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衛福部不如台灣產險?! 照顧確診染疫,還我職傷公道!

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

疫情發生至今,台灣之所以能維持社會穩定,背後仰賴負擔工作繁重且高工時、長期暴露在高風險染疫環境中的醫療人員,然而,醫療工作者在堅守工作崗位卻不幸因公染疫後,衛福部疾管署竟草率敷衍決定補償方案,過程黑箱粗暴、甚至不願對當事人說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與「因公染疫」醫療人員當事人,今日赴衛福部疾管署前,高喊「照顧確診染疫,補償制度不明」、「公開審核標準,還我職傷公道!」,對此表示最沉痛的抗議。

北市聯醫工會常務理事傅奕寧表示,疫情至今工會收到許多會員不幸染疫確診的消息,近期則又接獲申訴,醫療人員染疫確診補償不但金額遠低於預期,向衛福部疾管署諮詢的過程中也遭到冷言冷語粗暴對待。傅奕寧痛斥,衛福部在covid疫情初始、人心惶惶時,大動作將補償金額上限從35萬調高至100萬,搏得重視醫護的美名,誰料疫情趨緩後,衛福部翻臉比翻書還快,讓醫療人員錯愕又心寒。日前有新聞傳出北市聯醫陽明院區染疫醫師補償金額僅6萬元、與所受損害不成比例,傅奕寧指出此非孤例,目前所知醫療人員因公染疫的補償金額均低於10萬元,比疫情期間500元防疫保單的理賠金額還低,令人氣憤衛福部的保障不如台灣產險!對此,北市聯醫工會已偕同因公染疫當事人向衛福部提起訴願。

去年五月台灣本土疫情爆發且進入三級警戒時,梁先生任職於北市聯醫忠孝院區急診區,堅守崗位穿著三級防護,進入高風險區協助更換病人尿布汙衣床單、清洗便盆尿壺、替換氧氣鋼瓶等。7月時驗出陽性確診,因有經常性喘及胸悶等症狀,住院治療近兩週,卻因當時醫療人力短缺,在症狀未緩解、甚至持續驗出陽性狀況下解隔出院,被要求強制復工。復工後,梁先生因確診身分在職場中遭受到同仁歧視排擠,被迫調動工作內容;也因害怕傳染給家人而從家中遷出,在外租屋花費甚鉅;而至今經常性喘及胸悶等症狀仍未緩解。梁先生為國人防疫需求,執行醫療職務導致感染確診,其所受的身心及財產損害之大,超乎想像、難以衡量。然而上個月梁先生收到衛福部一紙公文,說明政府對此補償金額為6萬8000元,文中未說明金額訂定依據、衡量項目及參考標準,僅表示若對金額有疑可提起訴願。

北市聯醫工會理事長郭蕢瑩表示,梁先生對衛福部補助金額與處理過程不服,工會已協助向衛福部提出訴願,並嚴正譴責之。《執行第五類傳染病防治工作致傷病或死亡補助辦法》僅訂定補助金額「天花板」,執行防疫工作因公染疫致傷病者發給上限一百萬元,若致身心障礙者輕中重度甚至死亡者發給上限二百六十五萬元、五百萬元、一千萬元,卻未訂定金額「樓地板」或任何評估金額的依據。此外,該《辦法》稱將設立「專家審議小組」審議發放金額,卻不願公開小組名單、徵選方式、審議標準,可以說是完全黑箱作業、無從監督。疫情以來,醫療工作者一再被要求對政府完全信任,沒想到,付出勞動、賠上身心健康,最初衛福部確保公平的補償措施,經過半年等待卻是一張不具理由與標準的公文,任意決定該補償金額。

回顧2003年SARS肆虐,大量醫療人員因堅守防疫崗位而確診感染,對許多和平醫院、北市聯醫員工而言,仍歷歷在目。許多北市聯醫和平院區同仁師,過去在SARS期間堅守岡位而染疫,至今仍因SARS治療副作用在接受治療,除了醫療費用開銷甚鉅,身體健康受損更持續影響生活,而政府對醫療人員的補償照護卻闕如。

而此時Covid-19對確診者長期影響仍未可知,因公染疫確診者要如何面對如同「擲笅」的補償方式?衛福部在疫情嚴峻之際,大動作提高了法規補償金額,以全力支持為名,讓醫療從業人員得以繼續留在工作單位,卻在疫情趨緩後,以「補助金額僅規定上限」為由,恣意的決定補助金額。醫療人員又情何以堪?

工會訴求:
1. 工會拒絕毫無明確性的發給方式!衛福部應公布《執行第五類傳染病防治工作致傷病或死亡補助辦法》,公布補助金額的審核標準及審議小組的成員。
2. 因防疫犧牲的勞工要知道自己有沒有得到應有的補償!在每個申請補償的個案中,應說明補償金額「具體核定的依據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