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敬告總統候選人核能政策不該抄來抄去變來變去

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近日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提出要「延役核二、核三廠」,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也主張「核二、核三應該先不要停」,兩人都從過去不支持核電延役的立場一改再改,同時變成髮夾彎。而觀察目前兩人提出的能源政策不只漏洞百出,看似是新政策,但通通都是舊論述,讓人有回到過去的時光錯置感,與2019年韓國瑜選總統時的訴求幾乎沒有任何差別,兩人搶當擁核政策的下一個代言人。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也來湊熱鬧,昨日在臉書也發表「能源政策」,也是換湯不換藥,一樣是延役核電跟小型核電廠。郭台銘這一個月來就像卡在時間迴圈,完全沒有進步、沒做功課,在能源政策誤導資訊,郭台銘想在3年內重啟老舊的核電廠,忽略事實上核電延役至少要數年的檢查、評估,小型核電廠核廢料更多的事實。郭台銘此舉就是想放水核安,企圖讓台灣成為核工業的試驗場。

從2014年柯文哲競選台北市長開始,關於核能的態度,他早已多次表態:「我並非反對核能,而是反對台灣發展核能,因為台灣特殊地理結構,不僅在疏散上有困難,也沒有能力處理受污染傷患,此外,我支持核一、二退役,核四不續建,但民眾就得有心理準備,電價要上漲。」(註一)

在2019年4月26日,柯文哲表示:「能源政策要講清楚,全世界在大都會30公里內有設核電廠只有66個,台灣就佔了2個,其中包含一個還沒蓋的核四,但核定疏散半徑到目前為止只有8公里,從來不敢訂30公里疏散半徑,為什麼?因為30公里疏散半徑要疏散200萬人,當年在台大醫院外科重症醫學台灣最高權威,寫不出200萬人疏散計畫。」柯文哲還說,台灣跟日本福島不一樣,福島30公里疏散半徑的範圍才15萬人,「我們30公里疏散200萬、300萬、400萬人,開玩笑這個要怎麼處理」,所以核能在台灣的問題不再是核能而已,「你蓋在都市旁邊才是問題」。(註二)

柯文哲當年說的話,自己還記得嗎?如今還願意負責嗎?是否能夠以曾任台北市市長的身份提出務實的核災疏散計畫?擔任起總統候選人的政策責任?

柯文哲如今喊的「要台積電,恐怕就要核電」的說法更是完全不理解產業趨勢。台積電早就加入「RE100」倡議(全球再生能源倡議),承諾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而RE100並不包含「核能」。所以要台積電,才不是要核電,而是要大力發展再生能源。未來預計會有越來越多的台灣企業加入RE100的倡議,若台灣還回頭擁抱核能,恐在國際供應鏈上被淘汰。請問侯及柯兩位候選人該怎麼面對?我們要問,侯友宜與柯文哲是為了反對民進黨現有的能源政策而反對,還是自己真正有一套完整、成熟、符合國際淨零趨勢的能源政策?

侯友宜一直以來多次表態,「沒有核安就沒有核電」,同樣在2016年8月4日曾公開表示:「呼籲北北基桃4縣市應該態度一致,集中力量,包括要求台電應提出終極處置場、嚴格把關核安,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讓核一、二廠準時除役,不要等事故發生後才做緊急避難,要先事先防範。 」(註三)要請問難道現在就有核安了嗎?國民黨有關注核廢料最終處置場要在哪裡的問題嗎?侯是否有以新北市市長的身份提出可行的核災緊急避難計畫?擔任起總統候選人的政策責任?

我們必須重申,無論反核擁核,都要面對使用核電的代價─核廢料,以及老舊核電廠的高風險威脅。侯、柯、郭三位身為政治人物要主張支持重啟核電,就表示將在台灣繼續製造更多核廢料,加劇核廢料處理的困境。尤其侯、柯兩位候選人都曾任地方首長,要擁抱核電就應該要直球對決,回答核廢料要放哪裡?有問過新北市或台北市的市民願意接受核災威脅與核廢料嗎?

侯友宜及柯文哲兩位總統候選人在能源政策上完全抄襲前一個被死當的韓國瑜同學,兩位的能源政策再這樣下去,可能也會是不及格。要成為總統候選人要有「在地觀」與「國際觀」。「正視在地」台灣核廢料無處可去,老舊核電廠無法延役的事實,「認知國際」上淘汰核能,發展再生能源才是主流的事實。才不會在這場總統大選中再一次被選民死當。解鈴還須繫鈴人,能源政策要深思,而不是抄襲。

註一:2016年8月4日,柯文哲在「北北桃基防災生活圈首長座談會」談話,新聞連結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6-08-04/75909

註二:2019年4月26日新聞連結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771148

註三:2016年8月4日新聞連結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6-08-04/75916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