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黃馨慧
2024總統大選,台灣政治版圖出現新樣貌,藍綠白三雄鼎立,小黨卻在這次選舉中全軍覆沒,得票率皆未超過5%。《燦爛時光會客室》在選後規劃了「2024落選者系列專訪」,邀請到四組落選的小黨或獨立參選人分享自己的政治主張、參選的心路歷程、敗選後的策略和以後的突圍之道。
本集節目邀請長期投身社會運動、曾任基隆市議員的王醒之。雖然這次以無黨籍身份競選基隆市立法委員未能當選,但他認為,對於每一個有心要投入政治工作或參選的社運工作者來說,當選並不是勝選的唯一標準,而是在整個競選過程中是否有所累積、能否捲動更多人民投入政治參與。
從藍綠政治到議題政治 王醒之團隊如何突圍,把社運精神帶入主流?
王醒之曾在參選的記者會上表示,相信自己這一次的參選,會是將基隆從從藍綠政治推向議題政治的重要時機。在台灣許多地方,尤其是非都會地區,藍綠政治不僅是兩大黨的抗衡,更是地方派系的角力。王醒之分析,國民黨的地方系統長期以來都與基隆市的家族政治盤根錯結;而民進黨在基隆的政治力量,則展現在地方派系的深耕,透過行政資源和政治權力 的掌握,發展出一定程度的政商關係。王醒之的團隊就像是從巨石夾縫中頑劣生長的樹苗,透過各種社區經營以及參政方法的研發創新,試圖從社運的角度來進入主流政治。
社運出身的王醒之,希望能夠把過去在社會運動由下而上的變革精神帶進主流政治之中,為此,他們團隊進行了許多不同的嘗試,例如舉行「預算共讀會」,邀請基隆市不同群體,以及任何有興趣的公民一起來研讀基隆市議員需要審查的預算書,這個過程使民眾有機會發展出一種可以介入政治的橋樑,甚至慢慢形成可以共同前進的盟友。例如,邀請公車司機一起看基隆市的公車預算、跟消防員一起看消防局的預算、跟教師工會一起看教育處的預算等等。王醒之團隊的另一項嘗試,是「大家來提案」。王醒之表示,議員雖然握有提案權,但每一名議員能接觸到的層面各有所限,因此,提出符合基層需求的提案就有賴各方民眾的集思廣益,民眾可以提出個別的陳情,團隊再嘗試把這些個別的需求,擴大成具有公共利益和政治性的提案,最後帶進議會裡,替人民發言。
主持人管中祥回應,王醒之團隊的兩項嘗試,除了讓民眾能親自了解預算長什麼樣子,也是一個公民參政的重要歷程,民眾在提案的過程,能認知到自己有能力、可以有意見和主張,更具有公民行動的力量。
不滿黑箱環評 決定競選立委讓更多人看見四接問題
王醒之曾擔任基隆市議員,在本次大選中卻放棄連任,改由他的助理陳冠羽披掛上陣。陳冠羽是王醒之在輔仁大學的學生,師徒兩人也是一起參與社區工作的好夥伴。王醒之表示,自己並不戀權,也想給身邊這位優秀的年輕人機會,因此才選擇交棒,自己轉戰立委。從事社區工作時,他們向來都是團隊工作,陳冠羽當選其實也象徵著同一個團隊的連任,並且團隊獲得地方的認可。
隨著協和電廠四接案一連串的續審爭議、環評委員密室會商,使王醒之發現,目前沒有一個立法委員能好好的為基隆市發生以及真正的理解四接議題,遂下定決心要競選立委,希望在競選過程中,讓更多基隆人看見四接的問題。
七成預算集中六都,其餘縣市難發展完整基礎建設
除了四接議題,在這次立委選舉中,王醒之還提出「基隆五正義」:財政正義、路權正義、通勤正義、居住正義與老宅正義,其中,他特別強調《財政收支劃分法》要修法的必要性,才能擴大基隆的基本的財政收入,還給基隆公平正義的財政分配。
全台灣的各項國稅與地方稅收都會先集中到中央,再由中央分配給各個縣市,而每個縣市應該分配到多少預算的計算公式,即是根據《財政收支劃分法》來決定。透過資料可以發現,全國22縣市當中,有七成的預算集中在六都,剩下的預算才分配給其他16個縣市。王醒之指出,《財政收支劃分法》二十多年來從未修法,台灣的直轄市卻從兩個增加到六個,在財政分配模式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各縣市只好想盡辦法成為直轄市以爭取更多預算。
在《財政收支劃分法》的分配模式下,非直轄市的基隆會受到什麼影響?王醒之解釋,基隆市每年的總歲出約莫是190億,其中基隆市自投加上中央統籌分配,大約只能填補50%的支出,剩下的部分全都要靠中央補貼或補助,每當需要道路檢修,地方政府就必須針對某一條道路寫計畫提到中央的營建署或公路局要經費,這種階段性的補助措施使得基隆市的基礎建設長期以來都沒辦法有完整性的規劃。
「全台灣最有名的爛路王就在基隆,天候不好或許是事實、工程品質不好也可能是事實,但真正的關鍵是——基隆的路只要一爛掉,沒有辦法立刻就修好!」王醒之直指現行《財政收支劃分法》的弊端,當基隆市這種規模的省轄市,沒有足夠的經費可以對基礎建設做完整性的規劃時,問題將會層出不窮。舉例來說,基隆作為雙北之外全台公共運輸使用率最高的城市,卻礙於預算,只能採購別的縣市淘汰的二手車。王醒之表示,這不單只是經費不足的問題,更涉及到一個城市到底應該提供什麼樣的基礎公共服務給市民。「如果整個城市的公共服務水準沒辦法因為整體規劃而提高,地方政府做再多的亮點計畫,其實基隆市市民的感受,還是會覺得次於雙北。」
左派政黨在當代的生存之道 創新與建立信任最為關鍵
管中祥指出,國民黨、民進黨,甚至是近年崛起的民眾黨,常被外界視為右派政黨,政治立場上偏向保守或傾向財團,與民眾的互動模式,也都偏向英雄主義式的情緒動員,他好奇,目前的台灣,還有左派政黨或是社運政黨存在嗎?
對此,王醒之認為,左派政黨仍然存在,但是生存空間愈來愈小。很多社運團體參政後,如果沒選上,大部分的結局都是無疾而終,默默消失離開,在他看來,早期的社運參政模式,顯然已不適用於目前的時空背景。他也點出現在左派政黨最關鍵的生存守則,就是必須深入社區和常民生活中,被民眾視為一個穩定的存在。王醒之也表示,當今社會的壓迫以更多元的形式出現,對抗壓迫的方法也需要不斷變化,因此,如何在社區蹲點的過程裡和居民建立信任關係,又如何找出其他創新又可被落實的參政方法,這兩件事情尤為重要。
落選,但是勝選 無黨籍候選人之中的歷史最高票
本次選舉以「無黨籍」身份參選的王醒之,最後得到37260票,是基隆市過去三十年來無黨籍或小黨身份候選人從未達到的最高票數,也是本節目「2024落選者系列專訪」當中唯一可以領回保證金的受訪者。王醒之在暖暖區超越藍綠獲得第一高票,雖然在其他行政區並未突破藍綠重圍,但他保持樂估態度,如果將過去幾年在暖暖區的作法和實踐路線運用到其他行政區,或許能在下一次大選中贏得勝利。
王醒之透露,這次選舉大約花費560萬,雖然將所有政治獻金和領回的選舉保證金都拿來填補支出,尚須自行負擔二十萬,但這次選舉,王醒之認為已交出一張足夠正面的成績單,得到無黨籍或小黨候選人當中的歷史最高票,他希望告訴全台灣還想要從社運來參政的夥伴們:「透過群眾的支持,我們真的可以突破財政上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