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佳慧 (基隆人)
圖/陳嫺儒
特別感謝:中山里羅予廷里長
「罾仔寮」(tsan-á liâu)位居基隆西岸,過去因靠海捕魚人家在此建寮曬網,因而得名。海岸線隨著築港工程起了變化後,取而代之迎來了港口最風光的時代,曬漁網的家戶也紛紛住進許多在碼頭打拼的碼頭工人們,人聲鼎沸的滾動為基隆寫下一頁精彩的繁華史。後來港口轉型讓山城慢慢靜了下來,就坐落在山腰淡淡細數雨都的過往故事。
沿著基隆西岸中山一路 113 巷往上走,鄰近巷口處一棟民宅,看來普通,卻常有路過居民停下腳步,向裡頭的人打招呼,或乾脆進門閒聊,原來這裡曾是罾仔寮最熱鬧的柑仔店「兩成行」,而鄰居們停留聊天的對象,就是「兩成行」的老闆娘—周葉落秀,大家叫她阿秀姨。頂著一頭茂密鬆軟的白色捲髮,別著一排黑色髮夾,戴著黑色膠框眼鏡,笑起來眼睛瞇成一條線,高齡 92 歲的阿秀姨,口齒依然清晰,談論往事一點不含糊。
阿秀姨生於民國20年,出生在基隆三坑,家裡做出租牛車生意,國小畢業的她在家裡幫忙。民國 47 年,27 歲的阿秀姨嫁到罾仔寮,憶起當年的景況,她說:「很鄉下,沒有建設,零星有人在種田。」三坑雖也稱不上繁華,但罾仔寮卻更偏遠荒僻。
除了日用雜貨,更有人情味
兩成行落成年份已不可考,起初是附近居民堆放垃圾的空地,阿秀姨的公公在空地上蓋了一間小平房,做起柑仔店生意。婚後夫家人在柑仔店後面隔了小隔間作為兩人新房,就這麼將就著,開始了柑仔店老闆娘的身分,跟著丈夫及公公,學著打點柑仔店內外大小事,從一般雜務,到點貨理貨叫貨、處理帳務,也和鄰里間培養出緊密關係。
當時罾仔寮約有二十來間柑仔店,光是113巷、145巷就有五六間,兩成行賣的品項最多最齊全,居民都喜歡來買東西兼聊天。阿秀姨一起床就忙著開店迎接客人,打烊之後也常有客人敲門要買東西,「有人就工作到很晚,十一、二點才回來,也是要賣他」阿秀姨笑著說。體貼客人的心意,同時也展現在店裡的帳本上,店內有兩本帳本,一本記錄當天買賣,一本記客人賒的帳,當時生活艱苦,很多人都賒帳,拿到薪水才來還錢,甚至有人年末才結清一年的米錢,兩成行不催帳,更不會收利息,柑仔店的人情味,在現今便利商店林立的時代已難看見。
山上生活酸甜苦辣
說起山上生活的有趣之處,阿秀姨提到了上山賣點心的小販:杏仁茶、乾麵、冬粉、魚丸、豆干包、肉粽、油粿、臭豆腐、綠豆湯、粉粿等各式各樣的點心,在那個上山沒有斜坡只有樓梯的年代,攤車上不來,點心都得靠人力背上山,格外辛苦。山區沒有瓦斯開伙不便,因此居民們特別期待這些小販的出現,「但我們家很少買這些點心,家裡很節儉」阿秀姨說。
除了小吃,其他物資也靠人力運送,例如藥品,以前衛生環境不好,容易生病,看醫生不方便,也沒錢看醫生,因此每戶家裡都備有基本的藥水藥膏止痛藥,藥商會定期提著藥箱上山,幫大家補齊缺的藥。居民甚至合資一個月付三百元,請人幫忙拿社區垃圾下山倒。
退休後生活重心轉向社區活動
柑仔店生意轉淡之後,阿秀姨開始參與社區活動,像是安平里土風舞隊、社區游泳隊。她和鄰居每天早上 5 點到和平島游泳、浮潛,7 點回家。另一項重要活動是「進香」,社區每年都會組進香團,偶爾阿秀姨的丈夫也會帶頭組團,搭遊覽車南巡進香,宗教活動帶來凝聚力,維繫大家好感情。厝邊感情好,從訪談中陸續進屋搭話的鄰居可以看出來。年初阿秀姨在家中不慎跌倒,就是路過的鄰居第一時間發現,立刻送醫並聯絡小女兒,才沒有釀成憾事。
八年前丈夫去世後,兩成行熄燈,小兒子延續柑仔店菸酒買賣工作,小女兒和阿秀姨同住,鄰居三不五時串門子,這些親近的家人朋友,是阿秀姨現在生活上重心。看著近年罾仔寮開始建設、觀光起步,阿秀姨期許居住 65 年的罾仔寮能變得越來越好。
更多罾仔寮人物故事:
◆ 93歲的太平宮管委
◇ 84歲的手繪看板畫師
◆ 80歲的家庭美髮老闆娘
◇ 76歲的裁縫師
◆ 93歲的柑仔店老闆娘
◇ 86歲的前船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