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左起: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秘書長杜思誠、臺北市性別平等辦公室執行長周榆修、衛福部金門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徐志雲、跨性別代表Alice、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政策倡議主任蔡瑩芝)
文/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3月31日是國際跨性別現身日(International Transgender Day of Visibility),讚揚跨性別公開活出自己的勇氣,並提醒世人跨性別者所受到的歧視。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後稱熱線)從陪伴跨性別社群多年的經驗當中,看見跨性別朋友在日常生活常遇到被叫錯性別稱謂的情境,為了解決此窘境,熱線製作了「證件稱謂貼紙」,並與臺北市政府、高雄市政府及友善民間團體、醫療院所及店家合作發放,希望透過叫對性別稱謂,開啟性別友善的第一步。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政策倡議主任蔡瑩芝表示,在台灣,需要出示證件的場合與時機很多,舉凡政府機關、金融機構、醫療院所、電信業、住房、保險等等。而在許多需要出示證件的場合,櫃檯的承辦人員為了表示禮貌,會依照證件上的資訊,在姓名之後加上相對應的性別稱謂,例如「陳oo先生、林oo小姐」。但依照性別所區分的「先生」和「小姐」,卻未必符合所有人的喜好,特別是當自身性別認同或外在性別表現,與證件所示之性別不相符時。例如被喊作「陳oo先生」,現身的是著裙裝、留長髮的人,當工作人員在大庭廣眾之下叫錯了對方的性別稱謂,這樣的狀況不僅讓當事人困窘,也使工作人員尷尬。
跨性別代表Alice出席分享親身經歷:「我們為了性別認同,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承受了非常多的壓力和痛苦,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卻常常不知道在什麼時候遇見了某個陌生人的第一句話就被徹底的否定。尤其很常發生在一些需要出示證件的場合。我自己被性別錯稱不至於生氣,但會覺得很煩,又來了,有點像你過年回家怕被問什麼時候要結婚生小孩的那種煩,每年一次都快受不了,但跨性別每天都怕這種事發生。」
Alice現在會使用證件稱謂貼紙,讓他人知道該如何稱呼自己:「需要出示證件的場合比較麻煩,所以我在健保卡上面貼了一張貼紙,自己在上面寫『跨性別女性,請喊小姐』,讓護理師知道怎麼稱呼我,盡量避免叫錯了我尷尬你也尷尬。現在熱線有幫大家做好了現成的貼紙,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稱謂,我覺得很棒。希望大家以後處理公務拿到別人證件的時候可以稍微留意一下,如果有這樣的貼紙就麻煩大家可以依照它來稱呼。」
衛福部金門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徐志雲建議:「還不了解對方時,其實可以只稱呼名字就好,等到比較熟悉對方的性別認同,那就以對方的性別認同來稱呼先生小姐即可。」
徐醫師也表示,醫療人員的日常工作相當忙碌,需要醫療院所營造多元性別友善的環境,讓醫病雙方更順暢和諧。例如在醫院表單的設計當中,加入顧及不同性別認同、性傾向、性行為的開放式設計,又例如醫院空間的性別友善設計,像是性別中立的廁所,讓不同性別的人都能放鬆如廁。性別稱謂貼紙只是第一步,多元友善的務實作為,還有賴主事者多多支持與營造,讓醫療人員與就醫民眾都能有更自在的環境。
臺北市性別平等辦公室執行長周榆修也出席本日記者會,表達臺北市政府打造多元共融城市之決心與立場,要讓不同性別的人,都能在臺北以自己最舒服的方式,自在過生活。執行長表示:「跨性別者的處境其實比同志更艱難,更不被理解,大家也更陌生。所以臺北市政府包括像性平辦、民政局,去年都把倡議重點擺在跨性別議題,要讓大家更能理解。性平辦特別整合臺北市政府各局處針對跨性別者的友善措施,特別提出「跨性別者日常需求資源整合服務方案」,提出去性別化服務,打破性別框架的作法,所有人皆能適用,要促進更全面、更細緻的性別平等。」
也因此,今年臺北市政府對於熱線推動證件稱謂貼紙,要依使用者本人意願來稱呼,臺北市的聯合醫院、戶政事務所都願意一起來配合,一起來推廣。除此之外,臺北市政府也做了更多去性別化,或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的其他措施,比如增加性別友善廁所(不分性別廁所),或是廁所標誌不再使用裙子、菸斗來呈現,而是以便器種類或裡面的設備(小便斗、馬桶、尿布台、兒童安全座椅、無障礙符號)來呈現。
目前,熱線設計這款「證件稱謂貼紙」,在臺北市政府性別平等辦公室、衛生局、民政局及高雄市政府民政局的協助下,於臺北市各戶政事務所、市立聯合醫院及大型醫療院所、高雄市政府各區公所的服務台皆可索取證件稱謂貼紙,亦可自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下載電子檔。除此之外,熱線也同步募集同志友善民間團體、醫療院所及店家來擺放此貼紙,目前的可索取店家的名單,可在本會官網查詢,也歡迎有意願加入的店家及單位與熱線聯繫。
最後,「證件稱謂貼紙」僅是朝向友善環境的一個起頭,有更多情境有賴系統和環境的調整,例如有一些醫院已改採病人插健保卡報到,在這樣的情境下,可能需要醫院報到系統增加欄位的方式處理。熱線在接下來兩年,將會投注更多資源,發起「行動代號跨性別」計畫,預計培育更多關注跨性別議題與政策的LGBTQ+運動者,一起組織規劃及參與跨性別相關議題的社會教育和政策宣傳,共同改善跨性別者在日常生活、職場就業、醫療現場等經驗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