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第十三屆社會公義電影獎揭曉 紀錄片《由島至島》、《診所》獲獎

文/社會公義電影獎

台灣電影圈年度盛會「台北電影獎」頒獎典禮剛落幕,民間公民團體自主以「會外賽」形式,舉辦第十三屆社會公義電影獎也隨即揭曉。今年評選出兩部得獎影片皆為紀錄片,分別是廖克發導演的《由島至島》及趙德胤導演的《診所》。評審團認為兩部紀錄片中皆對於社會病灶進行深刻描繪,並蘊含宏觀國際視野。

社會公義電影獎係獨立於台北電影獎賽事之外,由全國自主勞工聯盟等公民團體舉辦。本獎項每年從台北電影獎入圍名單中選出「具有社會關懷與符合社會公義」的作品,邀請影片版權人參加相關活動。今年台北電影獎共有271件作品報名,最後31部作品入圍,社會公義電影獎從台北電影獎入圍名單選出9部影片進行獎項評選。主辦單位期望在影視產業中推廣社會議題影片,並對社會議題影片的生產機制與產業面進行觀察。

評審團主席為長期參與媒體改革運動並關注人權與文化議題的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管中祥,評審團包括榮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臺灣紀錄片雙年展獎項與榮獲社會公義獎的導演朱賢哲,以紀錄長片《不能戳的秘密2:國家機器》榮獲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社會公義電影獎得獎常客的導演李惠仁、長期參與都更反迫遷及居住正義行動的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陳虹穎,以及影評人、策展人、「無影無蹤」翁煌德。

打開台北電影獎的社會公義之眼

今年社會公義電影獎九部評選影片分別是紀錄片四部:《由島至島》、《雪水消融的季節》、《診所》、《XiXi》,劇情長片三部:《老狐狸》、《小曉》、《明日之子》,劇情短片一部:《下風處》及動畫片一部:《長期照顧》。

紀錄片《由島至島》追溯二戰時期台籍日本兵在東南亞戰場的經歷,探討台灣歷史記憶與當時身分認同的複雜性;《雪水消融的季節》是以2017年兩位台灣年輕人至尼泊爾爬山遇難事件為背景,講述導演初次面對摯友離世的傷痛經驗;《診所》一片藉由紀錄位於緬甸仰光新興都會區的的一間精神科診所,窺見緬甸人的日常及風雲變色的國家處境;《XiXi》記錄了導演與華人藝術家XiXi間的友誼,呈現不同世代女性的生命歷程。

劇情長片《老狐狸》背景落在台灣解嚴後的經濟起飛年代,小男孩與窮爸爸有個買房夢想,認知到有錢人與窮爸爸間處事差異;《小曉》描述了一個有著身心狀況的國小女生所面臨的各種問題與壓力,包含母親與班導間的情感糾葛;《明日之子》關注懷孕女性勞權以及台灣保母虐童議題。

劇情短片《下風處》描述一位老人家誓死抵抗煉油廠擴建,其他村民們亦在此處境之中,進退失據,難以自處。動畫片《長期照顧》是導演將自己十年的照護經歷與心境做成動畫,貼近人心。

評審團首先確立給獎標準,在於影片是否能夠引發觀眾進行個體與社會制度與結構間的思考,並擺脫過去簡化問題的成因。再者評審團會關注影片是否能夠講述主流價值中被忽視或是不被群體接納的生命經驗。

《由島至島》帶領台灣人面對不可告人的過往

評審團一致認為《由島至島》毫無疑義能夠獲得社會公義獎。台灣影視作品對於歷史的探討多站在受害者的敘事,台籍日本兵在主流論述裡通常是受日本殖民的受害者,在參與者或加害者的部分較少被觸及,導演在片中對於戰爭角色的歷史定位不推向個人責備論也不二元劃分,而是持續進行「論辯」,隨著站在不同位置及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思考與討論,且導演的訪談能夠促使史實來回進行推敲,將討論逐步往前推動。評審形容本片「讓外界看到月亮除了發光的地方,其實也有陰暗的一面」。

評審團認為《由島至島》有著很好的「立體化」功夫,廖克發導演使用不同媒材述說歷史故事,包含戲劇演出,重新消化大量的史料與訪談,將龐大的敘事進行完整清晰的梳理。他讓觀者跟隨鏡頭的島際移動,看見殖民與二戰時期台灣兵從東南亞到澳洲,此一橫跨太平洋脈絡深具國際視野。馬來西亞出身的廖克發導演,靈活運用了他的世界視角,拉出二戰史中台灣兵(非)自願遷徙的歷史廣度與縱深,以及島與島間相繫絆的命運,反而能更理性、更客觀的帶領台灣人直視不為人知的黑暗過往。

2024第十三屆社會公義電影獎得獎影片《由島至島》劇照

《診所》看病「由小見大」 也看到緬甸整個社會的病

僅入圍本屆台北電影獎最佳剪輯的紀錄片《診所》獲得評審團的好評。評審團認為趙德胤導演從拍攝一間緬甸的診所藉此「由小見大」,讓觀眾得以看見緬甸政治局勢與民間社會。導演聚焦於緬甸仰光一間如同雜貨舖般的診所。診所中,醫治鄰居的兩位藝術家醫師,展現了不同於現代化醫療系統階層分明的醫病關係。這裡鄰居與病人交混,生理與精神病症雜沓交織。透過病人敘病與發病,與醫師的對話,映射出緬甸當代政治社會的身心狀態。本片透過紀錄大社會中個體醫病關係,一面處理著「社會的病」,見證人民的身心病痛與大環境如何交融。

導演鏡頭中,自醫師與軍人的日常對話,鋪陳了國家不久之後的軍事政變。即便拍攝時,導演並未刻意碰觸政治,卻自然地透過鏡頭,捕捉到社會的暗流。前後脈絡的連結構成史詩感,也展現紀錄片即時性反映出社會現狀的功能。本片相當值得一看的是導演如何透過間接媒材,巧妙處理敏感議題,例如緬甸羅興亞人種族滅絕與流亡,以及其他社會大眾如何接收、理解。

2024第十三屆社會公義電影獎得獎影片《診所》劇照

多元議題影片、反映社會現狀

關於劇情片《明日之子》,評審團一致認定演員表演完整,戲劇性很吸引人,出發點清楚,談勞權、兒童權益等企圖明顯。另外,紀錄片《雪水消融的季節》在山難、友情議題之外,也放入性別認同以及性別多元的角度,評審團皆認為此部分相當值得深度刻畫,讚許導演作品的剪輯流暢。

對於本次入選的劇情短片《下風處》,評審團提到可看出導演在大部分鏡頭構圖都帶有排氣的煙囪與渺小的抗爭者,以此形式對現實提出控訴,除了象徵大企業的權力與壓迫之外,也可感受到人心的浮動與轉變。動畫片《長期照顧》也受評審團肯定,台灣正面臨老年化社會,作品中看到許多照顧者的艱難處境。導演在密集且高強度的長期照護勞動下,仍能抽絲剝繭,將自己心路歷程轉化為創作,此片能引起諸多共鳴。

新賽制觀察:類型失衡,獨尊商業劇情長片

從台北電影獎連續四年百萬首獎都是紀錄片,評審皆認為由此可見紀錄片產業能量充沛;但在新的賽制之下,紀錄片的能量卻嚴重被稀釋,甚至被邊緣化。如《診所》如此傑出,竟然是靠剪接才能入圍台北電影獎,而非最佳紀錄片獎。

原(舊)賽制,劇情長片、紀錄片、動畫片、短片四大類型,均可公平的有10部影片入圍,象徵台灣影壇百花齊放,共存共榮。但自2019年北影開始朝「產業」發展,實施被業界比喻成「小金馬」的新賽制,自此四類型影片入圍數開始嚴重失衡,如今年台北電影獎的31部入圍影片中,劇情長片為15部、紀錄片為6部、短片為5部、動畫片為5部。這樣的入圍比例,除了變相獨尊劇情長片,而且獎項多集中於主流商業製作,獨立製片淪為陪榜,甚至於無法入圍,反而喪失了電影產業的多元性。

同時,評審亦指出賽制應重新納入實驗類型片。眾多優秀的臺灣導演,如魏德聖,鍾孟宏,都曾以實驗片在金穗獎獲獎,侯季然導演的《星塵15749001》亦曾獲北影百萬首獎的紀錄。甚至今年李亦凡《難忘的形狀》亦榮獲金穗多項大獎。由此可知,實驗片並非沒有好作品,但由於在北影缺乏一個明確的分類,讓它無法得以被適當的評論。實驗片原本該是所有影像類型中最自由的,並能讓許多年輕影像創作者在經濟能力不足的時刻,依然可以創造出好的影像作品。失去實驗片類型的創作型態,不僅失去了創作的一部分自由,也失去了給年輕人更多創作影像的機會。

台北文化局長蔡詩萍曾對今年的賽制爭議表示「北影是自主的」,但北市文化局作為主管機關是否應善盡監督之責,保護本土優秀影像創作者、鼓勵不同題材與表現形式的初心?

2024第13屆社會公義電影獎入選名單

紀錄片四部:《由島至島》、《雪水消融的季節》、《診所》、《XiXi》

劇情長片三部:《老狐狸》、《小曉》、《明日之子》

劇情短片一部:《下風處》

動畫片一部:《長期照顧》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