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台灣用晶片換疫苗 保台TSMC大幅擴張 用電用水緊急的中南部更要求「騰籠換鳥」

文/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彰化縣醫療界聯盟

請蘇內閣不要軟土深掘 讓高碳毒霾齊發

壓垮受害數十年的中南部

台灣用晶片換疫苗 保台TSMC大幅擴張 用電用水緊急的中南部更要求「騰籠換鳥」 用晶片換鋼鐵石化等褐色產業立即減產零出口!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連袂中南部環團代表暨時代力量黨主席陳椒華、民眾黨不分區立委蔡壁如,連續第二週北上召開記者會,強調在1) TSMC合宜瘦身,2)承諾於地球升溫不歸路的2030,自發綠電百分百的兩項前提下,中南部人最想要用TSMC晶片換鋼鐵石化退場,要求政府「騰籠換鳥」的第一步,是褐色產業立即減產減污,以達成「用晶片換鋼鐵石化零出口」的首波倡議目標。

「半導體台積電 IN,褐色鋼鐵石化 OUT」、「台積電巨無霸 來,骯髒鋼鐵石化 滾」、「中南部騰籠換鳥,鋼鐵石化退退退」、「用晶片換台塑油品零出口」、「用晶片換中鋼零出口」……等倡議喊話,為記者會揭開序幕。台健空盟指出,新冠疫情緊急期間,台積電(TSMC)曾經成功用晶片換疫苗,助國人減緩COVID-19病毒大流行帶來的致命公衛威脅。如今政府全力支持台積電,TSMC從竹科往中南部大幅擴張,半導體產業的吃電酷斯拉,累計2021-2018期間,每年將增加達2.5座北市電力消費(386億度),當中有7成集中在空污重災區的台中、台南和高雄等霾都。為台積電2奈米製程新廠量身訂做的中科六期擴建(中科擴建二期),更將吃掉用電冠軍台中市的24%電力。來自中南部的空污難民如今連袂站出來,是為了訴求: 用電用水緊急的中南部高碳霾都,必須優先褐色產業轉型,加害中南部數十年的三高(高污染、高碳排、高耗能)產業一日不「騰籠」,台積電擴廠,免談! 台健空盟表示,中南部人受夠了大型固定污染源的褐色電力/褐色產業,長年包夾。新興的中南部護國神市群,也是政府在這幾年大力迎接台商鱷魚返鄉的褐色家園。尤其回溯2021年底,全球景氣歷經後Covid-19的報復性復甦,台灣傳產回溫,12月份外銷訂單再創歷史新高,即見經濟部在隔年元月的政令文宣上,高調標榜獲利「一年拚十年」。然而經濟部卻未提醒,出口量飆升的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和化學品等製造基地,大部分坐落中南部,涵蓋鋼鐵石化等的三高(高碳排、高污染、高耗能)褐色產業,推估帶來的環境及健康衝擊也可能正在「一年拚十年」?

台健空盟分析2021年度我國固定汙染源粒狀物排放的各縣市排名前10大,發現去年雙雙增煤8%、5.5%的中鋼和子公司中龍鋼鐵,合計排放量居全台之冠,是台電相關褐色電力總排放量的2.7倍。座落霾都高雄的中鋼,更以2,153公噸的遙遙領先排放量,成為南方首都第一霾哥,全國更無其他企業可及,粒狀物污染量曩括了城市的近一半(49.6%),今年1-3月的污染佔比甚至已過半(51.9%)。

中龍鋼鐵污染排放也躍居為台中市之首,佔比超過中市的四分之一。褐色電力的中火和褐色產業的中龍鋼鐵,粒狀物排放量加總起來1,043噸,甚且大過了全台各地台電相關排放的合計總量(1,023噸)。 而主要坐落在雲林、高雄和嘉義縣的台塑相關石化廠區(含麥電),則居亞軍,鋼鐵和石化作為褐色產業當中最骯髒的兩大寇,不言自明! 台健空盟特別指出,2021收入和稅前獲利皆創歷年新高的中鋼和中龍鋼鐵,過去三年的外銷市場比率皆超過三成(33.6%及34.18%) ,中龍鋼鐵雖從2020年度虧損25億元台幣台幣,翻身為2021年稅前淨利217億台幣,仍形同是國營企業以中南部人民的健康成本外部化,牟利賺取附加價值有限的出口黑心錢!

粒狀物排放第二髒的台塑企業,也有台塑石化的油品出口佔比居高不下: 2015-2021期間的汽油外銷平均佔比近六成(59.3%),以及柴油出口平均佔比更是高達87.8%,更甚於中鋼和中龍鋼鐵! 台塑石化作為2021獲利「一年拚十年」的褐色龍頭產業,去年汽(柴)油出口收入,更分別為510及1082億元台幣,是上個年度的2倍到1.5倍不等。污染冠亞軍的中鋼和台塑相關廠區,因而成為中南部環團面對吃電酷斯拉的TSMC大舉來襲,急切點名要求褐色家園「騰籠換鳥」的首要指標!中南部環團要求中央政透過立法等政策工具,促成中鋼、中龍鋼鐵和台塑石化油品等邁向等邁向褐色家園「騰籠換鳥」的減產零出口!

大肚山改善空汙協會監事、社區家醫科醫師,也是中火所在龍井區的居民賴怡均說,我們的氣候危機、種種災害,都是反映地球「瀕臨極限」的事實。環境的資源有限,無法無限擴張。餅就那麼大,大家要聰明取捨,如果台積電擴廠要in,那高投入、高耗能、高汙染的鋼鐵業,就要out。她分析中龍鋼鐵2017年生產571萬噸粗鋼,獲利29億,換算下來平均每公噸約賺500元,也就是每公斤才賺5毛錢。再考慮生產消耗大量的水電、所造成的汙染、損害的健康,非常的不值得。 她代表大肚山改善空汙協會,也是社區醫師、三寶媽,更是中火、中鋼所在的台中市龍井區在地居民,懇請大家靜下心來討論,同島共命,沒有人是局外人。現在不做努力,孩子們沒有未來!

台中市爭好氣聯盟執行長岳祥文發言指出:根據2022年WHO的最新報告:「每年因為空氣汙染導致至少700萬人過早死亡」,而這兩年多來,全球死於COVID-19的人數約645萬,可見空污的威脅比covid-19還大的多。

台中是空汙的重災區,每年多少人因空汙死亡?每年多少醫療支出和空汙相關?一直是政府不願面對的真相!空污等於慢性暴力,整個社會都為此付出巨大成本,一個好的都市發展策略,不應忽略這個成本。

台中人不是次等公民,拒絕高污染產業,以市民的健康,賺鈔票。中龍鋼鐵用人民的健康換鈔票,跟人蛇集團一模一樣,毫無企業良心。

身為國營企業,卻長期利用台灣低水費、低電價,大量製造污染,三至四成的產品還外銷,造成中部人民,每天生活在高污染的環境中,政府有在關心人民的死活嗎?

另外台中市民很關心台積電中科擴廠,台積電如果無法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及再生水,將產生更多的污染,等於是在台中市民的傷口上灑鹽,讓台中市民加倍痛苦。有條件能當鳳凰的台積電,不要只甘願當一隻雞。

台中人要求政府採取「騰籠換鳥」的策略,立即停止高污染、高耗能的國營企業外銷,應以滿足內需為主;也要求政府,寧願讓籠子空著,也不要隨便換隻雞進來。

鳳凰值得等待,台中人值得更有品質的生活環境。

六輕傷害聯合求償自救會會長黃源河發言:以目前就已經無法承受的六輕附近居民而言,如果國家要無限量擴充污染能源、持續加深罹患癌症風險,我們無法認同、也必須起來為生存而戰!

如果國家要發展國際性的高端科技,在全球氣候與污染危機下,是否應該自備綠能?歐盟與各出口國要求非污染企業或碳稅的力道 都在增強當中,若因為依然以高污染能源供應進行國際性企業作業線,我們也要將此落後的企業形象與政商現象公諸於世、讓全世界買方來作市場選擇評斷!

如果我們不做增加台灣家園的國民健康環境負擔,我們是否要做真正的產業轉型、而不是「心口不一」或「說一套做一套」來「打假球」?如果要,是否也要在「高污染」與「高科技」間做對得起國民、對得起年輕人、對得起後代子孫的決策!科技業很先進的日本也有做取捨政策(立法)的先例,我們是否也該做出後現代明智的國家級決策?請企業界、政界人士好好思考!要賠上島嶼國人永世健康、接受無限制的人口危機、持續犧牲賴以為生的生態環境資產嗎?

我們國土有限、資源有限、選項有限,但我們必須給國人、年輕人、小朋友 做出對無限量的希望!而不是「看不到未來」的國家政策!

以中南部的空污現況而言,任何一個不當的決策都可能是國人健康、賴以維生的生態環境與社會體系崩潰的「最後一根稻草」,在無限制犧牲環境與健康的發展下,「我們雖贏得了全世界,但是沒了生命,又有何益處呢?」國人健康、環境、人口/生命、社會健全等人類社會「構念」相互依存、一方過度傾斜一定會有骨牌效應!無限制地讓我們的年輕人、兒童慢性自殺,國將禍矣!

我們不希望中南部變成不適合人居的區域、不希望鄉親們一個一個倒下去,中部北部各地區的加重用電一定讓中南部污染災情更嚴重,要我們若要一直為外國經濟所需、為大企業利益所驅,而不斷犧牲國人的本土環境與鄉親健康,我們有絕對義務反對到底、抗爭到底!甚至鼓勵政治與社會革命!

耘林藝術人文生態關懷協會理事長 林富源發言稿: 我想請問一下偉大的拚經濟政府⋯⋯台灣到底還有多少護國神山要造?

再請教一下經濟部長⋯⋯既然那麼多的護國神要造,那綠電你們準備好嗎???再問一下水利署⋯⋯護國神山擴廠又要喝哪一條溪的水?又要開幾口深水井?清注意‼️在河床上面下挖三十公尺再裝上馬達抽起來的水不能謊稱伏流水好嗎?如果綠電永遠不夠護國神群消耗!那再請問一下核電復興的時程何時公布?如果不得不重啓核電來餵食護國神山群們⋯⋯你們是否敢向台灣人民交代非核家只是一埸夢,而且是台灣人的一埸天真的美夢!

我是雲林人,我反對台塑及六輕擴大燒煤支應台積電的擴廠。我是雲林人,我堅決反對雲林在六輕汚染二十年未改善之外還得再背負供養護國神山的罪孽⋯⋯那又是另一個千條萬條人命健康的罪業!

南部反空污大聯盟 洪輝祥: 南部人的控訴!我來自南部。就是長期支持目前執政黨的鐵板區。但是,這鐵板已經快被融化了。三項指標:南部人罹肺癌的增加率,是北部的15倍。高雄人比台北市民短壽6歲。而空氣污染最嚴重的源頭,幾乎都是國營企業(中鋼、台電、石化等高耗能產業)。換言之,南部人自己支持出來的執政黨,同時,也被一手養大的執政者出賣!

不被監督的權力 就是腐敗獨裁。沒有倫理的利益,就是邪惡貪婪。 國家資本放任國營事業毒害主人,就是反民主。該被掃進民主焚化爐!而邪惡貪婪的利益最大化,則在台灣這艘民主航母下鑿出一個老鼠洞。企業牟利,以不犧牲民主航母的永續為原則。危害民主航母者,就是全民公敵!

民眾黨不分區立委蔡壁如: 推動節能優先、產業轉型的新典範

這幾年,灰灰髒髒的傳統電力逐漸退場,新的能源設施社會疑慮大,節能、提升能源效率,才是「阻力最小、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的最佳作法。

能源效率代表「賺一塊錢使用多少能源」,台灣每單位GDP消耗能源是日本、德國的三倍,新加坡的兩倍,人均電力消費也高於韓國,代表台灣持續依賴低附加價值的高耗能產業。

國際能源署這幾年開始說,節能是「第一能源」(first fuel),減碳貢獻度居冠,高達37%,再生能源減碳貢獻也有32%。

因此,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七項,就把2030年「能源效率倍增」列為具體目標,歐盟也提出2030年節能32.5%目標,甚至國發會公布的2050淨零路徑圖,都承認高耗能產業轉型,可以有效減少電力需求,卻光說不練,只有再生能源的短、中、長期目標,沒有節能具體目標。

高科技產業要做國際生意,自力救濟提出具體節能目標,例如台達電2009年~2014年,5年節能50%;台積電也要求2021年~2025年,5年節能30%,我呼籲經濟部儘速盤點工商業整體節能潛力,提出短、中、長期具體節能路徑,儘速輔導高耗能產業升級轉型,不要變成節能減碳豬隊友。

環團前輩林聖崇書面發言稿:我的看法是中龍絕對比中火還要汙染,我認為鋼鐵廠的污染可能比燃煤電廠更大。尤其中龍鋼鐵其實是兩個廠,一個是一貫作業大鋼廠,一個是電弧爐鋼廠。一貫作業大鋼廠運作過程一定要有煉焦工場、煉鐵工場、燒結工場,還有高爐、基礎氧化爐(BoF)都會溢散出來很多有毒物質。煤炭進了煉焦爐,變成焦炭,會產生一些BTX ,就是甲苯、二甲苯這一類有機揮發物(VOCs),本身屬於高致癌性物質,沒有辦法防治,甚至在陽光照射的光化作用下,還會產生空氣中的臭氧。爐子新的時候,溢散量會少一點,但是爐子越用越久,一座煉焦爐可用到四十幾年 ,汙染物會很嚴重。

煉鐵工場則是一貫作業大鋼廠製程中的最大污染源,汙染物除了灰塵(dust)外,把鐵砂燒結成一塊一塊,會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 高爐部分有一個吸塵系統,但是吸塵效果不太好,斷斷續續操作,噴量還是很高,還是會產生灰燼,溢散體會有重金屬存在。目前中龍鋼鐵有兩套一貫作業大鋼廠,一套是2010,另一套是2012年開始使用,可以用四十五年,未來三十多年,台中地區居民健康會持續受害。 另外,中龍鋼鐵早期是電弧爐鋼廠,目前還有一座電弧爐,採用高壓電,高溫溶解廢鐵,但是因為廢鐵中有很多塑膠皮或重金屬之類雜物,操作過程會有重金屬和戴奧辛的汙染。比較起來,中鋼有四套一貫作業大鋼廠流程,用煤量是中龍鋼鐵兩倍規模,但是沒有電弧爐製程。

中龍鋼鐵的電弧爐鋼廠也有兩種,一種是用過的廢鐵,譬如車子的鐵板或是拆船的鋼板等。由於汽車廢鐵有很多鍍鋅, 所以會產生很多鋅的汙染物。中鋼目前使用的四座煉焦爐,有兩座已運轉超過或接近四十年,溢散出來都是有毒致癌物,包括甲苯和二甲苯等揮發性有機物。煉焦的煤碳逐年減量,空污才可能逐年減量,中鋼至今堅持一座煉焦爐都不能少,已經發包的新煉焦爐一旦點火,替換四十幾年的一號煉焦爐,未來還將煉焦汙染高雄四、五十年汙染高雄四五十年令人生氣。鋼鐵、石化、台積電哪可能都討好?這是關鍵時刻,台灣可以承載多少?騰籠換鳥很重要! 中科汙染搜查線徐宛鈴書面發言稿表示,七年前的中科擴廠興建的台積電15廠,從原本的28奈米,變更到10奈米,又變更為7奈米,現在的擴廠又進程到最新的2奈米,聽起來是令人振奮的世界先進製程,掌握最新科技的核心技術,但這些光鮮亮麗的外面下,我們付出的代價是癱瘓電網、吐出褐碳的超高用電量,使農田乾涸、人民無水可用的超級耗水量,更可怕的是和技術一樣先進的毒物產出,世界研究都還跟不上,遑論舉國歡騰的台灣能如何認真分析這些新型毒物對於健康的影響?如今,政府仍不假思索的送地送水送電給台積電,不管這些最先進毒物如何和台中既存的空汙交互作用,被人民吸進肺裡傷害健康與生命!我們要求政府要台積電,就要同步投入研究它的新毒物,以客觀的科學確認其帶來的健康風險,讓人民知道並且避免傷害,才是台積電進場的基本門檻。

日本前例可循:

立法煉油石化減產 助中南部騰籠換鳥 擺脫褐色電力和褐色產業的健康危害!

經濟部可草擬能源結構升級法案,國家透過立法促使煉油石化產業減產減碳,降低對化石燃油的能源依賴,日本早有前例可循!

ACT指出,日本在1970年代,舉國的8成能源得倚賴進口石油,兩次國際石油危機期間石油價格空前攀升,帶來大幅經濟震盪,於是在1980年代頒布促進發展和引進石油替代能源法,影響所及,2000年以後日本對石油倚賴降至4成。到了2009年間,進一步體認到民間私部門的煉油石化業者恐難以自力達成非化石燃料的能源轉型,必須有國家法令工具的介入,方能夠加速能源結構多元化。加諸空污減量以及節能減碳抗暖化等公民環境意識的抬頭,以及高齡化日本的油品燃料市場需求降低,於是又有能源供應結構升級法案通過。

2014年日本政府開始根據這項能源結構升級立法,一面要求石油公司降低原油加工(煉油)產量,一面規範增加電力和石化產品等製造業者非化石燃料能源使用的目標比例。結果不僅日本石化產品需求減少,這項立法更帶來煉油減量的具體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