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以藝術進入綠島社區 綠島人權藝術季扎根在地,藝術家與居民共創

(圖:利羅伊.紐利用常見的竹子以及島上收集的塑膠製品,在新生訓導處大草原建構翻轉的船艦,希望觀眾正視塑料廢棄物影響地球環境。圖片來源:國家人權博物館)

文/國家人權博物館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5月17日將正式開展,藝術季自2021年起積極媒合藝術家以藝術進入綠島在地社區共同創作。本次綠島人權藝術季邀請臺灣音樂藝術家王榆鈞舉辦聲音工作坊、越南藝術家阮芬林(NGUYEN Phuong Linh)與菲律賓藝術家利羅伊・紐(Leeroy NEW)駐地創作,以藝術扎根綠島,透過在地參與開啟人權議題的多元對話。

創作領域橫跨劇場、舞蹈、電影與當代藝術的音樂藝術家王榆鈞,與臺東縣立綠島國中師生合作舉辦「綠島居民聲音工作坊」,邀請師生攜帶一張在綠島所拍攝的照片,透過聆聽練習,描繪心中的綠島印象或秘境風景,依循工作坊的引導,師生們從聽覺的體驗連結至情感的記憶;緊接著,王榆鈞帶領學員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的綠洲山莊八卦樓押房,教唱政治受難者於獄中傳唱的〈安息歌〉以及為藝術季所創作的新曲。30位學員擠在不到7坪的狹小空間,藉由身體的體驗,感受政治受難者的生活。工作坊的合唱錄音成果,也將收錄於王榆鈞的新作〈行方不明〉,並於綠島人權藝術季期間在綠洲山莊會客室展出,藉由在地師生參與藝術創作,深刻連結綠島的過去與未來。

綠島人權藝術季邀請5位國際藝術家參與,其中越南藝術家阮芬林(NGUYEN Phuong Linh)與菲律賓藝術家利羅伊・紐(Leeroy NEW)駐地於綠島,體驗在地生活並發展全新創作。阮芬林參訪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居民買菜的地方、觀察島上動物、感受大海的力量,深刻思考人與自然環境、生與死之間的課題。登島期間,阮芬林的影像作品〈紀念碑、遊樂場和島嶼〉充滿超現實及魔幻風格,串連深入地下的人權紀念碑、學校中的運動場、綠島的自然地景三個場景,引發在綠島上,人與人之間不同階段的生命狀態,親密關係與情感的思索。

來自菲律賓,有著超過二分之一漢人血統的利羅伊.紐,對於南島語族的島嶼有著濃厚興趣。其檢視綠島的移民、宗教、漁業背景,以及政治受難者被關在美軍登陸艦LST底艙中被送往綠島的歷史,以菲律賓和臺灣在相似現代化進程中,前殖民與殖民歷史的共同經驗出發,發展全新創作〈描籠涯與描籠涯船〉(船/村莊)。利羅伊.紐與臺東縣綠島鄉公館國小的童子軍社團共同創作,利用竹子為主要材料,加上綠島當地的海廢浮球,創造出7艘從今日回看過去、既是船又是乘載生活與生命的居所。學生將隨手可得的回收寶特瓶化為想像中的海底生物攀爬其上,彰顯公館國小的海洋教育特色,也透過造型與材料,引發綠島如何將環境、文化及歷史連結的省思。

「藝術進入社區」作為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的前導活動,以藝術創作邀請在地社區參與。藝術季22組藝術家正緊鑼密鼓進入最後製作階段,並陸續登島佈展,更多相關藝術家動態以及藝術季資訊,請鎖定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官網及臉書。

【「傾聽裂隙的迴聲」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

時間:112年5月17日至9月17日
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台東縣綠島鄉公館村將軍岩20號)

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官網:https://gihraf.nhrm.gov.tw/

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GIHRAF

參展藝術家完整名單:

Candy Bird、王榆鈞、阮芬林(NGUYEN Phuong Linh,越南)、利羅伊.紐(Leeroy NEW, 菲律賓)、吳克威+蔡郁柔、吳瑪悧、咖容琳娜・布瑞秋拉(Karolina BREGUŁA,波蘭)、張卉欣、張恩滿、張紋瑄、郭俞平、陳孟和+後來的人們+劉紀彤、陳曉朋、測不準工作室、勞麗麗(香港)、鄭庾陞(Yooseung JUNG,韓國)、蔡宛潔、蔡崇隆+阮金紅(NGUYEN Kim-Hong,越南)+史旻玠、澎科萌+蔡宛璇、歐陽文、鄧兆旻、羅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