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育庭
金門在中華民國的最西邊,但和台灣的歷史發展卻有許多不同,也造就了兩地生活型態及文化思維上的差異。本集節目將透過洪淳修導演的紀錄片《金門留念》一起來認識金門。
洪淳修去年完成紀錄片《金門留念》,這是他第二部有關金門的影片,前一部是談金門環境保育與城市發展的《刪海經》。洪導演雖不是金門人,也未曾在金門當兵,從小生長在台北,卻對城市的邊陲地區有濃厚的興趣。金門是國境之西、國境邊陲,又直接面對中國,讓洪導更想關心這個邊陲島嶼。
「因為拍攝了,才慢慢去認識這個新地方」,對洪淳修來說,拍片是一種緣份,透過影片將自己和當地連結起來。一開始是因為對台北邊陲有興趣,拍了《河口人》,因為這部片認識了金門人,這個機緣讓他完成了《刪海經》。洪淳修在金門拍片時,也慢慢了解這座島嶼,偶然間看到了金門的相館,開啟他拍《金門留念》的念頭。
從金門「留念」看金門
洪淳修說,片名叫作《金門留念》是因為「老派」的人習慣在相片背後記下「某某地留戀」,而到金門當兵的阿兵哥往往會在相片後面寫下「金門留念」。《金門留念》的英文片名是「Remember Me」,代表阿兵哥在金門留下最青春燦爛的樣貌,從相館照片可以了解阿兵哥個人故事,而從現今往回看,不僅能看到影中人容顏的轉變,還會看到社會的變遷。
《金門留念》以「戰火」、「留守」和「上岸」三段主題串起三位「金門人」的故事。「戰火」的主角是從小在金門長大的攝影師,年幼時遇到八二三炮戰,生活不穩定的他只好投靠親戚學攝影,拍攝了許多阿兵哥照片,當時,到金門當兵的軍人大多會拍全身照寄給親友報平安,證明整個人完好健在;第二段故事「留守」,談的是一位在金門當兵的苗栗人,原本回台放假,卻因蔣經國的去世被緊急召回,但因晚歸被關禁閉,退伍後結婚,選擇留在金門;最後的「上岸」則是講嫁到金門的中國籍配偶如何面臨文化衝擊與政治認同。三個故事串起金門六十年的歷史,從三位不同原因定居此地的「金門人」觀看其生命經驗與金門命運的關連。
兩座島嶼,兩種思維
金門是台灣唯一有和中國打過「肉搏戰」的地區,金門人知道共產黨的「壞」,也了解共產黨的「快」。所謂的「壞」不單是外界認為的「霸權」,洪淳修舉例,金門人和共軍對戰時,跑進防空洞躲避空襲,共軍也清楚這樣的狀況,於是發明新的射擊方式,將砲彈打入防空洞中,讓金門人嚇得措手不及;而共產黨的「快」,則是指中國的快速發展,金門人看著對岸的廈門在短短幾年從漆黑一片到現在的五光十色,大樓建得一棟比一棟高,相比自身發展的限制,這也使金門和台灣人對於中國有著不同的看法。
洪淳修曾疑惑:金門怎麼那麼「藍」?拍片的過程讓他從歷史中找到解答。對台灣而言,在金門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砲戰後,兩岸已經停火,不再有戰事,而台灣也在1980年中期解嚴,逐步民主化;但對金門人來說,卻處在軍管,仍有軍隊駐守,隨時都在備戰狀態,直到1992年,國防部宣佈金門縣解除戒嚴,正式結束長達43年的戒嚴,解除實施三十六年的戰地政務,現在雖解除軍管,但隨時面臨戰爭邊緣,因此有些金門人認為這場戰役並沒有結束。政府提出金門撤軍,也引起不少金門人的疑惑,撤軍後的金門由誰來保護?要如何發展經濟?洪淳修表示,對許多金門人來說,民進黨的考量只有台灣本島,沒有把金馬當自己人,當金門人沒有槍可以面對敵人時,就會用選票捍衛自己,用投票選擇和敵人相處較為和平的黨。
拉長時間來看,金門的發展歷史比台灣早1200年,唐、宋時期便開始設置行政機構,明清時代金門人就到東南亞發展,展開國際貿易,這裡也曾是鄭成功前進台灣的第一站。這座島嶼有獨特的人文、政治與經濟發展,多元豐富的生命經驗,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海洋文化。相反的,金門不像台灣曾被日本殖民過,課本裡的日治時代或二二八事件,對金門人來說沒有太大的感覺。不同的歷史發展與「中國經驗」,造就了台灣與金門人不同的文化思維,以及面對中國的相異態度。
金門的下一步?
現在的金門從過去的戰地慢慢轉型觀光,有些人擔心金門會過度商品化,反而失去原有特色。洪淳修說,當地有句話「廈門富,金門貴」,所謂的「貴」指的就是金門因為歷史發展,有其獨特的文化底蘊,如何讓這些特色成為金門的觀光亮點,是行銷金門的重點。
金門人如何看待台灣人拍的紀錄片?洪淳修拍完《刪海經》及《金門留念》後有著不同反思與體會。他說,《刪海經》以台灣人的觀點敘事,強調建設的同時要關注環保,不過,就有金門人批評,金門才剛解除軍管,還沒經歷過「經濟奇蹟」,直接談環保是把台灣的價值觀套在金門,忽略金門當時的需要。在經歷了多年的蹲點與認識,洪淳修說,《金門留念》反而能從金門人的觀點說故事,反思了金門夾在兩岸之間的矛盾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