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瑞文(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特約撰述)
前言:日本政府自2023年8月開始,將(處理後的)福島輻射污染水排放入海,同時推出官方說明,企圖平息外界疑慮。
然而即便忽略說明裡的問題,姑且不論海放的污染處理水。核災後持續外洩的、未經處理的污染水,所含有的放射性物質的量,比海放的嚴重得多,官方工程又效果有限。
(續前文)福島第一核電廠所在位置,原本是海拔33.5公尺高的一段斷崖絕壁,從當時的資料就可以知道,在地盤很淺的地方有地下水脈。
為了建設核電廠,東京電力把這段斷崖絕壁削土削到海拔十公尺低左右的程度,又為了建安全廠房,從地盤往下挖,以至於地下水面比安全廠房還要高(下圖)。
但是這樣的話,安全廠房會因為地下水的浮力而變得不安定,當時東京電力的土木課長說:「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排水。」為此在1~4機周圍挖了57個稱為「Sub-Drain」(下排水)的抽水井。
這種井平均一天可以抽取700公噸的地下水,使用之後,好不容易讓地下水面往下降低。安全廠房在沒有浮力影響後(上圖),核電才得以運轉。總的來說,福島第一核電廠,是蓋在有大量地下水的淺層地盤之上的。
2011年3月福島核災發生後,為了「消除」、「止漏」、「避開」輻射污染水,東京電力採取了種種的對策(下圖)。然而,如果輻射污染水不要一直增加的話,這些對策自然就可以免了。換句話說,因為地下水流進安全廠房而增加的輻射污染水,才是根本的問題。
2013年左右,因應輻射污染水問題的嚴重性,東京電力先是採用地下水旁路,又重啟「Sub-Drain」,並興建「凍土壁」等。然而,被視為解決地下水問題的殺手鐧—自2014年使用的地下水旁路,幾乎沒有效果。
東京電力沒有好好地調查地層,特地在水流不易通過的黏土層闢建抽取地下水的工程。之後,重啟核災後停止運轉的汲水井「Sub-Drain」,並因為「凍土壁」完工,在2018年時,確實減少了輻射污染水的水量。
可是之後,輻射污染水每天增加的水量就沒有再下降了,到現在仍繼續增加(上圖),東京電力以儲水槽滿載為理由,決定海放。簡單地說,因為控制不了輻射污染水持續產生,才會排放到海裡。
從「核電團研」(日本地質學團體研究會)這群地質與地下水的專家的角度來看,有必要及早並確實地採取防止地下水流入的對策。只要輻射污染水不再增加,那麼,保管好目前儲存著的輻射污染水就可以了。至於冷卻原則爐所需的水,可以循環使用。
核電團研仔細地檢查過東京電力跟政府公布的地質相關資料發現,到目前為止關於地下水問題的對策仍不充分。
比方說,現在圍繞著1-4號機(安全廠房)建設的凍土壁,其深度只有30公尺,在它最下方最容易透水的地下水層,還是有可能透水的(待續)。
※ 本文相關編譯與轉寫,承蒙上前万由子女士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