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柏儀(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
昨天因為媒體詢問意見,花了一個上午,把林智堅與余正煌的論文,都從頭到尾仔細看了一遍。看完感觸很多,倒不只是抄襲與否的問題,還包括論文品質、分析套路的問題。
但我們也明白表示,抄襲與否的爭議,應該按照制度交給學術倫理審議機制來判斷,我們更關心的毋寧是在職專班制度的高學費門檻及可能導致學校浮濫招生的整體問題。
我們也向媒體提供了英國part time學位模式(學費是full time的一半,修業年限是full time兩倍,最後的論文要求與畢業門檻兩者一致)作為在職專班制度改革的對照參考。雖然可能這不容易是討論焦點就是。不過,因為把兩本論文看了一遍,心中還是留下了深刻印象。
以下是個人好奇心下多做的一些個人評論:
林智堅今日發表聲明,對於論文內容行文多處和余正煌相同,大意是:林撰寫「研究計畫」先於余正煌,只是林「研究論文」完成及口試在後。所以前半段關於研究計畫已經有的研究設計、研究假設的部分,文字雷同也不會是林抄襲余(潛在意思是:取得林研究計畫的余,抄襲了林)。
對於這個說法,有關「研究設計、研究假設」兩者的高度雷同,林的說法也許是有解釋力的,假如他確實能佐證雷同的文字,他先完成了。
但是,我不解的是,仔細閱讀,兩者的論文「分析」與「結論」,也有高度雷同之處。
例如,結論的部分,行文文字就高度相似。除此之外,在分析的文字,也有多處雷同。而按照常理推斷,研究的分析和結論,總是要論文完成才會書寫,而不會是「研究計畫」。這樣的兩相高度雷同,林要如何澄清呢?而且,他也承認了,他論文完成是在余之後。
甚至,其實更讓我訝異與憂心的是,其實這兩份論文,雖然採用的原始資料來源相同(林智堅委託的精湛民調公司的六次民調結果),但兩份論文要研究的問題以及對象,都不相同。
余正煌研究的是「林智堅」,林智堅研究的其實是「蔡仁堅」。
這兩位大家憑印象都知道,其年齡、形象、從政經驗,都大不相同。試問,兩個人研究兩個不同的政治人物,寫出兩本論文來,怎麼會分析與結論行文都高度相似?
不論有沒有抄襲,或是誰抄誰,這樣的高度雷同的「分析」,到底反映了什麼樣的學術品質?
另外,因為原始資料未能公開,其實本案還有一個值得質疑的問題是,究竟精湛民調公司完成的民調報告,會不會就和余與林的兩本論文的分析多處雷同?倘若如此,兩人的論文著作權及學術倫理爭議,都會有所挑戰。
總結而言,台灣的社會科學根基本來就比較淺,要求缺乏研究經驗的碩士生就能寫出一本論文,的確是不小挑戰,但它絕對有價值。我們看過很多認真的碩博士生,在辛苦的條件下,完成了不簡單的著作(也理當獲得更多資源來支持),也讓我們能朝向一個更講理據的社會更近一點。
但願這次的爭議,能夠上升到對社會科學教育的反省。
以下分別是三個余與林論文的結論與分析雷同截圖。順序都是余先,林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