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黃馨慧
2021年6月發生彰化喬友大火案,造成了4死22傷的慘劇,公庫於年底推出【台韓消防員組工會】專題報導,探討台灣與韓國消防制度的有何異同?消防團體又如何籌組工會?本集節目邀請到公庫記者,同時也是專題主要的執筆者洪育增,與我們分享台韓兩國消防員的各種問題,以及產製專題的心路歷程。
從生命三權修法萌芽 公庫專題如何誕生
對洪育增來說,關於這則專題的緣起要追溯到2019年,關於消防員爭取生命三權的修法。所謂「生命三權」,指的是資訊權、退避權、調查權。
首先,資訊權,當「工廠」發生火警,業者至少需提供給消防員廠區配置圖,包括工廠內的產品性質,產品又放在何處?哪裡可能會有人?以供消防員判斷最正確的救災路徑。然而,上次修法的結果卻只有工廠業者才需要提供這些資訊,如果火災發生在商辦大樓或防疫旅館,法律無法強制業者提供資訊。
其次,退避權,意即讓消防員有不進入火場的權利。在災害現場救災安全且無人命危害之虞的前提下,消防員得不執行危險性救災行動,至於行使退避權的準則,則由行政院消防署訂定。對此,民間社會出現許多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火災現場刻不容緩,主管機關該如何立即做出退避與否的反應?
最後,調查權,是在消防人員因救災重傷或致死後,內政部必須成立「災害事故調查會」,進行災害事故的調查、完善制度,避免悲劇一再發生,並且釐清真相,懲處相關人員。但,洪育增直指,在尚未修法之前,有多少殉職案是真正有被調查的?
一直到了2021年6月發生的彰化喬友大火案,才有第一起災害事故委員會展開的調查案件,在詳實記錄彰化喬友大火案的過程中,她才了解,原來2019年的修法結果與家屬的期待是有落差的,與民間訴求更是截然不同。
喬友大火案讓民間團體訴求「消防員組工會」的聲音再度浮現,而洪育增偶然在一篇報導上得知南韓在7月份順利組成消防員工會,專題的方向就此誕生。
台韓消防員處境相似 政府改革步調卻不同?
【台韓消防員組工會】專題報導裡,能看見台灣與南韓在消防制度上的異同、民間團體如何積極地籌組工會?政府機關又做了哪些改革?台灣的歷年總統面臨了哪些殉職案,又開了哪些支票?在南韓是否也有發生類似事件?除了呈現比較結果外,專題中也跨國訪談了南韓消防員工會幹部梁承煥先生,進一步了解他如何跟著消防協議會爭取工會籌組,以及工會成立後,還有哪些需要改善之處?台灣如何引以為鑒?
洪育增說,雖然她平常有在接觸韓文,但仍無法流利地對談和書寫,因此整理南韓政府的官方資訊時相對困難。後來她學會了利用圖表,先使用網路初步翻譯圖表資訊後,再做詳細的校對。
洪育增表示,在爬梳資料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台灣與南韓相似的地方,例如兩國的消防體系原先都是附屬於警政體系,後來才才分開獨立成兩個不同的單位,各司其職。其次,在台灣消防員身上常見設備與人力不足的問題,也同樣發生在南韓,梁承煥先生在專題受訪中提到,消防員甚至需要自掏腰包購買自己的消防裝備,情況與台灣的警消如出一轍,南韓政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選擇在稅制改革上將香菸税的稅額提高,再以專款專用的方式落實消防設備升級。
消防員時常在災害第一現場出生入死,親眼見證災難的殘酷後,或許會在心中留下永難消彌的傷痕,造成所謂的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是因外力帶來的傷害,造成心理層面的壓力,產生對於事件的恐懼或挫折,然而,這個症狀很容易被消防員忽略。
梁承煥於專題中指出,南韓政府預定設置一棟消防員專用的醫院,不僅提供消防員治療,更針對PTSD的患者提供專門的協助與追蹤。相較於南韓,PTSD在台灣的討論度非常低,一般民眾也較難感同身受或認同消防員背負的心理壓力,加上政府制度不完善,以致於許多患有PTSD的消防員就醫困難。
消防員身份轉型 改革該用命來換?
在台灣,民間常常以「殉職換改革」來批評政府對於改革的態度及效率,在南韓,則是「人死了才有改變」。不論是台灣或南韓,似乎都得用一次又一次的生命來換取體制的改革。
早在2008年,南韓國會議員權永吉就曾就消防員籌組工會提出釋憲案,然而9名大法官中,只有2人認為違憲,這個失敗的釋憲結果雖然讓民間團體大受打擊,他們追求改革的步伐依舊堅定。
南韓消防員分為「國家型」及「地方型」,這兩種類型在裝備與各類資源上都有非常大的落差,地方財政狀況時常操縱著地方型消防員的資源,當災害事故發生,調度狀況就會變得混亂,有些地區地處偏遠,發生災害時只能透過資源有限的地方型消防員進行支援,引發許多爭議,因此,民間後來也開始推動「消防員轉型」,希望地方型消防員全數轉型為國家型消防員,讓大家擁有相同的資源,有效發揮救災功能。2011年,南韓政府開始針對《國家消防服務轉換法》進行討論,該法案也於2021年4月開始生效,雖然政策已然改善,但實際的落實狀況仍待工會與民間團體持續檢驗。
成功籌組工會,對南韓消防員來說是個重要的里程碑,卻也只是第一步,即使消防員擁有籌組工會的權利,卻也如同其他公務員一樣,無法行使罷工權,因此,如何運用這個權利與政府平等地協商,才是真正的考驗。
改革路漫長 喬友案後盼制度完善
主持人管中祥好奇,一般報導都希望能呈現雙方的角度以平衡報導,但似乎沒有在這則專題中看見台灣官方的回應,在受訪的一些立法委員裡,每個人的表達空間似乎也不同?
洪育增說,一開始只認為礙於語言的緣故,南韓方面的資料會較難收集,沒像到台灣方面也困難重重,雖然與內政部消防署溝通了兩個月,最後對方仍以不方便受訪為由拒絕,至於立法委員,洪育增認為他們有政黨立場的考量,對於台灣現行法制該如何推動與改善,各政黨皆持保留態度,因此立法委員能表態的部分非常有限。
專題受訪者之一、喬友案殉職消防員陳志帆胞妹陳裔筑,意外因此投入社會運動,挑戰制度,即使知道社會改革進程緩慢、歷時良久,仍然願意為之努力,陳裔筑的堅持也鼓勵了洪育增,成為了她在專題產製過程中的動力。
陳裔筑也曾接受燦爛時光會客室的訪問,在《燦爛時光會客室》第326集與327集中,談到更多關於喬友大火案後續與她的想法。
管中祥於節目最後說道,媒體工作者也是歷史的記錄者,要將事件完整且真實地記錄下來,終有一天能發揮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