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2024總統副總統、立法委員選舉「環保團體共同訴求」候選人認同書發布暨簽署記者會

文/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原標題:「環保總統!環保國會!永續台灣!」2024總統副總統、立法委員選舉「環保團體共同訴求」候選人認同書發布暨簽署記者會會後新聞稿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針對明年1月13日的總統立委選舉,與22個環保團體共同提出「2024總統副總統、立法委員選舉『環保團體共同訴求』候選人認同書」,今日(12/14)協同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媽媽氣候行動聯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野薑花公民協會等4個環團一同於立法院中興大樓102會議室召開記者會,並邀請到各黨立委候選人出席,包括民主進步黨洪申翰、時代力量王寶萱、台灣基進林意評、台灣綠黨張竹芩、社會民主黨苗博雅、台灣維新劉佩玲、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謝海菁等7個主要政黨的立委候選人都出席並簽署,同時發表他們對環保政策的見解。

施信民(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創會會長)表示,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為督促政府實施環境保護、生態保育、非核家園政策,針對重要公職人員(如立法委員、總統、直轄市與縣市長等)之選舉,皆會偕同其他環團共同提出環境、生態與能源等方面之政策訴求,邀請候選人承諾或表示認同與否之意見。此作法首度於1992年國會全面改選時針對立委候選人採行,而針對總統則於2000年第二次總統直選時開始。

自2014年起,環盟開始針對縣市首長候選人進行環保訴求意向調查,邀請候選人簽署認同書,檢視其環保素養及施政理念是否融入永續環境價值,並且敦促其當選後能落實於施政中。除了2014年縣市長選舉外,環盟也在2016年總統立委選舉、2018年縣市長選舉、2020年總統立委選舉、2022年縣市長選舉提出過相關訴求!認同書內所提訴求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基礎,再納入國內現今重要環境議題,符合國際趨勢,也切合台灣實際需要。

2024年1月13日為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與第11屆立法委員投票日,將影響往後四年台灣永續、環保、生態、淨零、能源、減碳等各面向關鍵議題與政策,台灣環保聯盟循慣例,再度發起此認同書,並邀集眾多環保團體、民間團體一同參與連署,期盼不分黨派的總統、立委候選人能重視此訴求,簽署此認同書,請於2023年12月22日前回覆,並歡迎納入您的政策藍圖。環盟及環保團體也將於近期拜會三位總統候選人,親自取回認同書。環盟於統整認同書後,將於1月13日大選前公布簽署結果,以作為選民投票意向的重要參考依據。

葉國樑(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表示,今年認同書一樣由台灣環保聯盟發起,十分感謝22個環保團體及民間團體一同參與連署!認同書總計30項訴求,包含了節能減碳、再生能源推動、公害防制、國土規劃、環境資源管理、基礎生活設施、綠色生產消費、氣候變遷因應、生態保育、公眾參與等重要面向!

葉國樑表示,在今年6月時,環盟就曾與其他環團共同召開記者會;7月時,前往四大政黨黨中央拜會;10月時,我們又再度拜會三黨總統候選人的幕僚團隊,三次拜會我們皆明確要求各政黨的不分區立委安全名單內應該要有「環保立委」!但如今不分區名單公布,很遺憾的,我們認為還是有許多的政黨未提出環保相關的不分區立委候選人。

因此在此時提出認同書,為的就是希望每一位區域、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都能在其政見納入永續、環境的政策,不論是不是所謂的「環保立委」,希望他未來推行的每一個政策,都能「把環境擺在第一、放在心上、落實在施政中」!

認同書的寄送,環盟透過中選會公告、社群平台等方式,盡力彙整所有候選人的聯絡方式,認同書也同時公布在本聯盟官網供下載。若無法找到候選人的聯繫方式而無法寄送,尚請見諒,但環盟站在NGO角度,對各政黨、各參選人絕對是採公平一致的態度,我們要重申這樣的立場。

楊順美(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秘書長)表示,這場記者會,可說是COP28後台灣環保團體舉辦的第一場記者會。2024~2028年的政府施政作為,會決定我們是否能在2030年達到相關的目標。COP28的目標是低標,但我們應該做的更多。減碳是台灣的難題,而調適也是很重要的課題。

楊順美指出,這次COP28氣候峰會,焦點議題是淘汰化石燃料。台灣雖然不是聯合國會員,但是同樣會遭受壓力。國家領導人在因應氣候變遷,擬定能源政策時,不能不面對化石燃料何時退場的問題。如何跟著國際的趨勢:再生能源裝置為現在的三倍,能源效率提升兩倍,在在考驗候選人的智慧與視野。而台灣升溫比全球升溫多,如何調適應變將來愈加頻繁的極端氣候可能帶來的風險等等,這些議題,未來的領導人及立法委員們都應該跟民眾說清楚、講明白。

陳瑞賓(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表示,行政院曾承諾,要有專責機構整合這些議題,但先前環境部的改組,我們是感到失望的,未將山、土、水、林整合。我們現今面臨著一個重要的機會,來改善我們與自然環境的關係。這同時正是實踐聯合國「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所提出的2030目標和2050願景,為保護地球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所必須採取的行動。為此,我們提出第25項訴求,我們必須全力支持推動民間保護區的發展,我們需修法改善環境公益信託的賦稅制度,解決目前存在的不公平問題。透過法規的改革,我們可以促進公私部門的協力合作,更有效地保護我們珍貴的森林、海洋和濕地。這不僅是我們對當代的責任,也是對後代的承諾。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我們也提出了第26項訴求,我們需要政府在環境資訊公開及會議過程透明化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這樣做可以確保民眾的廣泛參與和有效監督,從而提高政策的質量和可接受性。民主不僅是政治的問題,更是環境保護的關鍵。當每個人都能參與決策過程時,我們將能夠創造出更加公正和可持續的環境政策。我們的每一步行動,都將決定著我們的未來和我們子孫後代的未來。讓我們共同攜手,為了一個更美好、更綠色的世界而努力。

陳雪梨(野薑花公民協會常務理事)表示,剛剛落幕的COP28有118國同意2030年再生能源要增加3倍,能源效率變為2倍。這樣的目標為我國的能源轉型帶來鉅大的挑戰。以再生能源而言,台灣的太陽能及風能雖然過去有極大成長,但需要使用大面積的空間,台灣地狹人稠,很難再提供數倍的發展餘地。如果要大幅度的提高再生能源的使用,我們別無選擇,必須積極策劃如何使用老天賦予我們的地熱資源。大家都聽過台灣是位於太平洋火環帶的國家,根據地礦中心的估計,台灣可開發利用的地熱資源達到40GW,近兩年來也有4個地熱案場陸續完成併網,但總體而言,實際發電量還是微乎其微,只有個位數的MW。台灣地熱潛能目前都還未能為我們所用。在開發的過程上,我們已經知道市場需求、資金、技術基本上不是問題,但許多有關的政策、規定卻未能到位,遊戲規則沒有訂好,球賽是打不起來的。

陳雪梨認為,能源效率部分,處於亞熱帶的台灣,夏天空調的使用是用電的一個主要部分,近年國際上開始提倡利用地下恆溫層來調節室內溫度,國外的數據顯示,這樣的空調系統可以為大範圍的社區、工業園區、機場等地區節電30-60%,相當可觀,然而在台灣要實現這樣的應用,也需要檢討相關法規。

陳雪梨表示,立法院受託為人民制定遊戲規則,法律是為人民福祉、社會進步而訂的,希望下一屆的立法院,能夠更積極為我們創造友善地熱開發的法規環境,這攸關台灣未來數十年的發展基礎,需要行政、立法、民間共同的努力。

社會民主黨 苗博雅(台北市第6選區立委候選人)表示,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很多環境願景可著力的面向,自己在臺北市議員任內,也成功推動《臺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立法。

苗博雅也分享,即使社民黨在臺北市議會只有一席,是小黨也是少數,但仍能透過跨黨派溝通來推動實際改變。苗博雅也承諾,未來當選立法委員,也會將過去議會內跨黨派合作經驗帶到國會。

苗博雅補充,這份認同書的內容不僅包含環境保護,也在其中看見產業升級的契機。過去產業發展跟環境保護是站在對立面,但如今能源轉型、公害防制等策略,能帶來高附加價值的就業機會。臺灣的經濟不會因為推動環境保護,而受到反挫,反而能讓台灣勞工得到更好的就業機會。

苗博雅呼籲,在推動環保議題的路上,應讓全民成為我們的夥伴,不應成為特定政黨炒作、獲取利益的議題,如此一來才能帶來真正的改變。

時代力量 王寶萱(不分區立委候選人)表示,時代力量的所有立委候選人,針對認同書的每一項都是填上了「非常認同」。在過去幾年,空水廢土的政策監督上,都看得到時代力量的身影,包括礦業法修訂、氣候變遷因應法的修法,都有時代力量努力的印記,而《廢棄物清理法》的修法更是時力在立院的未竟之業。除了法規之外,在環境議題的個案上,包括苗栗坤輿掩埋場的抗爭,也有陳椒華、宋國鼎等時代力量夥伴的努力。我個人所關心的土地正義,也涉及非常多環境相關的層面,我們的開發應該更顧及環境永續。期待未來與環團夥伴繼續合作,我們會持續把環境議題視為我們的關心重點。

能源轉型議題上,我們譴責國民黨、民眾黨的兩位總統候選人,不斷有意重啟核能電廠。特別是侯友宜,在新北市長任內不願正視核廢料的處理議題,非常不負責任。柯文哲在台北市長任內時曾說要反核,現在卻要支持核能,政策反覆的政黨,更無法讓選民信任。

時代力量對能源轉型的立場,我們會繼續前行。針對執政的民進黨的能源政策,時代力量在此提醒,天然氣應只是過渡期的能源,要小心不要過度依賴。再生能源的選址方面,包括光電場址的選擇、跟農業及漁業的關係、是否納入足夠的地方民眾來參與,亦是時代力量一直以來全力監督執政黨的重點。我們承諾未來進入國會,會成為環團的重要夥伴。

台灣綠黨 張竹芩(不分區立委候選人)表示,台灣綠黨從27年前成立以來就是一個環保政黨,一直堅持六大核心價值,第一個是「不犧牲下一代的永續」。日前一項線上調查31國發現極端氣候焦慮成為不想生的主因,現在全球的學童跟年輕人氣候焦慮的程度都在上升,因此我們完全認同環保聯盟的環境主張,要為下一代打造可以健康成長的環境。

張竹芩指出,在社會正義的部分,我們必須承認極端氣候的影響,其實一直都不是一視同仁的,有易受災的區域、易受災的族群,因此可能在制定政策的時候必須先優先考量到這些最容易受影響的地方和族群。因此,結合綠黨的參與式民主核心價值,這次綠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包含了環境專業,尤其代表受災地區的候選人。

張竹芩指出,這次我們綠黨再次邀請到2012年曾經代表綠黨參選不分區立委的環盟花蓮分會的理事長鍾寶珠,她代表著花蓮的聲音;Sinan Mavivo(希婻‧瑪飛洑),她代表著蘭嶼核廢遷出運動以及原住民權益運動;這次也有環境部特約高級環境技術師、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所副研究員黃慧芬,推動反核養綠能、碳稅中立正義、強韌防災電網,以氣候正義和公正轉型為基礎,全面碳稅促進綠能,強調太陽能、風能,降低化石能源。提升能源民主透明度,修正氣候法,確保政策實效。推動區域電網、儲能技術,應優先關注易受災區。

而面對台灣選制對小黨不利的設計,台灣綠黨的創意做法是,衝過5%拿到2個立委席次,每位當選人一年後辭職,由後面的人遞補,4年就可以有8個人帶著自己的議題進入立法院,而退下來後的前立委,會繼續協助在位子上的立委,也持續推動自己代表的議題。

我自己雖然跟現場的前輩專家比起來,並不是環保的專家,但是我個人是一個環保主義者,盡量從自己的生活節能減碳,但是我們不能把所有的環境保護的責任都放在個人身上,而忽略了結構的因素,因為這樣容易讓人氣餒,甚至懷疑環保的價值,因此在這裡綠黨跟所有的環保團體站在一起,我們要讓這些價值進到立法院,實際推動政策的改變。

民主進步黨 洪申翰(現任立委、不分區立委候選人)表示,環境運動最重要的核心,是來自於民間運動的動能,這是任何政黨和政治人物無法取代的角色。這四年來,很感謝民間團體給予執政黨很多鞭策,在下一屆國會裡頭,我們會繼續集結最大的環境運動的能量。很高興看到今天有許多政黨出席,不管是不是環境運動出身,環境意識已內化在我們的裡面。

我們應當選出有環境意識的總統與國會議員,因為我們還有許多工作還未完成,期待未來繼續努力。

台灣基進 林意評(宜蘭縣立委候選人)表示,剛剛結束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日前意外引發了柯文哲向賴清德叫陣,要求全面恢復核電的議題。然而,即使是歐盟,近期關於「核電是否為綠能」的爭辯也是沒有一個定論。事實上,核電不一定就是乾淨能源。包括鈾礦的採集與抽取、核廢料處理,以及核電廠的水泥建物本身,就是耗能的產物。

林意評表示,台灣基進堅定主張非核家園,沒有妥協的餘地。一直以來就是堅持廢核的立場,不僅核四不應再重啟、核一到核三廠更應盡快除役。更重要的是,台灣必須是國際的台灣才是安全的台灣。中國過去以來一直標榜強國,遇到碳排問題就開始堅持自己只是「開發中國家」討價還價,台灣此刻更應站在西方民主陣營,展現價值。此外,當進步世界越發重視淨零排放,但使用的能源不是「真正公認無爭議」的綠能,會與國際綠能產業鏈脫鉤,經濟地位亦會遭受重創,因此永續發展不是理想的高調,而是務實考量。

林意評表示,台灣基進在本次選舉第一個提出完整「永續發展指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政策承諾。SDGs以「環境」、「社會」、「經濟」為三大支柱,是一種著眼於長遠,將環境和社會的約束融入經濟的發展理念。台灣基進追求主權獨立的同時,也追求國土永續。在主權獨立方面,提出「國防改革白皮書」共21項建議。在國土永續方面,提出有「18項幸福提案」,作為台灣基進版的SDGs。

在此,也謝謝環盟邀請。台灣基進願意簽署由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發起、22個組織單位共同倡議的「2024 總統副總統、立法委員選舉『環保團體共同訴求』候選人認同書」,承諾推動減碳未來。

台灣維新 劉佩玲(台北市第8選區立委候選人)表示,台灣維新的區域及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都已簽署此認同書,我曾經待過民間組織從事環保教育,也辦過永續的相關議題活動。我認為反核、能源等議題,要從社區的環境教育議題開始做起。台灣環境保育的永續發展,要從國會做起,每一位候選人都該做相關的監督。人類對地球的破壞,會使許多動物絕種。公害防制方面,企業面需要去落實。環境保護需要結合公民參與、公民監督的力量。很感謝台灣環保聯盟致力於環境保護多年,台灣維新認同再生能源、節能減碳等等永續的價值。我期望所有小黨更需要從事環境保護相關的推行,從教育方面加強環境保育的推廣,使學生更重視相關素養。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 謝海菁(基隆市立委候選人)表示,要感謝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給予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這個發聲的機會。我們包括10位區域立法委員和3位不分區立法委員在內,都已共同簽署並全力支持這份環保認同書。這些訴求,也正是歐巴桑聯盟從2018參選、2019組黨後持續關心的議題,不管是在空污、反核、藻礁保育的場合,都有歐巴桑帶著孩子參與的身影。我們認為,婦女和兒童,是相較而言較容易受環境影響的族群,所以這些訴求很多也已經內化到我們的生活當中。

謝海菁指出,像是我們透過成立節能小組,協助家庭有效計算和減少用電量。也成立廢遜媽二手漂流計畫,致力於提升公眾認識快時尚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而這項計劃不僅促進了二手衣物的流通,還促成了親子手作與環境教育的結合,也創造出婦女的彈性工作機會。

謝海菁表示,我們更主動回收競選旗幟、改造成創意小物,物盡其用到不能再用,不讓選舉所製造的垃圾造成環境更大的負擔。在食農教育方面,我們努力推動「食物正義」,支持在地農家,並將這一理念融入教育體系中,以實現教育和經濟的雙贏。對於比較大尺度的淨零轉型,我們也密切關注政府提出的期程和目標,更注意到產業結構影響著用電結構,關乎能源轉型的路徑。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堅信,環境議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對環境議題的關注與參與,需要公民在生活中實踐及行動的面向之落實。但也不能僅靠匯集民間由下而上對環境議題的監督和倡議。也需要由上而下的規劃、決策和影響,才能ㄧ起促成環境議題中,每個利害關係者都能獲得公平的待遇,以達到環境與人之間的共好和平衡。

楊順美表示,訴求書的第一題跟第二題都有提到關於核四的議題,先前歐盟將核能視為綠能,事實上存在許多嚴苛條件,台灣的核能電廠根本不合格其資格。在這次COP28上,有核能的聲音,參雜許多真假新聞,但實際上根本未列入決議,希望民眾不要被誤導了。這其實存在許多核能業者需要發展經費的因素,所以才需要國際資金投入研發,有其背後目的。中國發展再生能源的經費,比核能還要多;俄羅斯的石油比核能多。烏俄戰爭也使歐洲國家被天然氣掐住了脖子。核電如此昂貴,台灣的地形又不合適,台灣就不應該使用核能,台灣民眾應該更清楚認知事實,不要被特定媒體及政黨給誤導了。

施信民表示,COP28的聲明中第28項提到「2030年時再生能源要提升三倍、節約能源要提升兩倍」。我們希望台灣更積極擴充再生能源與節約能源。最近擁核集團很想要把核能放入,但以台灣的情況,核能絕對不是我們的選項,地震頻仍、地狹人稠,台灣如今已經走向非核家園路徑,也明確規範在《環境基本法》第23條內,2021年公投後全民也宣示了反對核四的立場。民意已經做出明確選擇,擁核勢必得不到民心。

我們將會陸續拜會三黨的總統候選人,請他們表達意見,並取回認同書。最後,我們也將整理認同書的簽署結果,進行記者會發表,請各界繼續關注。

葉國樑表示,很感謝各黨立委候選人的出席與重視,期待我們環保政策認同書帶來的影響力,能讓全民對政黨票有更明確的選擇依據。候選人簽署的答覆,我們都將妥善保存,若簽署者當選為國家公僕,將強力審視其承諾!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