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巢運
行政院內2月16日宣布新內閣的住宅政策,包含「自用住宅房貸補貼」、「擴大辦理租金補貼」、「持續推升社會住宅」,宣稱將「減輕民眾負擔,多元支持方案」。
巢運認為,新內閣的住宅政策完全是「新瓶裝舊酒」,租金補貼與社會住宅,均為目前既有措施,僅有「自用住宅房貸補貼」是新提出的政策方案。
而內政部將居住困境全數推給疫情,透過延續並加強「大撒錢政策」,更絕口不提蔡總統「安居三策」跳票的稅制、租屋市場改革承諾,不客氣的說,這次出台的不是住宅政策,而是民進黨政府的選舉年「買票政策」。
百億房貸補貼,赤裸裸的選舉買票
房貸補貼是此次唯一新提出的住宅政策,內政部表示該政策目標是「支持並減輕中低薪購屋族貸款壓力」。事實上,各國均有透過融資、利率優惠協助購屋的政策方案,如目前內政部的「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與財政部和公股銀行的「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便是屬於此一範疇。
但這次內政部提出的「房貸補貼」方案,是全世界獨有的「政府直接發錢補貼人民繳房貸」,其方案既不合理,更難以持續。
內政部表示房貸補貼的政策目標,是因應美國與央行升息對購屋族的衝擊。但房貸補貼計畫僅為期一年,難道內政部能夠預知明年美國與央行就必然降息嗎?如果未來利息持續升高,該計畫又將何去何從?
巢運認為,房貸補貼實際上乃為期一年的選舉買票計畫,發錢給購屋族博好感,但沒也真的解決問題。而編列上百億稅金補貼已購屋的族群,卻無視青年與弱勢所面臨的居住困難,更是惡劣的資源逆分配。
租屋黑市不改,租金補貼看得到吃不到
至於「300億租金補貼」,內政部表示今年的將推出2.0版,將申請年齡放寬至18歲,且租賃契約免附房東身分證字號。前者僅是配合今年開始的「成年年齡下修至18歲」,毫無新意可言;後者則將造成制度破壞、補貼濫發等混亂。
事實上,內政部去年倉促推出的「300億租金補貼」,侈言將補貼50萬戶租屋族,並宣稱可讓政府掌握租屋市場一半以上的相關資訊。但申請期限一延再延,最後僅約發出27萬餘戶,也就是「政府發錢給租屋族」都發不完。
其核心因素在於,租屋市場長期處於黑市狀態,許多房東因逃稅等考量,不願租屋事實曝光,因此拒絕讓房客申請租金補貼。而內政部對此表示「申請租金補貼無須房東同意」,完全無視租屋市場現實的「幹話」,也對「相信政府而申請租補,卻面臨房東退租或不續約」的租屋族毫不負責。
在去年的「300億租金補貼」中,許多租屋族反應房東在租約中故意不填寫身分證字號,造成補貼要件缺失難以申請。政府對此困境的應對竟不是解決租屋黑市的沉痾,反而是無視行政院消保處對租約內容的相關規範,表示「未來申請租補無須附上房東身分證字號」。也就是說,政府為了發錢不僅破壞既有制度,未來更可能產生許多「假租約騙補貼」的爭議。
巢運並非反對租金補貼,但這必須搭配租屋黑市改善才能真正幫助到租屋族決,否則必然事倍功半。然內政部迄今仍不願面對租屋族領不到的關鍵所在,只想簡單用「撒錢」來處理,發不出去就把規範改得更寬鬆浮濫,顢頇怠惰到極點。
社宅興建應持續推展,包租代管需重行檢討
持續推升社會住宅也是政府既有政策,對此巢運向來對支持。但社宅興建有客觀時間規律,且政府興辦量能終究有限,需持續累積方能達一定數量,截至目前,社會住宅完工數(民眾住得到)僅約24,000戶。至於內政部一味將所規劃中、待開工、興建中拿來湊足紙面12萬戶數字,其實意義不大。只要政府持續積極推動,我們都願意予以肯定。
真正有問題的是包租代管政策。此政策2017年出台時提出「八萬戶做為社宅」、「發展租賃產業」、「引導空屋釋出」三大目標,實踐後卻大有問題。首先是八萬戶部分,因為不如預期,內政部將定義從執政第八年時「有八萬間房子在包租代管」,解套為「累計曾經有八萬次包租代管合約行為」,包括曾經參加現在已退出的可算進來,中間更換過房客的可加計一戶。因此,目前內政部宣稱的58,853戶的是灌水的,有意義的數字應是「現在有多少房子正在包租代管」。
至於「發展產業」與「空屋釋出」,2017年曾提出「未來五年內會釋出45萬戶空屋進入包租代管產業,可創造920億產值」,但因租屋黑市與稅制扭曲等問題遲未解決,現在「空屋釋出」已絕口不提,而所謂的產業主要業績都歸功於政府預算買單,一般租屋市場開拓極為有限。
巢運認為,包租代管政策根本需要重新檢討。由政府預算支持的做為社宅的包租代管,應以租屋市場易遭歧視弱勢為首要照顧對象,與租金補貼形成政策搭配,而非一味衝(灌水)數量。另外,要鼓勵引導業者開拓一般的民間包租代管市場,不能一直依賴政府補貼,才是租賃產業可持續發展之道。
迴避改革的住宅政策,終將面對大選考驗
2022年地方選舉後,民進黨將敗選主要原因總結為「青年選票與中間選票的流失」。因此是否能夠吸取大敗教訓並推動住宅改革,重新召喚青年世代的認同支持,是民進黨2024能否持續執政的關鍵。
但如今新內閣上任後提出的「住宅政策」,卻完全不打算面對過去七年延宕的制度改革,反而以「加碼灑錢」或不切實際的政策企圖搪塞矇騙青年。這種「新瓶裝舊酒」的政策品質,必將面對即將到來大選的民意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