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婦女新知基金會
昨日勞動部公布今年的同酬日是2月27日,相較於去年公布的2月20日,整整倒退7日。
近年政府藉由每年公布同酬日,藉以呈現台灣兩性平均工資差距的變化。最新公布的同酬日,意味女性必須要比男性多工作到隔年的2月27日,整整多58日,才能領到跟男性工作到12月31日一樣多的薪資。換言之,男性一年工作365天即可取得的薪資,女性須工作423天才能取得,且這其中還不包含女性下班後從事無償家務勞動及育兒照顧工作的時間。
勞動部對同酬日延後的解釋為,疫情影響下女性員工為主的行業(如服務業等)加薪幅度小,而相對以男性為主的行業(如運輸及製造業等)相對加薪幅度大,因此有較顯著差異。另外勞動部更指出,過去計算兩性平均薪資時並未納入研究發展服務業、學前教育、社會工作等女性居多的行業,因此若回溯至108年「校正回歸」納入這三項行業來重新計算,110年同酬日應更正為54日,相較今年的58日,勞動部認為並沒有報載的大幅退步。
針對勞動部前述說明,婦女新知基金會提出下列三項批判與一項呼籲:
(一)勿拿疫情作藉口,政府卸責怠惰放任性別薪資差距擴大
今年的同酬日即使「校正回歸」也仍倒退4日,政府拿疫情來當藉口。疫情雖是全球性現象,但政府未有積極措施來減緩女性就業衝擊才是主因。早在去年5月疫情進入三級警戒時,婦女新知基金會發起「紓困勿忘照顧者!呼籲政府提供防疫照顧假津貼、工作風險津貼,給予各類公共服務人員防疫支援及托育長照服務」民間團體連署,共有27個團體聯名,要求政府針對疫情下女性更容易落入無薪假與失業風險等問題,執行性別影響評估,並在紓困方案中採取立即有效政策,提供受僱者在防疫照顧假期間的薪資津貼,減緩女性勞工薪資衝擊擴大。但政府迄今仍未端出性別平等衝擊評估報告,也未檢討紓困方案內容。
(二) 勿以統計資料補正呼嚨人民,呼籲勞動部應盡速釐清並公布性別統計資料、流程與方法,解釋何以有業別遺漏情事。
從勞動部遺漏業別乃至校正回歸,即可得知其對推動男女同工同酬的忽視與便宜行事。學者鄭津津、馬財專在2020年勞動部的委託研究報告裡提到「因現行統計僅針對各行業類別之總體薪資進行比較,並無針對各行業中不同職類之性別薪資差異進行分析,尚難據以推論我國同工同酬之實質狀況。」[1]該說明證實政府長年來只知道女性薪資整體低於男性,但並未累積性別薪資差距之詳細資料。欠缺數據自然更沒有政策,難道政府的態度還是停留在「我不知道、我不清楚、這個問題不重要」?又勞動部歷來究竟如何在前述不清楚的數據中得出歷年的同酬日統計?何以勞動部會遺漏早在2006年就已列在政府行業統計分類中「研究發展服務業」、「學前教育」、「社會工作」等行業,特別是女性居多又長期低薪的行業?我們呼籲政府應公布完整統計與指標,並清楚解釋相關資訊並進行立即檢討。
(三)勿將躺平當性平,女性還要等79年才與男性同酬?性別平等不能僅靠佛系KPI
政府過去幾年來事實上從未回應與婦團與公民團體呼籲,提出任何積極作為縮減性別薪資差距。目前僅是訂個檢核表,再透過每年公布欠缺實質數據還能「校正回歸」的同酬日,來呈現或美化兩性薪資差距「現正下降中」。當社會性別文化逐漸改變,政府只要沾光公布兩性同酬日每年前進一天或兩天,兩性平均薪資的差距就會主動縮減似的。
更諷刺的是,行政院核定勞動部111年性別平等推動計畫具體目標為「性別薪資落差每年逐漸縮小 0.2%」[2],若要等待勞動部這種佛系指標達標,經估算女性勞工還要再等79年,也就是今年出生的女嬰79歲之後,女性薪資才能達到跟男性同工同酬、同值同酬!我們嚴正呼籲政府勿將躺平當性平。
(四)呼籲政府積極提出完整性別影響評估與政策規劃,才能有效縮減同工不同酬、同值不同酬之性別差距。
國際上對縮減性別薪資差距的政策討論與研究已非常豐富,國際組織如OECD、ILO亦年年彙整最新資料,儘管他國政策無法照抄,但政府若多花心力理解政策的原理、精神,結合本土數據資料的累積與分析,絕對可以提出更積極的政策縮減性別薪資差距。我們呼籲台灣政府切莫每年繼續僅因同酬日進步個一兩天就沾沾自喜,而是應積極參照國際經驗與資料,完善台灣不同性別、產業之勞動統計,提出完整性別影響評估與政策規劃,才能有效縮減同工不同酬、同值不同酬之性別差距,提供勞工完善保障。
[1] 鄭津津、馬財專(2020)《發展事業單位同工同酬檢核表之研究》,勞動部委託研究報告,第9頁。 [2] 見勞動部官網:性別平等推動計畫。存取日期:2022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