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徵, 環境

橋科環評通過遭批政治力介入 民團憂保育類草鴞滅絕

(全台僅存300-500隻的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草鴞/楊登旭提供)

文/公庫記者吳容璟

昨(7/27)天環保署通過橋頭科學園區(橋科)二階環評,送交環評大會審查,民團認為此案爭議重重,要求「退回專案小組重審」。審查過程中,環委也批評草鴞保育對策中的「生態廊道」僅是路邊行道樹,草鴞難以通行,其餘地質問題、再生能源策略、中崎有機專區遷移措施等也有諸多疑慮。

「二階環評竟比一階更草率,成為一個笑話!」民間團體26日召開記者會,痛批高雄市政府施加政治壓力「趕鴨子上架」破壞環評獨立性,且此案與農民的爭議未解、涉及破壞一級保育類動物「東方草鴞」棲地等應補件再審,如今環評遭草率通過深表遺憾,呼籲應退回重審。

高市府放話「加速環評」遭批政治力介入、破壞環評獨立性

科技部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南科局)預計於高雄新市鎮,設立佔地262.39公頃的「橋頭科學園區」,計畫打造「下世代智慧科技園區」,引入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相關半導體、5G/6G網路、智慧機器人等產業。由於鄰近旗山斷層、滾水坪泥火山,2020年2月被認定應進行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分別於今年5月5日、6月28日陸續進行兩次初審會議,並在第三次初審通過環評。

地球公民基金會環污與能源倡議專員鄧宇佑表示,此次審查與前次間隔不到三周,南科局甚至先送件後才邀民團協商,即便協商後有共識也只能淪為「口頭承諾」,無法被納入環說書中具體保障,「未來如果承諾跳票,誰來負責?」

「高市府透過媒體放話製造時間壓力,破壞環評的獨立性!」鄧宇佑批評,今年3月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4月高市府經發局新聞稿,接連指出「橋科案預計在8月完成環評」,甚至將「加速環評、招商、土地徵收等行政作業,年底就能供廠商選地建廠」,顯見政治壓力迫使南科局草率送件、強行闖關,以符合高市府的政治期程安排。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許博任指出,相較於具有急迫性的「竹科寶山二期擴建案」,除了有台積電二奈米建廠的明確需求,也面臨半導體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壓力,但在環評過程中,竹科和台積電都不曾有對外放話要加速環評的「落伍」行徑。

許博任批評,橋科目前的進駐廠商跟建廠時程都未明,也沒有產業期程的壓力,「只有要在2022年選舉前,要有成果的政治期程壓力」,呼籲政治力不要再介入環評,開發單位應更仔細謹慎的與民團討論。

橋科開發範圍中的中崎有機農場為草鴞覓食區,在南科局保留綠帶下方的紫色區塊為草鴞棲息區,但兩者皆未被保留(圖/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草鴞覓食、躲藏區皆未保留 南科局:採異地補償、生態廊道

開發範圍中包含全台僅存不到5百隻的一級保育類動物「東方草鴞」的棲地,不過南科局對於草鴞的保育措施仍被批評不夠完善。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黃斐悅指出,依照一階環評審查結論,南科局應提出有效的保育措施才能通過二階環評,但南科局規劃的13.93公頃的「保留綠帶」是泥火山公園,此區並非草鴞覓食區或是躲藏區。

黃斐悅說明,未來草鴞覓食區及躲藏區都將被廠房替代,失去了隱蔽性及食物來源的草鴞很可能在此消失,即便有保留綠帶與行道樹組成的「生態廊道」,但也與過去整片草地、農田的環境差距甚大。

環評中,南科局表示橋頭園區中並未有草鴞的築巢紀錄,但曾在泥火山公園南側附近農地發現活動行為,範圍約8公頃。另南科高雄園區內曾發現築巢紀錄,因此南科局承諾在高雄園區進行棲地的「異地補償」,面積達20公頃,並規劃從北到南的「公園生態廊道」,由行道樹串接。

環評委員李培芬卻指出,雖然號稱保留13.93公頃的泥火山公園,但是邊緣的道路將造成許多干擾,形同「生態孤島」,無法讓草鴞利用。環委張學文也指出,雖然計畫中看似有73公頃的「綠覆蓋面積」,但實際上的通道只是「在道路旁種樹」,其餘仍為廠房建築,以草生地為主要棲地的草鴞根本無法使用「生態廊道」。

南科局計畫建購生態廊道,以行道樹串接綠地,不過遭到環委批評,行道樹旁即道路、廠房建築,草鴞根本無法使用生態廊道。(圖/環保署會議資料)

中間綠色為泥火山公園「保留綠帶」,環委認為未來綠帶邊緣道路、廠房將嚴重干擾草鴞,形同「生態孤島」(圖/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南科局先送件後協商 中崎有機農怒:覺得被耍了

此案還涉及徵收全台首個公設「中崎有機農業專區」,該專區2008年由高雄縣長楊秋興規劃,向台糖公司租用總面積31公頃的農場,2010年起由農友組織「中崎有機專區農產運銷合作社」自主營運,在2019年時任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宣布推動橋科後,被劃入徵收範圍。

雖然農民們曾爭取保留這塊經營十餘年的土地,不過由於租期問題,最終各方達成共識以「換地」形式,將「中崎有機農業專區」轉移至新址成立新專區。

鄧宇佑指出,目前關於「中崎有機農業專區新專區」的遴選與分配機制仍不明確,至於是否能「原址保留部分農地」轉做為「可食地景」保存等,也尚須討論與釐清,但南科局卻先送件審查,才與農民約面會協商。

中崎有機專區農產運銷合作社理事主席楊登旭表示,經過南科局局長蘇振綱主動邀約,在7月19日針對新專區進行座談會,但南科局和高市府農業局等政府單位卻狂「跳針」,沒有任何溝通協調。

據農民所知,新專區方案有兩個版本,楊登旭形容有如「農業局方案是飛機經濟艙,南科局則是頭等艙」的差異,不過政府官員卻迴避問題核心,未曾與農民說明方案的差異,僅跳針式的介紹新專區或不斷強調會開說明會溝通,非常令人失望。

「我們農民覺得被耍了,既然都已送件,還找我們溝通談什麼?」楊登旭表示自己在座談會隔日,才得知南科局早已先行送出補審資料,才與民間團體面會,事後雖與蘇振綱抗議,但對方表示「溝通會持續,並不會因環評結束」,楊登旭則不相信的說:「環評通過之後,要見到蘇局長更難如登天。」

民團抗議草率通過環評 要求退回重審

環評通過後,地球公民基金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及台灣有機農業促進基金會籌備處發聲明稿,強調此案審查過程中仍有諸多未解爭議,要求環評委員於環評大會將本案退回專案小組重審,並組成專家會議,重新提出具體可行草鴞保育及地質評估對策。

聲明指出,環評委員及林務局皆對南科局所提之「草鴞保育對策」有嚴正疑慮,還建議召開專家會議調整對策內容,也批評南科局將「綠地面積」和公園的「綠覆蓋面積」混為一談大為不妥,應大幅提升綠地佔比。

此外,民團也提到,此案未能明確回應「車瓜林斷層」通過橋科的地質問題,未有明確以2050年淨零排放為目標的策略,還有「中崎有機農業新專區」的開發期程和配地機制等尚待釐清,實不應如此草率通過環評。

中崎有機農場(圖/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標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