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核四公投在即,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今日發布在國際上觀測全球核電產業發展的權威性分析《2021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The World Nuclear Industry Status Report 2021, WNISR 2021)中文摘要,報告藉由分析全球核電產業長期發展的實際數據,指出全球核電年年衰退,已不敵持續茁壯的再生能源,今年更以專章呈現全球核反應爐在極端氣候下的脆弱性。綠盟藉此呼籲擁核陣營不應再以錯誤資訊製造「核電是世界趨勢」的假象,並指出再生能源才是減煤減空污、邁向淨零轉型的主角,台灣不該繼續浪費寶貴的資源在仍需十年也未必能完工的核四泥淖。
《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自1992年起至今每年針對世界各國核電廠的運轉狀況與全球核能產業趨勢進行分析,以完整客觀、具有公信力的資料分析著稱,報告由來自世界各國的12位學者共同撰寫,包括擔任全球多國政府能源政策顧問、來自法國的國際能源與核電產業專家-麥可施耐德(Mycle Schneider)、日本原子能委員會前副主席-鈴木達治郎(Tatsujiro Suzuki)、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管理原子和國際安全計畫研究員-阿里艾哈邁德(Ali Ahmad)等人,綠盟取得報告團隊正式授權翻譯發布中文版摘要,將最新的全球核電發展趨勢、再生能源與核電對比、各國核電現況等資訊提供給關心能源議題的社會各界參考。
發電佔比創新低、施工持續延宕,核電將成夕陽產業
綠盟研究員陳詩婷引述報告指出,核能佔全球總發電量的比例從1996年達到最高峰17.5%後便一路持續下降,至2020年創下10.1%的新低,且全球核能發電量從2012年至今首次下降,減少3.9%;扣除中國的後全球核能發電量減少5.1%,更創下1995年以來的新低;全球運作中的反應爐數量相較2002年的高峰也減少了23座。至2021年中,全球共有53座反應爐正在興建中,遠低於1979年高峰的234座、也比近十年內的高峰-2013年少了16座。
除此之外,全球共有278座反應爐運轉已達31年以上,佔全球運作中機組的2/3;另有89座反應爐已運作超過41年,數量佔1/5。因此在中國之外其他各國均無重大興建計畫的情況下,運作中機組的平均年齡正持續上升。
報告並指出,目前施工中的53座機組自施工以來的平均工期為7年,其中有31座工期發生延宕,當中有5座反應爐已興建超過10年、另有2座蓋了超過36年。原有13座反應爐訂於2020年啟用,然而僅有5座如期啟用。報告也整理了全球取消興建的核電數量,過去50年間興建的反應爐,平均每8座反應爐就有1座遭到19個國家放棄或擱置。
陳詩婷表示,在多數老舊核電廠都將陸續除役、新建核電數量和速度卻跟不上的狀況下,顯見核電成為夕陽產業、正逐步被淘汰的趨勢。
風、光裝置容量創歷史新高、成本持續下降至核電的1/4
陳詩婷引述報告說法指出,相較於核電,再生能源比核電更能挺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核電2020年的裝置容量僅微幅增加0.4 GW,相較之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則大幅增加30%,達到256 GW的新增量,其中風電於2020 年的年增量幾乎翻倍,達到 111GW,太陽光電則增加了127 GW,兩者皆創下歷史新高;在發電量部分,全球疫情衝擊下的核能發電量下降了4%,而非水力再生能源則沒有受到疫情的大規模影響,仍增加了13%。在創下歷史紀錄的年度成長後,非水力再生能源的全球發電佔比提升到10.7%,再次拉大了與核電佔比10.1%的差距。
根據報告中的均化能源成本(Levelized Cost of Energy)分析顯示,在2009年至2020年間,太陽能成本下降了90%,風能成本則下降了70%,但新的核電成本卻增加了33%,已約為風、光的四倍,成為主流電力來源中成本最高昂的技術。「由於太貴太慢,因此核電在全球的新興電力市場中早已被邊緣化。」陳詩婷指出,報告統計2020年全球非水力再生能源發電量投資總額再度超過3,000億美元,是核電的17倍,顯示當下的發展主流是再生能源而非核能。
歐盟大力發展綠能而非核能,非水力再生能源發電首度超越核電
而針對近日擁核方提出「發展核電是歐盟主流共識」的說法,陳詩婷也引述報告指出,歐盟的非水力再生能源發電量於2020年首次超過核能發電量,而若計入水力發電,則更首次超過化石燃料,成為主要電力來源,佔總發電量的38%,呈現減煤、減核同步進行的趨勢。從發電數據來看,自從京都議定書簽署的1997年至今,風力跟光電分別在歐盟增加了3880億度及1440億度電,反之核電卻大減了1440億度電,顯示作為全球淨零轉型領頭羊的歐盟所大力發展的,是再生能源而非核能。
日本核電重啟之路多舛、中國核電發展出現隱憂
而針對擁核陣營一再聲稱「發生核災的日本也重啟核電」的說法,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引述報告指出,日本政府雖於2015年開始陸續恢復運作部分反應爐,然而重啟之路並不順利,2020年發生了由公民發起訴訟,最後法院因電廠不符合耐震標準,而判決撤銷核電重啟許可的案例。至2021年中時,雖已累積有10座反應爐通過申請啟用許可,但仍有部分反應爐因無法符合安全規範,或運作過程出現人為失誤等原因而必須再度停機。報告指出,2020年日本的核電佔比僅有5%,低於2019年的7.5%,也與核災前反應爐數量54座、高達30%的佔比呈現天壤之別,且至今日本決定廢爐除役的反應爐高達27座,遠多於通過重啟申請的10座,顯示日本的核電在中期內都難以回到核災前的榮景。
台大機械系教授陳炳輝也針對報告提出回應,指出全球跟核四同型的進步型沸水式反應爐同型、曾經運作過的只有四座,這四座全部都在日本,「經過福島核災後基本上都沒有重啟,最近有兩座核電廠要重啟,但在安全等級評估上出現最高等級的錯誤,在這種情形下必須更正後才可以做下一次評估,代表說跟核四同型的沸水式反應爐,在日本沒有一個重啟成功,也碰到最高等級的安全顧慮。」陳炳輝質疑,福島核災後日本把這些電廠都關閉,現在要重啟所面臨地震海嘯的安全標準,因此根本沒有辦法重啟的情況下,台灣怎麼有可能再去重啟一個沒有經過安全運轉測試的核能電廠?他並強調,從日本的例子可以看到,跟核四同型的機組,沒有一個可以重蓋或重啟,給台灣的啟示就是,連日本這樣自產自發的機組重啟都有極大顧慮,台灣根本不該重啟核四。
崔愫欣根據報告數據指出,全球5座於2020年開始動工的反應爐中,中國就佔了4座,且至2021年中,全球53座興建中的反應爐中有1/3,即18座位於中國。在全球核能發電量減少的總體趨勢下,中國是少數逆勢成長的國家,使得中國超越法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核電生產國。但報告也指出,中國風電與太陽能的發電量在2020年達到核能發電量的兩倍,表示中國能源需求急速擴張,並非只有核電發展。
核電在極端氣候下自身難保、風險大增
台大社會系教授劉仲恩表示,在剛剛落幕的COP26當中,有關核電的討論非常少,大部分聚焦在再生能源,太陽光電、風電上面,「在台灣,核電常常跟再生能源對立,說核電比起再生能源是更好的選項,這樣的論述在世界上是背道而馳的。」劉仲恩特別針對報告中電力均化發電成本的分析作回應,他指出大部分科技都因為經驗累積、技術進步而成本逐漸下降,核電這二、三十年來卻是越發展越昂貴的科技,其中有政策管制跟安全的成本,當初的安全措施是不足夠的,需要再做更精確的安全措施,以致於成本不斷上漲。「面對台灣現在能源轉型的選擇上,就像投資股票,會傾向投資長期成本下降、看起來比較有未來性的能源,而不是越發展成本越高的核電。」他表示。
陳詩婷表示,極端氣候愈來愈成為未來各國電力情境評估的重要考量因素,報告也首次以專章探討核電與氣候變遷韌性間的關聯,指出在所有發電類別中,核電特別容易受到乾旱和熱浪的衝擊,導致機組降載停機或完全停機。報告以法國作為案例研究,指出2018年法國核電廠曾創下了 23 次完全停機和 103 次降載的歷史紀錄,且在過去 6 年間至少有26座反應爐遭受至少1次影響、12 座反應爐皆曾發生過被迫停機的情形。陳詩婷引述報告表示,雖然這些事故累積的發電量損失並不高,但由於難以預測、且會集中在短時間內發生,對電力系統的衝擊不容小覷,報告以2019年的歐洲熱浪為例,法國共有9座反應爐受到影響,造成10%核電裝置容量的損失,造成法國電力市場價格飆漲。報告提醒,若有超乎預期的極端天氣事件與核子事故同時發生,則可能產生更有害的影響。
結論
綠盟總結指出,從報告指出的種種數據來看,發展核電早已不是歐盟或全球主流的趨勢,而是能源市場中不具競爭力的夕陽產業,早在90年代後就呈現衰退趨勢,包括核電機齡逐漸老化、工期持續延宕、成本不斷增加等因素,都使得核電在全球的重要性持續下降,發展再生能源才是國際能源發展的實際趨勢,台灣不該在核電爭議的泥淖中原地踏步,更不該繼續耗費寶貴的時間與公帑,在花了20年都發不出一度電、再花10年也未必能完工運轉的核四錢坑中。崔愫欣並在核四公投前提出呼籲,不同立場間對於能源議題的溝通應有事實根據作為基礎,不應再以昧於事實、與國際現況脫節的資訊誤導大眾、阻礙公共政策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