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徵

土地掠奪非合作開發 民團要求蔡政府廢除區段徵收

文/公庫記者楊鵑如

為反駁學者批評「蔡英文總統任內是解嚴後土地徵收面積最多的總統」,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近日公開發言「近兩年一般徵收面積大幅降低」,並稱區段徵收與一般徵收本質不同,「區段徵收以合作開發、聯合開發為原則,區段徵收95%的地主都是同意開發」等言論,引發全台反迫遷自救會憤怒。

10月8日惜根台灣協會號召全台多個反對區段徵收自救會前往內政部前抗議,環境法律人協會、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及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等團體也共同響應,要求內政部勿扭曲、誤導區段徵收是「合作開發」,並要求廢除區段徵收制度。

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經常疾呼「蔡英文總統任內是解嚴後土地徵收面積最多的總統」,引發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論辯「近兩年一般徵收面積大幅降低」,徐更砲轟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說謊」。

徐世榮指稱的土地徵收包含一般徵收與區段徵收,根據內政部統計結果,2019年區徵私有土地面積約7704公頃,影響數十萬人。內政部則發新聞稿澄清「2019年與2020年的一般徵收面積分別降為31.22公頃與36.38公頃,確實明顯大幅降低,並無錯誤或說謊情形」,未將區徵面積計入,僅提到「區段徵收是為土地整體利用開發方式,與一般徵收本質不同,兩者並不適合混為一談」。

「區段徵收不是政府與人民合作開發,因為區徵沒有問過人民意願,人民也沒有不同意的權利!」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許博任表示,八年前因苗栗大埔區段徵收案,強拆張藥房,引發反迫遷團體曾「佔領內政部」抗議,並要求廢除區段徵收制度。如今已經是蔡政府二度執政,卻有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與民團「鬥嘴」,對外表示區徵制度有別於一般徵收,狡辯區段徵收制度是跟人民「合作開發」,甚至將區徵案中有95%的民眾申領抵價地,說成「同意率」,使得全台各地反對區段徵收的自救會聚集內政部前抗議。

許博任說,桃園航空城自救會目前針對區徵提出撤銷之訴訟,由於訴訟不知道會不會贏,為了使民眾保存一點最後的權利,律師及民團仍會建議民眾申領抵價地,因此95%的居民申領抵價地大部分是逼不得已,因為不申請的話,最後連地都沒有。「僅是被迫參與區徵民眾最後的卑微的保障而已,並非同意區徵。」

徐世榮說,台北市政府曾做社子島開發案民調,只有3.66%民眾同意區徵,與花敬群聲稱的95%同意率有著天壤之別。他重申,區徵是土地掠奪制度,是有著嚴重違憲之虞的「超額徵收」,不應該繼續存在。「19世紀歐洲的超額徵收制度在20世紀都廢除了,號稱民主進步人權主政的民進黨政府到現在還在用!」徐要求民進黨政府應廢除區徵制度。

律師詹順貴則表示,政府可不用經過土地所有權人的同意,用政府強制力剝奪人民土地所有權就是徵收,不管名稱是一般或區段。照花敬群說法認為區徵可以認領抵價地是為合作開發,詹說申領抵價地只是徵收補償概念而已,如同一般徵收用金錢補償的別種方式。

詹批評花敬群不要好辯、扭曲土徵的定義,迫使各地被徵收迫遷的鄉親站到內政部前抗議,次長職權應在主持土地徵收審議會議時好好替人民把關,而不是替政府狡辯。

政大大政系教授徐世榮


區徵的三大假象與一大真相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秘書長郭鴻儀提出「區徵三大假象」,分別是「假公民參與」、「徵收公益性及必要性審假的」及「協議價購玩假的」。

郭鴻儀以社子島案為例,他認為許多居民根本沒有獲得正確的開發資訊,不了解安置計畫,至今還有人以為是「一坪換一坪」,只要居民無法獲得正確的事前資訊,資訊不充足,後續市府舉辦的公聽會、說明會以及讓民眾陳述意見都是「假公民參與」。

第二,「徵收公益性及必要性審假的」由於政府跟財團透過區徵取得要開發的土地,被徵收地主可以領回比他原來面積較小的抵價地,剩餘土地被政府拿去標租、標售,充實國庫,政府選定區徵範圍又可以進行剔除範圍,區徵的必要性何在?

最後關於「協議價購」,原本此制度本是避免徵收的前置程序,是設計在徵收前由政府跟地主協調,以合理的市價購買地主的土地,目的是為了避免徵收的發動。然而區徵遊戲規則裡,以投資為目的的地主看的是最後申領底價地,而政府開出的條件跟徵收價格一樣低,不願被徵收的地主自然難以同意協議價購,最後都是選擇申領抵價地。他批評「協議價購玩假的」,現在都是跑流程而已。

郭鴻儀認為,只有政府掌握土地開發跟交易的話語權才是真相。政府在「開發的公益性及必要性」、「開發過程申請文化資產的保存」「土地容積率及建蔽率」到都市開發環評、都市計畫審查及徵收計畫審查等程序上,幾乎都是政府球員兼裁判,決定專家學者審議,若該專家學者都配合政府政策、當政府橡皮圖章,未發揮專家的專業性,恐難替人民把關。

環境法律人協會秘書長李明芝表示,在大法官732號解釋中,很多大法官提出協同理由書,不論是平衡開發成本或是為這個地區非極重要的公共利益是不能徵收的,而區徵就是涉及大片面積土地徵收,一部分移轉給私人作為平衡開發成本之用的區徵目的,不符合極重要之公益,有高度違憲之虞。

高齡94歲的竹北農民謝見祥反對區段徵收制度。

區徵是一門好生意 得利都是政府與財團?

台灣人權促進會副秘書長余宜家說,區徵是逆向的社會重分配,只要任何一個地方有區徵的風聲,許多仲介就會進入大量買地,造成當地傷害。區徵遊戲中可抽大權值、好區位的抵價地多半是後來進場買地的地產商,原本的小地主可能擔心手上土地權值根本沒辦法配領安置街廓,或要申請原位置保留還要補貼費用;遑論在該地租房或沒有地上權的居民,就會被掃地出門,安置也難以回應許多人的居住需要。她重申「沒有徵收就沒有迫遷問題」,最好的安置就是就地安居 。

竹東二三重埔自救會的前會長劉慶昌表示,竹科三期要徵收農地要蓋工廠,當地農民為了良田抗爭30幾年,然而政府卻寧願把現有的工業用地變建地,還要徵收農地蓋科學園區,不合理。

「鄭文燦是徵收土地面積最大的市長!」桃園有航空城及綠捷開發案,徵收土地面積為全台之冠。綠捷農地守護聯盟成員林琇華是蘆竹在地人,她提到自己一家十口人對家園土地有認同感,當地具有文化特色、埤塘生態環境等,為何要因為區徵被迫離開?她提到向市府陳情不願被區徵後,被公務員建議之後可以承購社會住宅,不滿一家十口怎住得下?也買不起更多房子。

內政部地政司副司長林家正出面接受民眾陳情,他說明內政部從來沒有說過區徵不是徵收,只是一般徵收與區段徵收兩者性質不同,適用範圍及做法也不一樣,應就本質明確界定再討論。

社子島自救會發言人李華萍表示,若次長花敬群說區徵是合作開發,社子島居民有說不的權利,拒絕台北市政府區徵人民土地進行開發。林家正則說社子島案還在台北市府審議中,北市府若有送案到內政部,內政部會依照民眾訴求嚴謹審議。

許博任說,內政部地政司曾在新竹二三重埔徵收案質疑徵收的必要性,期望地政司往後都能在都市計畫審查階段嚴格把關徵收的必要性,替民眾「大聲說出來」。

徐世榮則說,許多地政司政務官也曾是他的學生,花敬群一番「區徵是合作開發」的說法讓他覺得是「地政界嚴重的恥辱」。徐提到民進黨在野時曾提案要求廢除區徵,現在全面執政卻把區徵說成是合力開發。他重申內政部應正視問題,否則不排除前往總統府前抗議。

內政度地政司副司長林家正(右一)出面接受各自救會代表陳情。

標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