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荒野保護協會淨海行動,呼籲「海洋保育法」應盡速通過!

圖:2023年荒野保護協會淨海與淨灘成果大合照

文/荒野保護協會

海洋危機:從匱乏到汙染

海洋,這片生命的搖籃,如今正面臨從陸地廢棄物所引發的汙染、過度捕撈、全球暖化引發的生態劣化等危機。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警告,每年有1,400萬噸塑膠進入海洋,占80%的海洋廢棄物。此外,聯合國環境署(UNEP)也發現每年約64萬噸漁具因錯誤使用而被遺棄,此舉不僅增加漁業成本,更對海洋生物造成威脅。

荒野保護協會攜手保時捷,推進潛水淨海新風潮

近年,海保署積極推廣「淨海愛海」觀念,呼籲社會正視台灣從岸上到海下的海洋垃圾問題。然而,僅憑撿拾廢棄物並非根本解決方法,若整體法令和觀念仍固守於「你丟我撿」的框架,淨灘行動每年都恐將成為表面功夫。

自2008年起,荒野保護協會持續舉辦活動,讓民眾能實地感受海岸垃圾的情況,進而關注並期待從源頭減少廢棄物。而隨著國內潛水運動的盛行及環保意識的提升,「潛水淨海」漸成新趨勢。但由於海下的清理工作比岸上風險更高,參與者的安全成了首要考量。荒野保護協會近期再次發起水下淨海行動,在台灣保時捷的協助下,邀得有20年淨海經驗的陳玄州擔任主教練,教練與志工形成「潛伴」協同清理海中垃圾,同時岸上團隊也致力於海岸垃圾的清運。此外,未來活動中將有解說員引領遊客,提供海洋環境教育。

海廢主要源自民生與漁業廢棄物

儘管今年面對多次颱風侵襲,仍成功舉辦了三場淨海行動,共動員115名人員、移除1,148公斤的海洋廢棄物,檢視今年「淨灘淨海」的廢棄物種類,發現仍多是「民生及漁具用品」;民生用品主要為一次性拋棄式物品,如塑膠袋、免洗餐具和外帶飲料杯;而漁具多為廢棄水管、箱網、漁網、鉛粒等。
台灣珍視其海洋資源,民間熱衷於淨海行動,顯示了對海洋的關愛及對國家政策的支持。然而,真正解決海洋垃圾問題需要政府參與。政府應加強執行力度,如推動「源頭減量」觀念、落實減塑政策、促進《海洋保育法》的立法,並設立海洋保護區。同時,需監管汙水排放,保護海洋生態和資源。為了改善漁業管理制度和保護海洋生態,政府更應在各個層面強化其執行策略,確保海洋資源得以永續利用,讓台灣周邊的海域能恢復原本的生態狀況。

小故事:阿勇‧一位比你我更愛這片海的法國廚師

「阿勇」是個很在地化的稱呼,卻是不折不扣的法國人兼台灣女婿,更是本計畫的發起人物,今年也實際參與淨海演練。由於喜愛海洋活動,空閒時間常與朋友邀約親海,進而自發性地移除海廢,略盡微薄心力疼惜台灣海洋。故因緣際會下媒合到本計劃,才有今日的荒野淨海行動。

圖:2023年荒野保護協會淨海及淨灘海洋廢棄物前14名統計圖

圖:岸上及水下人員同步清除海洋廢棄物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