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托育政策催生聯盟
今天是七夕情人節,緊接著父親節,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祭出七項「新婚育宣言」呼籲社會大眾破除傳統性別刻板角色的束縛,實踐新婚育價值。托盟召集人劉毓秀說明,就婚育而言,不同世代、性別間存有相當大的差異,導致很多糾葛和痛苦。而2019年聯合國人口基金研究報告指出,韓國、台灣等東亞國家深陷超低生育率的根本原因是「傳統刻板性別角色遲遲無法破除,家務與育兒的性別分工極度不均,女性難以兼顧工作和家庭」。他直言自己屬於「長輩請放手」的長輩,應該放手了,讓愛人、親人間的關係更好。
托盟發言人黃喬鈴說明,新婚育宣言問卷共獲得895份民眾填答,其中「長輩請放手」、「我們要平權的婚禮」、「成家後,兩人都工作」、「一起帶小孩、一起做家事」民眾的同意比例皆達九成以上。「男方不要給聘金,女方不要帶嫁妝」、「不結婚,同居也很好」同意比例約在七成左右,可見婚姻嫁娶、同居汙名等傳統觀念需再努力翻轉。最後,「成家不必先買房」的同意比例最低,但也有61.8%,凸顯婚後女性渴望有獨立住所,而不是依傳統住進男方家,民眾分享的經驗是,先租房,再一起賺購屋基金。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常務監事謝國清分享,當年結婚就是期待爸媽放手,但仍要遵守非常多禮俗。他驚覺民眾對於「男方不要給聘金、女方不要帶嫁妝」的回覆內容,跟四十年前結婚時一樣,多淪為形式,太少難看、好不容易湊一大筆錢,丈母娘也不會收。年輕人自己準備聘金嫁妝是辛苦的,求助長輩又會被期待,形成環環相扣的負擔。他也再度呼籲對於婚禮,長輩要覺悟,請放手吧。
台灣勞工陣線研究員張烽益說明,「成家不必先買房」是宣言中同意程度最低的,買房是年輕人結婚最大的負擔,但又鋪天蓋地做為成家的期待,房地產業者不斷灌輸租不如買,是台灣長久以來房屋高度商品化、資產化的後果。他分享問卷中,很多女性表示,婚後希望有獨立的空間過夫妻生活。但台灣租屋環境差,男性又被賦予有房才有資格結婚,雙雙拉高結婚門檻,要結婚的人被迫投入房地產的金錢遊戲。對此,滿足居住權利跟需求是重要的,他呼籲,成家不必先買房,有穩定的居住環境就好,期待從這一代去除買房才能成家的重擔。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從民眾的回應觀察,現代社會對婚姻和親密關係的看法正在改變,與其遵守傳統,雙方溝通出彼此認可的關係更加珍貴,才是互相尊重的愛與平等。宣言中,高達91.1%的民眾同意「我們要平權的婚禮」。民眾說,婚禮上沒有女方拜別、潑水、踩瓦片、丟扇,更沒有新娘爸爸把手「交付」給新郎的橋段。也有民眾說,婚禮不是男方家庭出錢,而是兩人平均分擔,或手牽手去公證也很好。再者,也有近七成的民眾同意「不結婚,同居也很好」,已婚民眾以過來人身分分享,女性結了婚就有「媳婦」枷鎖,更直言社會觀念沒改,女性同居就好,不需要結婚。呼籲社會、政策給予支持,讓人人可以實踐多元的親密關係。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理事郭明旭分享,傳統性別角色的觀念仍深植社會,多數長輩持續把女性視為家中照顧、料理家務的主要角色,而男人就是專心拚事業。婚後、生育後,女性容易內化這樣的責任,獨自努力解決照顧問題;而男人要請育嬰假,第一個反對的是爸媽,也擔心被笑吃軟飯。而宣言中,高達九成以上民眾認同「成家後,兩人都工作」、「一起帶小孩、一起做家事」,他呼籲政府應該透過彈性育嬰假及公共托育服務,促成性別平等的分工。
最後,托盟召集人劉毓秀補充,同居生小孩也很好,父親只要經認領,不論父母有無婚姻關係,孩子的權益仍受保障,如請育嬰假。OECD共計42個國家,未婚生育的平均為41%,亞洲儒家國家僅有2-4%,台灣的大問題是,女人結婚就被期待做媳婦,同居以女友身分作客很好,但同居卻又受到大量污名,更該替這些年輕人控訴社會,讓他們的人生交白卷、面對孤老,社會應該給年輕人更多元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