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現代婦女基金會
原標題:
台灣9成性暴力被害者不敢報警 4成從未對外求助
現代婦女基金會發起倡議行動 呼籲民眾發聲相挺
2023發聲相挺 求助無畏
性暴力事件求助態度調查 發佈記者會新聞稿
為推動性暴力預防,現代婦女基金會每年4月發起倡議行動,並於國際丹寧日(4月最後一個周三,是鼓勵人們穿上牛仔褲喚起性侵相關意識的活動,今年為4月26日)前夕舉行記者會,公布日前進行的「性暴力事件求助態度網路調查」。調查結果發現高達9成被害者不敢報警、4成從未對外求助;若以衛福部每年約1萬件通報來推估,實際發生的性暴力案件數令人震驚。基金會為此發起系列活動,呼籲民眾關注社會輿論對性暴力被害者求助行為的影響,進而共同發聲相挺,打造求助無畏的安心環境。
現代婦女基金會本次進行的「性暴力事件求助態度網路調查」,調查期間為112年3月1日至3月31日,共回收876份有效問卷。本項調查共分為「假設遭受性暴力」及「實際遭受性暴力」的求助態度兩大區塊來比較,再將前者區分為「假設遭遇上司性騷擾」及「假設遭遇熟識好友性侵害」兩大題組來了解民眾的求助態度。結果顯示,民眾「假設遭遇上司性騷擾」,最可能求助的對象依序為信任的朋友、專業機構及公司申訴。但問及加害者若「在業界人脈很廣」或「以幫助被害者升遷做為交換」時,民眾則表示更可能尋求專業諮詢的幫助。調查結果也顯示,假設遭遇上司性騷擾,只有不到1成(2.9%~7.7%)受訪者會因為加害者的權勢影響越大,而越不敢向他人求助。
接著,在問及「假設遭遇熟識好友性侵害」時,民眾認為自己最可能到醫院驗傷或告訴身邊信任的朋友。但隨著加害者採取詆毀被害者形象、破壞其言論的可信度等手段時,受訪者表示會加強採取報警及諮詢專業機構的措施;進一步若遇到加害者揚言散佈私密影像時,則有6成受訪者表示會向警方報案。調查結果亦顯示,民眾對於遭遇熟識好友性侵害這樣假設性的提問,同樣只有1成以下(1.5%-12.1%)的受訪者會選擇不對外求助。
現代婦女基金會王如玄董事表示,本次調查有三分之一(33.4%,293人)的受訪者曾遭遇性暴力,其中85%曾遭受性騷擾、27.6%曾遭遇性侵害。而實際遭受性暴力的受訪者中,只有6成(60.8%)曾對外求助,換言之竟有高達4成(39.2%)的受害者表示不曾向任何人提及受暴事件,大多擔心證據不夠充足,或者因為案件帶來的羞恥感、害怕原有生活秩序被破壞,而獨自承受創傷,令人感到憂心。王如玄分析,相較前述回答假設受害情境時,只有約1成的受訪者不願對外述說受暴遭遇;然而在實際遭受性暴力事件時,卻有高達4成的受訪者選擇不向任何人提起此事,顯示性暴力事件的污名化嚴重,其中原因必須深究。
王如玄進一步指出,遭遇性暴力事件的受訪者有5成曾尋求非正式管道如:朋友(39.8%)、家人(23.6%)或伴侶(12.8%)的協助;另只有3成被害者曾尋求正式管道協助,其中最多人尋求心理諮商師的協助,其中更只有1成被害者(10.8%)曾報警。換言之,高達9成性暴力被害者不敢向警方報案,顯示多數受害案件並未走向司法程序,亦即絕大多數的犯罪者並未因此遭到法律追訴,仍出沒在你我身邊,社會必須對此有所警醒。
性暴力倖存者匿名社群「暖暖Sunshine」創辦人湯淨表示,有些倖存者可能因為事發時年紀太小,或是與對方曾有情感關係,因此在當下難以辨認自己是否遭遇性暴力;有些倖存者則是選擇遺忘、不願意再次回想,試圖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事件的影響,因此更難以對外述說,甚至出現否認受暴的狀態。在未曾向警方報案的故事中,倖存者主要是擔心「缺乏證據」,因為若未在第一時間報警或驗傷,直接證據或人證、物證的蒐集都將非常困難,再加上擔心周遭親友家人的反應,因此更加難以承受案件進入司法的後果。
現代婦女基金會總督導張妙如指出,「性暴力的恐懼和羞恥」、「周遭知情者的默不作聲」、「加害者的持續威脅」、「處理流程的二度傷害」與「社會輿論的冷嘲熱諷」,是讓被害者不願對外求助的主要原因。前述調查對外求助的受害者中,近3成認為求助結果符合自己期待,包括親友第一時間是傾聽而沒有責備,也提供避免讓被害者單獨回家或獨處等實質的安心協助;專業機構協助如何蒐證、了解程序及陪同偵訊/出庭,都是非常大的幫助。張妙如也提醒有超過5成(53.3%)受害者的求助經驗不如預期,包括親友認為受害者沒有保護好自己或是小題大作,或是並未陪伴協助處理相關流程;部分則遭遇專業人員的態度不佳、申訴/訴訟結果不如預期外,甚至被害者被調職、轉學,都讓被害者感到反被懲罰。
張妙如也分享如何幫助性侵受害者的做法。首先,當性侵受害者分享事件經歷時,請讓他們知道你相信他們的故事,自己並不孤單。其次,多了解事件帶來的創傷反應,例如焦慮、憂慮、睡眠問題等,幫助理解及處理受害者的狀態。親友可以提供相關資源和訊息,鼓勵尋求專業組織如現代婦女基金會等的協助,但不要強迫受害者採取任何他們不想做的行動(如報案)。最後,在知悉有霸凌被害者的言論時,必須發聲制止或澄清,減少大眾的迷思,創造友善的社會環境,也能幫助被害者更快踏上復原之路。
社會輿論對性暴力事件的看法,充斥著「被害者沒有自我保護」、「聽八卦、看笑話」的態度,認為被害者行為不檢、也要為事件負責、不像真的被害者等,種種不友善的社會氛圍都讓受害者不敢對外求助。對此,現代婦女基金會發起「VOICE ─ 性暴力預防倡議行動」,邀請各界響應國際丹寧日、支持展心復原計劃及誰是完美被害者性侵衣物續展,呼籲民眾發聲相挺,看見性暴力被害者的處境,一起打造讓每個人都能求助無畏的安心環境。詳情請上現代婦女基金會官網:www.38.org.tw。
【現代婦女基金會】
30多年來,現代婦女基金會始終站在社會需要的角落,陪伴長年受創的家暴受害者、傷痛說不出口的孩子,以及身心交瘁的性暴力倖存者,協助他們在生命最困難的時刻,跨越創傷、長出力量。除了成立全國第一個婦女保護中心、提供個案服務,我們更努力推動立法、倡議改革,以終止性別暴力為目標,共同創造友善且安全的社會環境。
【暖暖Sunshine】
致力於大眾性暴力知識教育與陪伴倖存者,讓每個倖存者的過去都能被世界擁抱。創辦人湯淨曾於九年前遭受熟人性侵,希望在療癒之路上有夥伴同行,遂於2022年2月創立「暖暖Sunshine」組織,成立性暴力倖存者的匿名社群,希望可以不帶批判、譴責的交流,並透過自身採訪的專長寫出倖存者多樣的面貌與心路歷程。
VOICE ─ 性暴力預防倡議系列活動:
【誰是完美受害者】性侵衣物續展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策展單位:創造現場有限公司
展覽地點: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光復校區浩然圖書資訊中心六樓
展出日期:2023/4/17(一)至5/28(日)
開放時間:周一~周五 08:30~22:00;週六、日 09:30-16:30
【國際丹寧日行動】
1992年義大利羅馬,發生駕訓教練性侵18歲少女的事件。最高法院法官認為丹寧牛仔褲過於緊繃,被害者一定有所配合,否則加害者不可能強行將褲子脫下,因此代表性行為是雙方合意。最後,法官更以此推翻先前的判決,被告最終無罪定讞。這項判決引起公憤,許多民眾紛紛穿起丹寧牛仔褲,抗議司法體系中的強暴文化。隨後國際組織便於每年4月下旬發起「丹寧日」活動,呼籲民眾穿起丹寧服飾,表示支持性侵倖存者、打擊強暴文化及終止性侵害的決心。
2023國際丹寧日是4月26日,邀請您穿上牛仔褲拍照上傳社群,標示 #終止性暴力 #發聲相挺 #求助無畏 ,發揮自身的社群影響力,為打造安心的環境共同發聲!
【展心復原計劃】
現代婦女基金會推動「展心復原計劃」,協助18歲以上性侵害被害人,司法協助、身心關懷、心理諮商、創傷療癒及個案家屬諮詢,陪伴他們走出生命幽谷,恢復生活秩序,邁向身心復原。邀請您支持「展心復原計劃」,為建構更安心的社會努力,陪伴性侵受害者,一起展開復原心旅程!
【附件:性暴力事件求助態度網路調查統計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