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時光會客室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77集|當城市成了主題樂園 當代都市為何失根?

文 / 李芸屏

生活在都市中,是否曾感到失去歸屬感?或感到孤獨而無所適從?無比壓力卻又無處傾訴?《失根城市:當代都市的斷裂、擬仿,與公共空間的消失》直指現代城市發展的問題,看似安全、如同主題樂園的現代城市,卻掩蓋了族群對立、貧富差距、權力資本集中化等問題,也讓人們失去與城市間的聯繫。本集邀請本書推薦序作者,同時也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侯志仁,一起來討論現代城市為何會失根。

為何會失根?虛假、趨同的複製城市

《失根城市:當代都市的斷裂、擬仿,與公共空間的消失》於1992年在美國出版,不過直到2024年3月才在台灣發行繁體中文版,由Michael Sorkin、Mike Davis和 Edward Soja等知名的建築或都市規劃學者撰寫而成。出版之時美國正面臨新一波的都市轉變,由於人口向郊區流動,市中心出現許多閒置或低度開發土地,開發商便利用廉價土地進行大型開發,此時正逢金融全球化,大都市對辦公空間的需求上升,在新自由主義下,政府以政策鼓勵開發商進行開發,這些開發商透過一套相似且易複製的成功商業模式建造出一座座城市,同時新科技讓商業活動進入到私人領域,例如電視購物的出現讓人們可以在家中進行交易。

不過,侯志仁指出,由於以相同的模式建造,城市失去它原有的特性與地理感,人們難以區別不同城市的差異,此外,美國的城市過去常被視為混亂、骯髒的地方,為了讓資金回流,現代城市透過都市規劃加強治安,卻也讓少數族裔被排除在城市之外,而藉由包裝和複製,都市規劃更讓城市空間成為可被消費的商品,也加劇城市仕紳化。

👉🏽 歡迎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podcast頻道 Youtube頻道

資本權力集中化 繁榮城市掩蓋的社會問題

國家與資本使城市之間變得越來越相似,以第一章為例,作者Margaret Crawford研究大型購物中心的運作邏輯,發現商業開發會不斷重複採取可以穩定營利的模式,直到有新模式替代,導致空間之間高度的同質性,甚至出現虛假化、主題樂園化等現象,現代城市如同主題樂園般,是一個虛擬、可以被完全控制、安全的環境。

除了商業模式,侯志仁認為新自由主義也是形塑城市的力量之一,由於國家力量退縮,私部門取代國家成為主導,城市仰賴私部門投資才能發展,而新科技更加快資本跟資訊的流動,例如更快的訊息流通,使城市更快被主題樂園化。

在多數人心中,現代城市象徵著進步與便利,侯志仁也認為城市是人類因必要的交易行為而形成的地方,但他指出不同於過去,現代城市是一個完全被支配、系統化的商業空間,只存在消費與被消費的人際關係,缺乏其他的可能性,城市居民只能被動地成為消費者,喪失主動創造空間的能動性。而從民主政治的角度來看,都市開發代表資本和權力的集中化,政治與商業結合,使得民主制度失去制衡的力量,例如台灣許多土地開發爭議就是因為缺乏公民參與機制,導致公民意見被政府與財團忽略。

除了便利,安全也是城市居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之一,部分群體被認定不安全而被驅趕,但侯志仁指出,居民對安全的顧慮其實來自社會對立與衝突,特別是在新自由主義之下,貧富差距拉大,階級和種族對立,才會需要維穩,然而維穩措施並不一定能解決對立問題,例如2020年的佛洛伊德案,即是非裔美國人George Floyd遭白人警察強力壓制而死亡,警方軍事化的維穩措施反而加劇族群對立。

重新找回與地方的聯繫 讓城市不再失根

侯志仁說,原本英文書名直譯為「主題樂園的多重奏」,他在審書時就曾擔心讀者會誤解書籍內容,因此出版社後來改以「失根城市」作為中文書名,這個名稱也反映出高度同質化、空間複製和虛假化的現代城市已失去它原有的特性。他指出民眾之所以會認同特定的城市發展方式,是因為民眾其實並不理解自己真正所需,也不清楚這種發展方式的後果,財團因此可藉由宣傳手段創造對城市發展的特定想像,讓民眾認為這種發展方式可以提升生活品質、擁有特殊身分地位,進而主動追求。

另一方面,侯志仁指出19世紀時的城市其實已有這種空間複製的現象,由於工業化讓大量移民遷入,城市非常混亂,因此當時許多城市改造運動都會模仿其他被認為較進步的城市。美國當時就是以仿造歐洲,例如巴黎等被是為較有秩序的城市進行城市改造,如同現代非西方國家視西方國家為更先進的地方,根本的原因都在於缺乏對自身所處地方的光榮感與認同感,認為自己的城市落後,必須學習、效仿其他地方才能使城市發展。因此他也認為,最重要的課題在於如何重新認識自己所生長的環境,認識到某些文化其實值得保護,唯有如此才不會失根,而城市也才能展現出更多元、有趣的樣貌。

如何重新認識自己生長的環境?侯志仁認為,重點在於社會的能動性,當城市居民可以重新作為一個公民,成為城市營造的推手時,居民就可以與環境建立更緊密的關係,他指出,「根」源於人們與環境、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而商業空間阻斷了這種互動,因此主動參與城市營造、重新建構關係,其實就是在維繫城市的「根」,例如近年來台灣「還路於民大遊行」,或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的「重返街道遊戲計畫」都是民眾藉由公民運動參與都市規劃的案例。

雖然初版發行至今30多年,但侯志仁認為這本書的案例與理論至今仍然適用,因為無論是台北或東京等都市,都是在新自由主義的背景下,出現空間高度同質化、商業化等現象。儘管因為文化差異,美國的案例無法完全適用於其他城市,現代社會相較以往也更加重視多元價值,但現代城市開發背後相同的邏輯仍值得讀者反思自身所處的城市與民主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