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脫下!」福島避難災民因衣背文字遭法院驅趕(下)

圖片:福島避難災民松本德子因衣服背後的文字,遭福島地方法院驅趕。(來源:民之聲新聞)

文/宋瑞文(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特約撰述)

前言:「脫下!」「反過來穿!」福島地方法院的職員,對福島避難災民松本德子如此要求。因為她衣服背後的文字,被法院視為問題。司法工具,原本應是災民取回正義的途徑,然而,這幾年卻帶給他們莫大的壓力與陰影。

接續前文)如前所述,原本避難在外的災民有臨時的公有住宅可住,但2017年開始福島縣就停止支援,其後用行政甚至司法手段,逼迫這些災民搬出。

核災後,輻射污染的問題仍在,返鄉與否,成為一部分福島人難以回答的問題。

據2022年9月11日福島民報報導,一部分災民對於政府的返鄉意願調查感到不滿。針對解除管制的區域,該報訪問15位災民是否返鄉,有10位在是與否之外,選擇的答案是「保留」。一部分原因是:「不清楚污染除去的程度如何,因此無法判斷也無從回答。」「去除污染的工作只有做到一部分,行動受到限制,要怎麼回答返鄉調查很困難。」

不說災民自身,從消費者的選擇看,即便是縣外民眾,對於福島的環境污染狀況也有疑慮。據2020年8月河北新報報導,福島核災後,包括漁產在內,福島農漁產價格長期低於全國平均,如扁口魚至2019年度仍比全國平均低上15.9%。

或許台灣民眾也有看過,日本政府花費鉅額預算宣傳福島復興,甚至監控不同意見(參考文章:日本農夫揭發政府耗資300億元影響輿論),營造福島安居樂業的景象。另一方面,對返鄉有疑慮的避難災民,卻連年受到政府的壓迫。前述發生在松本德子身上的事情,就像災民處境的縮影。

民之聲新聞記者鈴木博喜,見到災民松本德子被法院職員如此要求(詳細過程請見上回文章)。事後追問了兩三位法院職員,要求的依據為何,職員們的回應也不盡一致。

其中一位職員解釋說,法院不可以帶旗幟之類的東西進來,而背後印有文字的衣服,「是類似的東西」。查閱相關規定,寫有「頭巾、圍兜、臂章等類似物品不得帶入」,但T恤是否能算類似物品,顯有疑義。

事實上,災民松本德子穿著同樣一件衣服去其他法院旁聽,沒有受到任何限制。其他核災訴訟的災民,還穿著在別的法院出庭作證,一樣沒有人覺得有問題。

律師柳原敏夫說:「如果有妨礙審理的理由的話可以理解,比方因為T恤的樣式如何,可能引起他人不快之類的,但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不能無限度接受法院在管理上的判斷。」其他律師也批評,福島地方法院這次的作為「是過時的做法」。

對台灣的啟發

福島核災發生後,因為核污染、觀光與核食等議題,台灣有不少媒體、團體前往福島訪問,瞭解真相。

另一方面,部分避難在外的災民也很積極地想告訴其他國家的人,關於福島核災的真相。例如災後曾一度來台避難的,前福島縣郡山市居民上前昌子,長年來透過接受媒體訪問、出席演講等方式,和台灣民眾交流情報。

其中許多情報,一般媒體報導也不容易掌握得到。因此,災民的言論與表現自由,是台灣人在政府宣傳之外,重要的情報基礎。(參考文章:台日連線非核座談 聚焦台灣政府對核食的看法)換言之,若避難災民遭到打壓,也會影響台灣對核污染區觀光或核食等切身問題的瞭解程度。

*本文主要內容出自日本公民新聞民之聲授權轉載,民之聲新聞長年在群眾募款支持下,得以獨立報導,為災民發聲,其群眾募款網址為:

https://readyfor.jp/projects/104938?utm_source=pj_share_twitter&utm_medium=social

※ 本文相關編譯與轉寫,承蒙上前万由子女士審閱。

※ 本文由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獨家授權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轉載。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