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鵑如
高中老師們面對學生出現一連串的歧視言論是如何看待?「燦爛時光會客室」特輯特別邀請三位高中老師對談,分別是《教室外的公民課》寫手之一的大直高中歷史老師杜可瑜、大園國際高中公民與社會科老師蔡銘宇以及建國中學國文科老師許明智,許明智同時也是臉書專頁「忽聞布農踏歌聲」的創立者,致力於推廣原民文化。
今年4月台中一中有學生以歧視原住民諧音梗「烯環鈉」作為園遊會攤位名稱,台大也有學生在「言論自由月」活動中,懸掛寫著「火冒4.05丈」的布條,用以嘲諷原住民學生的升學「加分」制度,引發熱議。5月又發生台大經濟系學會選舉出現有候選人列出各項歧視性政見。主持人管中祥提問,108課綱改為倡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然而這些適用108課綱的學生們,近日發生一連串歧視言論事件,到底高中的教育現場實際狀況如何,老師們又怎麼看待這樣的狀況?
大直高中歷史老師杜可瑜表示,高中生出現類似歧視言論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並不感到意外,近年他認為學生言論有越來越誇大、超過甚至是傷害別人的狀況發生,近期發生的案例正反映出目前的教育現場。他認為現在年輕人可能從小接觸網路,習慣觀看網紅在Youtube、抖音所製作的影片有關,網紅們為了流量選擇用吸睛、誇張的方式公開在網路上談論自己的觀點,製造娛樂效果,深刻影響著學生們,讓他們覺得如果在公開場合進行如此的展演也無妨。
大園國際高中公民與社會科老師蔡銘宇則是很訝異,他說自己在高一多元選修課上討論中一中「烯環鈉」及台大歧視言論「火冒4.05丈」事件時,發現學生不但沒有接收到相關新聞、很少碰觸新聞時事,甚至有人很認真的問他「老師你講化學元素做什麼?」、「4.05丈是什麼意思?」
建國中學國文科老師許明智觀察到一個現象,他說年輕學子轉換網路社交平台到Instagram(簡稱IG)是助長歧視言論的關鍵。他提到現在學生幾乎不用Facebook(簡稱臉書),原本臉書上可以看到各種討論串、長文或深度報導等,在接受到歧視言論之餘還是可以看到不同意見,刺激出不同面向的思考,反觀IG社交平台是以圖像、短影片進行快速傳播,在IG上可以看到充滿了以諧音梗、短標語的梗圖,學生又以IG作為主要資訊來源,這也使學生閱讀長篇文章的能力下降。
許明智說自己有追蹤班上多數學生的IG帳號,但是他看不到學生特別會關注社會議題,尤其在一連串學生歧視言論事件爆發後,對於歧視言論的討論集中在臉書平台,他把自己發佈在「忽聞布農踏歌聲」臉書的長篇文章貼在IG,期望讓學生對於中一中事件看見不同觀點,學生都「無感」,懶得點進去看。
許明智提到,發生中一中事件時他在課堂上準備跟學生討論,有學生突然爆料說,班上某位學生的手機遊戲名稱就取「烯環鈉」。該學生解釋說是因為玩遊戲發現有玩家的名稱是跟支持原住民相關,所以自己才取了這個名字想打擊對方,大家都覺得這是個好笑的梗而已。
許明智藉此向學生進行機會教育,也帶給學生不同的觀點。後續這名原本手遊名稱取為「烯環鈉」的學生,在IG與一名不滿社會檢討聲浪的中一中學生進行討論,期望他也能發現整個社會歧視結構的問題,許明智看到學生經過課堂上的討論後得到的新想法,並進一步付出行動與對方討論覺得很感動。
另外還有兩位高三學生主動在IG私訊中一中學生進行討論,兩人都在討論後在IG發布長文、表達自己的觀點,他相信這三位學生在IG的分享也會擴散到其他社群,並且喚起學生注意,將IG轉變成促進學生溝通的一個重要平台。
高中生如何看待「加分政策」?
台大學生嘲諷「加分政策」,高中生又是如何看待?蔡銘宇說自己碰到的多數學生對於加分政策無感或是沒看法,杜可瑜反而看到學生氣得不得了。杜可瑜說自己去年教高一台灣史的時候,學生討論到加分政策議題時感到義憤填膺,由於台北市的國中升高中競爭很激烈,很多人覺得是因為原住民加分政策佔掉升學名額,但是問到學生是否知道加分政策如何運作,他們卻不是很清楚,「被剝奪感」讓學生憤怒聲音較為明顯。
管中祥問到,108課綱期望學生認識多元族群,但是學生仍分不清楚加分制度的概念跟背後意涵,歧視原住民族群言論層出不窮,是課綱還是考試甄試制度出了問題?
蔡銘宇說「升學優待政策」雖然在公民課課綱裡沒有被明文寫出來,但是高一時公民課討論到關於原民權利即包含在內,另外像原民土地自治權等議題,不同版本的教科書有不同篇幅的安排,怎麼談原民議題關乎到老師如何帶領課程。
杜可瑜則說,108課綱的歷史課看起來非常重視族群關係,在高一歷史就專門談台灣原住民族、高三也會談到全世界的原住民族運動等,但他個人覺得介紹原住民族的文字量雖然變多,但就像是「經過學術研究後所呈現出來的維基百科」,較少以原民觀點看待台灣歷史演變。
無感的素養教育?公民議題成教條?
「歷史課本沒有故事的時候,對學生來說是無感的。」杜可瑜認為,過去到現在的歷史課本雖然都有關於原住民族相關事實的闡述,但是最大的問題是教科書沒有談到人,沒有人就沒有溫度。也變得需要仰賴老師在教學上處理議題時願不願意加入其他素材與材料。不只是原民議題,108課綱制定的很理想,談人權、婦女等議題卻更關注在闡述事實,其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學生無感。
對於杜可瑜提到「歷史課陳述缺少人的溫度」這件事,許明智分享自己在國文課的「跨科教學」,可對應的課次文章中有一篇是黃春明描述魯凱族人的故事〈戰士,乾杯!〉,有學生向他反應自己原本對原民歷史無感,但是讀黃春明的小說被震撼到,「原來原住民族世世代代都為了別人而戰,而沒有為自己而戰」。
許明智認為雖然國文課選入原住民文學有幫助補足歷史課中「人的溫度」,但是現在的課程設計或老師各自上課的進度不一,很難撐起老師之間的跨科教學。杜可瑜則回應剛好今年有一班國文老師,因為教到原民文學而帶學生參觀「順益原住民博物館」,自己也跟著去校外教學,雖是有跨科整合的機會,但實務上有困難。
再者,杜可瑜跟蔡銘宇都認為社會科(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很需要深度討論,但教學時數實在太少了,一個禮拜都各只有兩節課,以目前課綱塞進的議題跟所搭配的時數,再加上原本要處理的知識點,學生們要在短時間內吸收、壓縮很多知識,卻還期待學生們擁有思辨能力?
「現在的課程看起來有很多『議題融入』,都變『融化』。」蔡銘宇說,原本課綱設計的是配合自主學習及彈性學習時間讓學生去探索,可以融入更多議題。然而當「原民獵槍釋憲案」議題變成考題,學生閱讀後要一個標準答案,將主要了解到大法官釋憲文、法律程序或權力不對等問題,反而較少了解到「獵槍文化」本身存在的意義。他無奈表示,老師們都深知社會議題寫在課本裡,大家都唸得到,但是它只會變成考試素材、選項,學生只會去記憶考試內容,讓人覺得可惜。
如何讓學生同理:看到人身上的故事與困境
高中老師們怎麼教議題呢?蔡銘宇任教學校所在的桃園,其新住民及國際移工人數比例高,便以此議題為例,請學生先揭露對該群族的正反刻板印象是什麼,再去做歸納、整理。自己也會找相關資料、影片、及民團倡議的內容做為討論及澄清,讓學生了解新住民及國際移工來到台灣的歷史、政策背景,以及現在他們面臨的困境是什麼。
實務操作上可將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分別有人扮演移工、廠商、政府、僱主等角色,可讓學生聚焦在各自的立場,請他們提出各自可能遇到的困境和問題,再去做綜合性討論,藉此課程拉出學生對議題的了解跟基本關心。
杜可瑜教歷史的時候則習慣讓學生去認知到現今的時事可與歷史做連結。例如課本上的「原住民正名運動」其實至今還在發展,改族名一事在現在的行政程序上還是會遇到很多不便。他還記得2015年開學時,剛好看到一則新聞標題「世界首創文物婚禮!台大博物館循古禮「迎娶」排灣族國寶祖靈柱」,於是他便找到「漢人VS原民台」的電視新聞報導畫面作為對照,直接給學生當教材,比較兩者呈現出來的報導有什麼不一樣。
管中祥補充,拿實際的案例對應著歷史課本,讓學生看到了人的處境與困難,也許就產生了溫度,那就不會只是學習純粹的知識,而是它就可能發生在生活中身旁的人身上。
許明智說大部分高中國文課本的五冊中,一定會選一篇原住民文學,但像是夏曼•藍波安的〈飛魚季〉,可能會因蘭嶼經驗距離學生比較遙遠,學生只當成一篇課文來看。許明智第一次嘗試將原住民議題融入國文課是跟「成長記憶」有關,他觀察到班上同學有些可能是外省或原民後代,或許不敢說出自己的族群身份,於是選了排灣族作家利格拉樂.阿女烏的文章,這位作家寫了關於自己外省爸爸跟排灣媽媽的文章,期望學生可以藉此認識不同文化下的成長經驗。
推動全民原教 讓老師的社會教材更豐富
然而,即便許明智自己能夠就中一中事件提供學生討論與不同的看法,但他也知道每個老師的個人經驗跟專長不同,不一定都能就議題對學生做出好的引導,因此許明智想要推動「全民原教」的重要契機在此,讓老師們想要在課堂上融入原民議題時,可以在相關資源平台找到素材。
許明智坦言,像是現在國文課在上的主題「文學與女性」,其實也能跟近期爆發多起性騷事件作結合討論,明知是重要議題但自認自己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不敢隨意在男校裡談性騷事件,如同其他老師若要在國文課談原住民議題,可能跟現在的自己一樣無力。不過他補充過三篇性別議題相關文章,分別是作家劉芷妤、吳曉樂及李屏瑤的文章,藉這些文選去點出性別多元的面向。
全民原教如何推動?許明智提及,例如國文課需要有更貼近學生的原住民文學,自己近期有編輯一部原住民文學讀本,裡面包含的議題有原住民姓名學、族語認證、原住民與同志、都市原住民、青年返鄉等,這個讀本就能讓更多老師找到資料來使用。若有相關平台或資料庫能夠蒐集短文、5分鐘影片或是公庫的podcast節目,就能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思考討論這些教案跟知識點。
讓學生親身接觸、體驗教學的空間夠嗎?
管中祥則認為「不是讀書可以讀出同理心的」,應該要有讓學生親自接觸跟體驗教學空間,但是有辦法轉換到高中教育現場嗎?
杜可瑜很認同體驗能夠帶給學生非常直接的感受,他原本以為108課綱在安排體驗上更加靈活,實際上在教學現場綑綁更多,譬如說校定必修、自主學習及多元選修,透過調動課程,使得離校體驗更加困難。
杜可瑜記得以前曾在一堂課帶學生去文萌樓參訪,並邀請一位公娼阿姨與學生對談,直接說出為何自己選擇進入這個行業,對學生來說是完全無法想像的。最後離開時有位女同學給阿姨一個擁抱,甚至產生連鎖反應,所有學生紛紛過去擁抱這位講者,讓他當下非常感動。另外他也曾帶學生去人權博物館請政治受難者陳欽生現身說法,曾去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第一墓區六張犁公墓了解當時的歷史,他都覺得很有力量,但是這些都是在108課綱施行前所做的校外教學。
蔡銘宇也提到,學生在課本上學到的二二八白色恐怖、轉型正義等詞沒有太大感覺,要透過實際刺激才有有感。他曾帶學生參訪景美人權園區,看到當年政治犯所待的監獄、被束縛的腳鐐,都讓學生感受到直接的衝擊。蔡說實務上要帶學生體驗的話,除了看學校是否較為開放,校方也不太有資源、經費支援,增加安排體驗課程的難度。
老師當點燈人 開啟學生的多元觀點
管中祥問到,雖然高中老師們發展、實踐了討論議題的方法,但是包山包海的議題通通塞進公民課裡,在實務上對老師來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現在的教育體制要如何提供改進的可能性?
杜可瑜認為我們總是期待高中生能夠進行議題討論,但是大部分人對於事實跟知識都還不清楚,在這樣狀況下,讓學生的討論容易流於片面,再者,社會議題包山包海的塞進社會課程中,更容易讓這些議題討論在課程教學裡流於「教條」,這也是他對108課綱整體施作最擔心的事情。
杜可瑜也澄清並不是老師們參與了幾場研習或讀過幾篇文章就可以在教學現場應用,老師們應該先放下「知識權威」的心態,不可能萬事通,老師應該作為「點燈人」,讓學生知道一個議題有很多不一樣的切入點。
杜可瑜認為高中階段很重要的是多元觀點的出現,如果每個學科都有辦法往這個方向前進,也許對學生來說開啟了很多問號,但是問號就是學習的起點。學生在不同的議題當中,知道了多元觀點的存在,會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對議題討論不是只有單一面向、對或錯、黑或白。
蔡銘宇則說,困難的是如何讓學生願意去懷疑課本知識及生活中發展的事情,要先懷疑才會去思考不同方向、不同觀點,懷疑之外要有思辨的能力,如何找資料、分辨資料正確性及盡量找到事情原貌之後再進行判斷,不管哪個學科應該都要往這個方向前進。他認為至少可以向學生提出,課本中的知識及觀點是會改變的,課本教的跟現實生活不同時,你如何解決問題,這是現在迫切需要的讓學生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