速在網路上引起共鳴,提醒大家要共同抗疫。不過,在這種社會氛圍下,公共討論可能會受到什麼影響?其中問題又是什麼呢?

劉紹華認為,現今公共討論的問題是,只要有人對公共決策提出質疑,儘管有理有據,也很可能會被「出征」。她說:「公民社會最重要的就是思辨,而進行理性思辯的前提,就是要把事實陳列出來。就算缺乏事實資訊,也要提出這些資訊需要被公開的理由,這才是進行公共討論應有的模式。」

她也提到英國的例子,在今年5月26日,英國首相的前顧問卡明斯在國會聽證會中,大力抨擊英國首相強生去年疫情爆發初期的防疫對策。劉紹華表示,儘管英國目前疫情仍不穩定,但官方願意自己提出檢討,而反觀台灣,在提出有根據的質疑時,卻很可能受到攻擊。

然而,人文社會科學中的批判,不等於一昧反對,而是「自我反思」,這也是人文社會科學最基本的價值。主持人管中祥也說,一但社會公共討論變成總是亂貼標籤,或是情緒化討論,到最後可能不會再有人願意參與公共事務,社會也會形成某種寒蟬。

「每天開記者會」就是公開透明嗎?

管中祥提到,形成這種缺乏理性思辨的公共討論背後原因可能相當複雜。可能是政黨對立;可能是疫情下人們期待更穩定的領導力量,以避免恐慌;也可能是人民本能地對於權威的順從。

劉紹華說:「確實去年疫情爆發後,就有一種現象是,世界各國領袖的支持率都很高,顯示出在危難時刻,民眾都會希望能鞏固領導中心。 」

不過,她也提出兩點觀察,其一,儘管台灣疫情警戒還未達到如國外完全封城的狀態,但政府權威程度卻已相當於其它疫情更嚴峻的國家;另外一觀察則是,社會大眾對於科學性的證據討論非常缺乏,指揮中心或專家也不太會告訴民眾基本訊息,大多只是公布結論。並強調,「將所有判斷都交給政府的狀況,並不是民主社會的常態。」

她認為,「每天開記者會」是一個公開透明的「形式」,但記者會本身並沒有真正扮演「公開透明」的功能。實際認真檢視記者會內容,會發現大部分都不是完整的科學性證據或資訊,媒體詢問後所能獲得的資訊也有限。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321集:《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上—公共衛生裡的「微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