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 勞工,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礦工的命也是命」:災後40年,要真相、討人權

文/台灣人權促進會

今年是海山、煤山以及海一三大礦災四十週年,由輔仁大學社會系戴伯芬工作團隊、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勞工陣線、猴硐礦工文史館、臺灣社會研究學會、臺灣社會研究季刊、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等團體,共同發起「礦工的命也是命」活動,希望喚醒社會大眾對於礦災的記憶,正視倖存礦工家庭的塵肺病風險、經濟、居住等問題,協助他們提升經濟、文化與健康福祉。

災後四十年,真相未明

輔大社會系戴伯芬教授說明,作為一個社會學者,也作為一個礦工子弟,在研究倖存礦工和家屬看到非常多問題:1984年是臺灣礦業黑暗年。6月20日海山礦災,死亡74人,7月10日煤山礦災,死亡103人,兩大礦災並沒有讓政府反省,12月5日海一礦災,死亡93人,這些死亡數字背後是受害礦工家庭必須面對失去家人的痛苦,也接續面對礦坑收掉後的經濟生活困難,四十年過去,礦災的發生原因只有媒體說法、沒有政府調查。

臺灣的煤層薄、且深入地底,需要仰賴人工開採,自一九七○至一九八五年間,礦工死亡總數達一千二百九十三人,每年平均發生事故四十五・七次,平均死亡人數八十・八人,採出的煤炭堪稱「血煤炭」。一九七○年代,能源早從煤礦轉為石油,然而政府卻以國家補貼方式,放任礦業主持續深入地底開採,讓礦工承擔更大的職災風險。

海山礦災之後,經濟部未能及時停止礦坑運作,堅持政府無權要求關閉礦場,需要藉由礦場評鑑制度才能要求礦主停工,坑內落磐清理完畢即讓礦工踏著同伴的屍骸,繼續在地底五百公尺採煤;礦務局也未要求礦場全面停工,檢視礦場安全,不到一個月又發生臺灣礦業史上死亡人數最大規模的煤山礦災。煤山礦災之後,政府依然無作為,不到半年時間,又再次發生海一礦災。三大礦災累計二百七十條人命,政府依然無動於衷,1985年六月十九日海一煤礦再度發生礦災,造成七人死亡,十二人輕重傷。三大煤礦的礦災原因調查報告至今尚未正式公布,海一礦災的倖存者周宗魯受困五天才獲救,必須吃人肉活下去,面臨的卻是被疑為共諜,遭法務部調查,結果不了了之,令罹難家屬情何以堪。

五億善款,流向不明

三大礦災發生後臺灣社會大眾傾囊相助,總計募得5億1,318萬,但這筆經費使用一直是個問題,一開始善款就轉給剛成立不到一個月的財團法人臺北縣廣慈博愛基金會運用管理,期間一直未曾公開徵信。

而三大礦災的組成善款運用的委員會組成如下表,其中夾雜許多國民黨黨政單位人員,捐款數額最高的是災情最慘的煤山,其委員會的組成甚至沒有煤山礦主、礦工家屬代表,兩年前這樣的監察院報告在還有疑點之下卻草草結案。戴伯芬也會再次向監察院陳情,呼籲監察院能重啟調查

  海山 煤山 海一
金額 102,378,457.88 297,639,619.4 113,562,020(含省政府補助的77,571,735.3)
組成 1.臺北縣長
2.臺北縣議長、副議長
3.臺北縣民眾服務支社理事長
4.縣政府警察局
5.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臺北縣團委會總幹事
6.生產事業黨部十三支黨部
7.臺北縣總工會總幹事
8.海山煤礦產業工會代表
9.臺北縣土城鄉鄉長、臺北縣萬里鄉鄉長、臺北縣金山鄉鄉長
12.臺北縣平地山胞選出之議員
13.海山煤礦負責人
14.罹難礦工家屬代表6人
1.臺灣省政府社會處長召集

2.中國國民黨臺灣省黨部

3.生產事業黨部

4.臺灣區煤礦公會

5.臺灣省礦業產業工會聯合會

6.臺灣省總工會

7.臺灣省政府建設

廳礦務局

8.臺灣省政府社會處長

9.臺北縣政府

10.基隆市政府

1.臺北縣三峽鎮鎮長任召集人

2.三峽鎮祕書

3.三峽鎮代表會主席、副主席

4.三峽民眾服務分社主任

5.三峽警察局分局長

6.三峽鎮婦女會理事長

7.三峽鎮農會理事長

8.三峽鎮調解委員會主席

9.三峽礦工服務站主任

10.土城鄉長、鶯歌鎮長、樹林鎮長

11.海一煤礦負責人

12.海一煤礦產業工會代表1人

13.罹難礦工家屬代表3人

資料來源:監察院院台內字第1111930512號。

新北市審計處曾查核發現社會局接管礦災捐款餘額1億99萬餘元,在礦災發生28年後仍未發放給災民。海山、煤山礦災受難者家屬曾於一九九八年、二○一二兩度要求接管社會愛心專戶、告知礦災遺族善款補助放寬細節,皆未獲地方政府回應,及至今日,善款使用仍是黑箱作業。

台灣直到一九八九年,煤枯礦盡之後,才開始陸續關閉礦場。日治時期日籍礦主取得殖民政府特定礦區的採礦權,在戰後被國民黨政府以「公營事業民營化」名義,連同礦區土地所有權一併轉到特定私人手中,成為礦企業的私有財產,對長期居住在工寮的礦工家庭展開拆屋迫遷行動,尤以東部北漂的阿美族人最為窘迫,只能沿大漢溪河床自力造屋,集聚形成三鶯、南靖、崁津、撒烏瓦知等部落。一九九○年代許多河岸阿美族人住家面臨地方政府掃蕩式的拆除行動,最多有被拆除達七次記錄,造成許多都市原住民家庭流離失所,及至今日,仍有原住民聚居河岸。

四十年過去了,煤礦早已退出臺灣能源舞臺,礦工成為消失中的職業,然而礦災傷痛在每一個失去至親的礦工家人仍烙印下傷痕,難以遺忘。此次記者會將由礦工現身說法,除了呈現礦災之後未竟的公共議題,也由民間團體共同表達對於礦災真相、行政處置以及礦災勸募監理等問題。希望政府公布礦災真相及公共勸募資金流向,讓社會大眾瞭解礦災真相,同時正視礦工基本人權議題,重視老礦工照護及福祉方案。

職災補償拿不到,勞保黃牛趁虛而入

礦場關閉之後,礦工雖然取得轉業救濟金,卻開始面臨中年轉業危機。離礦十年之後,礦工塵肺病發作卻得不到職災補償。在天主教敬仁勞工服務中心的協助下,一九九五年成立「塵肺症患者權益促進會」,在黑暗坑道中工作了一輩子的礦工終於在陽光下街頭運動中爭取到職災補償。不過,當年勞保制度為德不卒,設定繁複申請程序,低教育的礦工如未委託勞保黃牛代辦,難以取得職災補償,有不少礦工被勞保黃牛誆騙,付出不成比例的代辦費用。

倖存礦工,懇請政府照顧支持

海山礦工林阿丁說明,礦工長期在空氣混濁的地方討生活,很大機率都會得到塵肺病,但在他知道的人之中沒有人能夠得到職災補助,想申請到的話必須透過黃牛走旁門走道,曾有一個黃牛打給林阿丁說可以幫忙代辦,電話裡對方要抽的酬勞不成比例,非常不合理,所以林阿丁沒有答應他——所謂的不合比例是,黃牛要求三七分或六四分,而多的六或七是黃牛拿。

猴硐礦工文史館的周朝南從事地下工作43年,他表示現在80幾歲,患有塵肺症,只要站著就無法說話,塵肺症會隨著年齡加重,工作時沒有發現,年紀大時才發作,但申請職災補助卻會因為已經退休不能通過。如果透過黃牛仲介,無論有沒有病都領得很低,如果已經請過,後續病情惡化也會沒辦法再申請。礦工是那個年代的護國神山,但礦工的歷史和權利都沒有留下。

周朝南認為礦工人數太少,政府才不理,現在大概剩下一萬人,再過十年大概老礦工就都過世了,也沒人能討論後續問題,希望政府看在當初礦工對國家經濟發展的貢獻,應該照顧支持老礦工。

塵肺症並未消失,許多礦工退休後才發病,應強化職災補償機制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黃茵婕醫師說明,塵肺症是一種因長期吸入煤炭和石頭等細小粉塵所致的職業病,這些粉塵無法被人體吸收,最終沈積在礦工肺部、沙漠化,導致肺部纖維化,無法供應日常所需氧氣。一般人七八十歲才會出現這種退化,但許多礦工年僅五十多歲便出現嚴重呼吸困難、咳嗽和大量的痰,且藥物治療效果有限,病情不可逆,有時候需要肺部移植,但很難等到。

黃醫師進一步說明,目前有四種醫療給付:醫療、傷病、失能、死亡,塵肺症的潛伏期長,許多礦工退休後才發病,退保後無法獲得相關給付,只能領取失能給付,無法享有醫療、傷病等給付。此外,塵肺病被認定和申請補助的數量明顯被低估。研究顯示,2015年塵肺症患者達1323人,僅31人被認定為職業相關,原因包括認定程序繁瑣、潛伏期長、病因多元等。對勞工來說,申請職災補助程序複雜,許多礦工缺乏教育和資訊,身處偏鄉,導致申請困難,黃牛猖獗,進一步減少礦工應獲得的補助。目前已建立職業傷病診治認可的醫療機構,並增加個案管理角色,希望逐步改善現狀。

黃醫師最後強調,雖然礦業逐漸式微,但塵肺症這個經典職業病例並未消失,現在電焊、噴砂、鑄造等產業仍存在高風險。工會作為勞工爭取權益的團體,呼籲建立友善、合理、積極的職災補償機制,強調各行各業均存在職業病問題,應團結爭取權益,共同改善勞動條件。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說明,勞陣主要陪著當事人追求真相的道路,如同黃醫生提到災保法去年上路,勞陣推動法律的過程中常提醒政府不應該讓勞工還沒得到真相時,就先迷失在程序的迷宮,這樣非常殘酷。

邀請總統出席6/20紀念晚會

最後戴伯芬老師說明,其團隊和一群藝文朋友去年就決定在今年四十週年舉行一連串展覽與藝文展演,礦工過去從來沒有像樣的紀念儀式,因此今年會在海山煤礦發生的6月20日,舉行四十週年紀念晚會,希望邀請「礦工之子」賴清德總統一同參加,會後主辦團體們也會再寄送邀請函到總統府,老礦工曾經走上街頭,但現在他們體力已經不堪負荷,所以才希望邀請官員們能自己走進礦工真實生活的地方,聽礦工的聲音。

記者會主要訴求:

  1. 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公開三大礦災發生的原因,給罹難礦工家庭出事原因交待。
  2. 監察院重啟調查,公開五億善款、用途與分配,讓捐款的社會大眾了解他們愛心捐款的流向。
  3. 衛生福利部應立即針對老礦工之各項需求進行清查,並以專案方式提供包括塵肺醫療照護及生活之必要支持,照顧礦工餘生。

※海山四十相關活動資訊
FB:海山四十週年紀念
620礦工回家募資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