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發電機

【聲明】2024總統氣候政見放大鏡 針對電視辯論會檢視評論

文/台灣氣候行動網絡(Taiwan Climate Action Network, TCAN)、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

遺憾氣候政見未成辯論焦點 面對2050淨零轉型應更積極

經歷三場電視政見發表會後,12月30日是總統大選由11家媒體合辦、在公視製播的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也可以說是三位候選人最後一次正式交鋒。台灣氣候行動網絡已於「總統氣候政見放大鏡」網站(https://tcan2050.org.tw )陸續提出對於三次政見發表會的評論,期望更多選民能一同瞭解未來總統的氣候政見,共同監督其政見內涵,今日針對電視辯論會提出檢視政見的環境專業評論,對於此次氣候政見未成為辯論焦點感到遺憾,建議未來總統當選人應更積極面對國際2050淨零轉型的趨勢。

缺「綠電」才是重中之重

此次辯論會中,侯、柯兩位候選人仍是重複六年前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時形塑的五缺論述,批評臺灣能源轉型政策將導致缺電問題。事實上,核電占比自2015年14%降至2022年的8%,但2022年的備用容量率甚至高過2015年。顯見要維繫供電安全,不代表需要核電。而依據當前政策規劃,在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下,在尖峰負載成長達到2%時,備轉容量仍可維持在電力系統學者認定可確保供電穩定的280萬瓩。若可強化節能政策並加速儲能設施佈建,則在確保供電穩定之虞,亦可提升台灣電力系統的彈性,有助於達成零碳排放電力系統。

侯批評燃煤導致空氣污染,但事實上,台灣空氣品質已有大幅改善,燃煤發電量也比2016年時為低。但要加速減煤與其他化石燃料、改善空氣品質,COP28的共識乃是藉由能源效率進步幅度加倍,以及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增至3倍,才是削減化石燃料的利器。(註: PM2.5濃度已從2016年的20 μg/m3 改善至13.8 μg/m3 ,燃煤發電量則是從2016年的1212億度,微幅降至1210億度,占比由46%降至43%)

而柯主席則主張台積電用電需求大,因此仍需維持核電的使用。但忽略到台積電方將其達成RE100的承諾年提前至2040年,而2030年時,其綠電占比亦須達到60%。在考量蘋果2030年達成供應鏈碳中和,台積電綠電占比要達到60%,政府要求製造業綠電占比要達到15%以上的趨勢,台灣企業履行各類綠電承諾時,2030年的綠電需求量更須達到700億度以上。而侯友宜陣營的再生能源規劃,2030年時比其他兩位候選人低100億度以上,將不利企業履行RE100目標。柯主席提出的2030年時核電占比成長至10%,也絕非台積電所需的綠電條件。

核電不應成為能源爭議主角

雖然企業需要的是綠電,核電不但不符合資格且占比不高,但三位候選人仍然針對核電問題激烈爭辯,賴清德提問對手的核電立場,侯友宜說賴的非核跳票,卻不提自己於新北市任職期間,因為核安問題,反對老舊核電,如今改口要核電延役,也是政治信用跳票,侯回答自己過去主張用核電的前提條件是有核安、核廢料可處理,但未說明台灣目前的老舊核電是否能保障安全?也未提出核廢料如何處理的政見,仍是空談。

柯文哲說要審慎面對核能的問題,過去在台北市任職期間,曾說過核災滅國、核廢料無法處理等語,如今也是主張矛盾,柯回答問題時承認難以寫出核災應變計畫,但認為核災後安全有提升,核廢料短期四十年可以處理,長期無法處理。針對柯的發言,核安是否提升應提出具體事證,也同樣未說明老舊核電是否能保障安全?短期四十年可處理是錯誤訊息,核廢料乾式儲存場只是過渡期的儲存設施,四十年執照到期後,同樣須找到可存放萬年的最終處置場,短期儲存並不能稱為可以處理,只是暫放而已。

綜上所述,以未來2030電力結構而言,侯、柯主張增加核能比例,但皆沒有提及老舊核電因核廢料爆滿而難以延役的現實狀況,未向社會說明此主張的可行性,也未提出核廢料處理與選址的相關政策,僅流於政治攻擊。

三黨對「2050淨零轉型」和「發展再生能源」有共識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於12月12日召開記者會宣布「總統氣候政見放大鏡」網站上線,並以七大指標來檢視未來總統的氣候政見。綜整多場總統政見發表和今日的辯論會,我們認為各黨總統候選人雖對推動「2050淨零轉型」和「發展再生能源」有明確共識,但對於前述「2030電力結構」裡要不要包含核能激烈交鋒,其餘政見則多立基在蔡政府既有的淨零戰略措施。但細緻來看,其他幾項重大氣候指標政見都不完整,包括「2030減碳目標」、「碳定價」、「2030電力結構」、 「再生能源 」、「產業轉型」、「公民參與」、「公正轉型」。

對於如此重要的國際氣候議題,卻未成為此次總統大選的討論焦點,我們深感遺憾,尤其發展再生能源不應只是攻擊對手的手段。今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的關注重點,是要求各國政府實施更積極的氣候政策。台灣近幾年的熱浪、強降雨、缺水等極端氣候事件頻繁發生,在在提醒我們需要更積極減碳、強化氣候調適。呼籲更多公民能一同瞭解上述這些總統候選人的氣候政見,作為此次總統大選投票選擇的重要參考依據。在其當選後,未來共同監督要求補強淨零政策並落實政見,以面對這項台灣未來存續的重大挑戰。

「總統氣候政見放大鏡」網站簡介: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Taiwan Climate Action Network, TCAN)蒐集整理三位總統候選人提出的氣候與能源政見,已公布在「總統氣候政見放大鏡」網站 (https://tcan2050.org.tw ),以七大政見指標來檢視未來總統的氣候政見,包括「2030減碳目標」、「碳定價」、「2030電力結構」、 「再生能源 」、「產業轉型」、「公民參與」、「公正轉型」 ,以供關心氣候的公民作為參考。

發稿單位: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Taiwan Climate Action Network, TCAN)

由關注全球氣候危機的台灣在地NGO共同組成,透過研究與倡議,加速台灣氣候行動,達成2050淨零目標。成員組成:(1)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2)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3)地球公民基金會 (4)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5)台灣環境規劃協會

標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