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臺大醫院企業工會、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
針對指揮中心於5/19提高護病比政策發布聲明全文如下:
當政府批准更高的死亡率:惡質護病比就地合法
為什麼要制定護病比?「護病比」就是一個護理師同時照顧幾個住院病人,許多先進國家的醫療體系都有這樣的制度,為的是確保住院期間病人的照護品質。你不會希望當你的家人在住院當中病況急轉直下、瀕臨死亡,此時照顧你家人的護理師卻因為正在替其他(太多的)病人進行治療而無法及時發現。
疫情開始前,台灣的護病比如何?過去台灣的護病比依照白班、小夜、大夜各自有不同的規定,到了晚上一個護理師可以合法地照顧15位病人,至於違法的話則可能照顧更多。而為了加強對於COVID確診病人的照顧,衛福部制定了1:5的原則,也就是一位護理師以照顧5名患者為主。隨著疫情蔓延、護理人力短缺,想當然耳許多醫院偷偷的早就違反了政府規定的守則。
多少的護病比算是合理?如果在過去COVID輕症就要住院的時代,我們都以1:5為照護人力原則,則如今每位確診住院患者都年近百歲、多重共病、長期臥床且連三餐便溺都需護理師親力親為,照顧比例更應該要下降才對。而在台灣,事情卻正好反其道而行。
因為太多醫院無法做到衛福部的要求,工會團體也提出抗議,於是衛福部從善如流,把變態的超高照護病人數就地合法,於是一名護理師照顧15個確診患者也成為一件合法的事了!
當然我們知道,此時此刻需要住院的病人仍多、護理人力因確診隔離而減損,醫院做不到符合1:5的人力,但衛福部卻是連演都不演,不談加發津貼、不談未來挹注醫事人力、不願承認目前醫療量能瀕臨崩潰,直接告訴醫院「做得好,可繼續」,告訴醫療人員「撐下去,大家會記得」。
為什麼指揮中心還說,沒有看到護理師的大量離職?因為醫療人員仍有責任感,不希望自己的中途退出讓其他夥伴承受更多痛苦,或者被醫院的違約金條款綁住無法抽身,但過了這一陣子,當民眾也忘記在疫情中的痛苦,繼續將緊急求救鈴當作飯店服務鈴、依舊斥罵護理師怎麼那麼慢沒有來侍奉餐飯,想起微薄的薪水和卑微的姿態,決心離開這還債似的醫療環境,官員是否會想起政策如何重創我們靠血汗撐起的醫療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