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育庭
位於嘉義縣的阿里山國中小除了原住民鄒族學生,也有不少漢人同學,在這所推動原住民文化實驗教育的小學裡,不僅鄒族的孩子可以學習自身的文化,漢人的學童也得到多元文化的浸潤。
成為實驗教育的關鍵
2014年通過了實驗教育三法,使得學校有法源能開設原民文化課程,這也讓阿里山國中小在108年正式成為實施原民教育的實驗學校。
教育部雖然推動雙語教育讓學生具有國際競爭力,但母語教育亦是不可忽略的文化學習。阿里山國民中小學研究發展處的張涵昀主任表示,為了讓學生能對鄒族文化有更深的認識,阿里山國中小前校長官志隆認為不該讓鄒族文化斷層,學校能成為部落文化傳承的中心,讓鄒族文化保存與延續。
「實驗教育」採行文化教育及學科教育並行的雙軌制度,在國中35堂課中,其中的8堂課為鄒族文化。「實驗教育」的教學方式強調「回應式教育」,讓文化課程融入生活經驗中,舉例來說,當學校教釀小米酒時,不像一般科學教育直接教學生物質的比例分配,而是直接讓學生動手做,嘗試各種配方,最後調配出最恰當的口感時,再將比例記下,這樣不但能將教育融入生活中,也豐富了教學的方式,更可以讓學生學習到部落文化,將這些文化知識以輕鬆的方式記下。
實驗教育遇到的困難
雖然「文化回應」的方式讓學生更能了解部落及學科知識,這樣的設計卻讓不少家長擔心是否會影響孩子的課業表現?對「實驗」二字也有些質疑,擔心學生被當作白老鼠實驗,對學生的未來感到擔憂。不過,事實上學科課程並沒有減少,文化課程沒有排擠學科,反而有相輔相成,學生更能透過實作解決問題,直接從困境中找出方法,習得活用知識的能力。她說,實驗教育透過故事、有趣的方式教育,讓孩子能真正做中學。
張涵昀舉例,有位鄒族教師讓自己的孩子留在山上,讀完阿里山國中小後再進入嘉中。學生一開始的課業稍有落後,但因為有受過實驗教育的訓練,反而會更願意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相較於一般學校的課程,雖強調訓練孩子獨立思考、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許多問題情境卻是事先都設計好,學生只能在框架下學習,較難有新的發現與突破。
不過,實驗教育在實際執行時也會到難題,例如鄒族文化多為口傳,部落對於字義的詮譯有不同意見,究竟哪一套說法才是對的?有時會有爭論。而畢業回鄉的部落青年並不多,有教學意願與能力的人又更少,也會讓實驗教育面臨師資不足的窘境。即使有時會有代理教師,但張主任說,不少老師是抱著「打工度假,體驗文化」的心態,在文化教育投入與支援也很限。
實驗教育可以更完善
現行的實驗教育仍有許多地方需要調整,張涵盷從自身的經驗建議,可以參考泰雅族、排灣族等人口較多的民族,讓鄒族的教材可以有條理,有系統性的編排,讓學生有邏輯的學習。另外,在師資培育上也要加強腳步,盡快到位,若只有少數人投入,效果很有限。不過,張涵盷也表示,在教學中也有不少成就感,實行鄒族文化教育雖然辛苦,卻是快樂的。她希望聽眾聽完這集後,能夠成為天使,一同來參與阿里山國中小的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