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

三大礦災四十周年仍無真相 民團要求照顧老礦工

文/公庫記者吳容璟

1970年代煤礦讓台灣度過國際能源危機,邁向經濟起飛,背後這群犧牲生命與血汗的礦工卻並未受到善待,倖存礦工及罹難礦工家庭面臨中年轉業、工寮迫遷,晚年受塵肺病的職災病痛等生存問題。

今年是海山、煤山以及海一等三大礦災四十週年,由輔仁大學社會學系戴伯芬工作團隊、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勞工陣線、猴硐礦工文史館、臺灣社會研究學會、臺灣社會研究季刊、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等團體,6月6日共同發起「礦工的命也是命」活動,提出三大訴求:要求經濟部公布三大礦災調查報告、監察院重啟調查並公開五億捐款流向、提供罹患塵肺症的老礦工醫療照護及生活支持。

1984年被稱為台灣礦業黑暗年,半年內發生三場重大礦災:6月20日新北土城海山礦災,74人死亡,其中半數為阿美族人;7月10日新北瑞芳煤山礦災,103人死亡,救出的22人中有11人成為植物人,是死亡人數史上最多、最嚴重的一次礦災;12月5日新北土城海一礦災,93人死亡。災害發生後海山礦場仍未全面停工,直到1989年才停止開採。

「當時採礦的方式根本就是血煤礦,」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余宜家指出,1970年至1985年間,礦工死亡總數達1293人,平均每八天就會發生事故,每年過世的礦工超過80人,由於台灣煤層薄,開採必須深入地底且仰賴人工開採,加上1970年代能源早已從煤礦轉為石油,但政府卻以國家補貼的方式放任礦主繼續深入地底開採,讓礦工承受更大職災風險,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40年過去了,關於礦災到底怎麼發生的只有媒體說法,沒有官方說法」,輔仁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礦工家屬戴伯芬表示,海一煤礦連續兩年發生礦災但至今原因不明,倖存者周宗魯在地底深處五天後才獲救,靠吃人肉才存活下來卻被懷疑是共諜遭到法務部調查,最後也不了了之。「對於家屬、對於我作為礦工後代來說,有必要要求政府公布當時的調查報告,告訴我們事情是怎麼發生的。」

三大礦災善款5億多元流向不明

三大礦災後社會大眾捐款5億1,318萬元,包含海山礦災1.02億、煤山2.9億、海一合計省政府補助後達1.1億,但這筆經費使用方式卻是黑箱作業,直到兩年前戴伯芬申請監察院調查,才發現善款一開始就轉給成立不到一個月的財團法人臺北縣廣慈博愛基金會運用管理,且期間未曾公開徵信。

「基金管理委員會的組成甚至沒有煤山礦主、礦工家屬代表」,戴伯芬指出,礦災基金管理委員會中夾雜各式奇怪的黨政單位,包括各縣縣長、民眾服務支社理事長、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團委會、國民黨生產事業黨部等黨政單位,最誇張的是不包含礦工代表,監察院卻在疑點重重之下草率結案。

戴伯芬批評,早在1998年海山和煤山礦災的家屬就曾質疑善款流向,甚至到台北市議會抗議也沒有結果,2012年煤山家屬辦完追思會再次要求政府公開善款細目仍未得到回應。40年過去有許多礦工家庭仍在貧困中掙扎,她呼籲監察院重啟調查、也盼政府早日公布善款流向。

過去新北市審計處曾查核發現社會局接管礦災捐款餘額1億99萬餘元,但在礦災發生後28年間仍未發給災民。戴伯芬補充,雖然後續新北市政府確實放寬礦工家屬的社會救助辦法,讓遺孀的醫療和生活照顧部分可申請救助,目前1億99萬元餘元已發放到剩餘600萬元左右,然由於偏鄉資訊落差,仍有許多礦工家庭根本不知道可以申請的訊息。

工寮迫遷與被忽視的原住民族礦工人權

「原住民礦工不管從經濟、健康,到居住的人權,在整個礦災後都沒得到應有的補償」,戴伯芬提到海山礦場由於缺工,人力來源除了來自萬里、金山,其餘最多的就是來自阿美族的礦工,海山礦災74名死者中就有一半是阿美族人。在海山公司將礦場賣給遠雄集團後,對長期居住在工寮的礦工家庭展開拆屋迫遷,當時有200位礦工被驅離,其中尤以阿美族人最為窘迫,只能沿著大漢溪河床自立造屋,形成三鶯、南靖、崁津、撒烏瓦知等部落,在1990年代又遭到地方政府掃蕩式拆除。

左至右分別為: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黃茵婕、猴硐礦工文史館創辦人周朝南、海山礦災倖存者林阿丁。

塵肺病晚年才發作 職災補償難請領又遇勞保黃牛

海山礦災倖存者林阿丁表示,礦工長年在空氣混濁的坑道裡討生活,幾乎都會得到塵肺症,但申請職災補助金程序非常困難,他周邊幾乎無人能順利申請,通常都要靠勞保黃牛代為辦理,但勞保黃牛抽成過高他當時沒有答應。戴伯芬說明,林阿丁和自己家人遇到的勞保黃牛都要求七比三或六比四的理賠金分配,其中黃牛分七成或六成,由於太不合理許多人乾脆就不領了。

猴硐礦工文史館創辦人、礦工周朝南指出,他遇到的勞保黃牛抽成是三比七,礦工拿七成、黃牛拿三成,即便10萬元的補償金礦工拿到7萬,仍不足以應對晚年的就診需求。他50歲退休時,塵肺病當時對他沒有影響,但今年已經80多歲的他,塵肺病導致他無法喘氣,走路時不能講話只有坐著才能講話,但跟勞保局申請職災補償時,對方卻說「你又不是現在有在工作」,或說當年已經領過不能再申請了。

周朝南批評,當年請領的職災補償10萬元大約是塵肺症6級、5級輕中度損傷,但塵肺病是慢性病,到了晚年發作時每天都得靠氧氣機過活,希望政府能夠隨著病情嚴重補貼老礦工們早期沒有領到的補償金。

「煤碳是用礦工的生命和鮮血換出來的」,周朝南感嘆,煤碳當年支撐台灣的國防經濟交通民生,礦工是那個年代的的護國神山,但這段歷史都沒有留下紀錄,台灣有老農津貼、老漁津貼,唯獨缺少「老礦津貼」,希望政府體恤礦工當年的犧牲,盡早照顧老礦工的餘生,尤其礦工人數如今剩不到一萬人,「五年後再做可能就沒有礦工讓你補助了。」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醫師黃茵婕說明,塵肺症是煤炭、石頭等細小的粉塵、顆粒進入到肺部,無法吸收且免疫細胞也無法消化而沈積在肺部,逐漸將本應充滿氧氣的兩片肺部變成一片沙漠,導致肺部纖維化、裝載氧氣的肺容積下降,無法供一個人的日常生活所需。

關於職業病申請補助,黃茵婕提到,一般職業病相關給付分為:醫療、傷病、失能、死亡等四種,由於塵肺症潛伏期長,通常在礦工退休後才出現症狀,因此許多礦工面臨退保後才罹病而拿不到給付的窘境,通常只有辦法領到失能給付,就算病情加重也無法增加其他給付。

「塵肺病被認定為職災,也就是可以申請補償的人數是被低估的」,黃茵婕強調,研究指出2015年塵肺病就診人數有1,323人,其中認定為職業相關只有31人,研究推測原因是職業病認定程序複雜而不友善、礦工教育程度不高難以申請、職災保險並未充分分攤雇主責任、塵肺症潛伏期長等。

戴伯芬重申記者會三大訴求,包含要求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公開三大礦災發生原因的調查報告,給予罹難礦工家庭一個交代;要求監察院重啟調查,公開五億善款、用途與分配;要求衛生福利部應立即針對老礦工之各項需求進行清查,並以專案方式提供包括塵肺醫療照護及生活之必要支持,照顧礦工餘生。

【延伸閱讀】

#公庫報導
2024.06.06 三大礦災四十周年仍無真相 民團要求照顧老礦工
2024.06.20 海山礦災40週年紀念晚會 勿忘礦工

#節目專訪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48集|陰暗、潮溼、危機四伏 再見末代礦工歲月容顏|專訪 鄭怡雯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51集|關心礦工僅是總統大選的意外插曲?老礦工如何找回失去的正義|專訪周朝南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65集|台灣黑金歲月與末代礦工!猴硐礦工文史館|專訪 毛振飛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72集|不只是生命故事:《末代女礦工》與背後的政商同盟|專訪 戴伯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