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1977那年「他」躡手躡腳地落腳南境
自1977起,核三廠開始整地興建,馬鞍山劃入核三廠管制區,這座小丘自此禁錮在電廠範圍中。核三廠在圍牆內靜悄悄、神祕地來。幾年後墾丁國家公園在不遠處熱鬧成立,外地觀光客開始湧入這個距離恆春市中心四公里的村落,原本是小地名的「墾丁」,因為觀光發展,名氣漸漸大過古城「恆春」,部分取代整體,墾丁成為島嶼南隅的代名詞。過去人們口中的「恆春三寶」——瓊麻、洋蔥、港口茶,漸漸為「恆春三害」——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核能三廠、三軍基地所取代。
核三廠的「七七事變」的那場大火,燒出核電廠的弊病及風險
1985年7月7日傍晚,核三鄰近的居民袁瑞雲接到核三廠裡打來的電話,叫她與先生快走,還搞不清楚狀況的夫妻倆,趕緊騎著摩托車帶年幼孩子往外衝,後來才知道是因為核三廠失火了。「鄉公所或臺電根本沒有廣播疏散,都是透過私人關係去傳遞訊息,當時我就有感受到路上的車流量變多,好像大家都要往外逃。後來,臺電員工又都被封口了。」
這場被戲稱為「七七事變」的火災,是臺灣第一起「紙包不住火」的核安事故,此前各核電廠雖然都曾傳出運轉事故或工人意外,但這次因為火災,才讓核電廠安全隱憂公諸於世,燒出了臺電營運核電廠的許多弊病。例如火災後大家才知道,核三廠汽輪發電機、勵磁機等設備居然沒有投保「財產損失險」,原因是臺電核能部門認為「絕對不會出問題」,所以不必投保。事故時已經了保固期,設備廠商美國奇異公司不負擔賠償責任,後果是上百億損失都由納稅人埋單。
不過最讓人氣憤的還是臺電傲慢的態度,作為國營企業,卻認為「細節太專業」不願公布與正視錯誤,把社會大眾擋在知情的門外。戒嚴時代的核電廠,也有戒嚴時代的特質,不論立法委員如何要求公布調查報告、說明事故原因,臺電最後的回答都是「恕難奉告」,半年之後出爐的調查報告也因故「不公開」。如果公眾對核電的印象與知識學習建立在模糊的資訊和臆測,其實臺電作為科技專業者難辭其責。
以上節錄整理自《海島核事》
提心吊膽走過四十年:核三廠終於即將平安除役
1984年7月27日開始商轉的台灣核能三廠一號機,即將於今年7月27日屆滿四十年而依法停止運轉,剩下的二號機也將於明年5月17日停機,屆時台灣將成為「非核家園」的國家。自1985年的七七火災停機一年兩個月;1990年4月7日三支控制棒掉落爐心急停;1996年4月5日排氣管爆裂,反應爐失水的「2A」級緊急事故;2001年3月18日因鹽害造成全黑事件,冷卻系統喪失功能的「3A」級緊急事故;2013年12月4日水泵數位控制系統微處理器故障跳機;2017年1月24日因線路沒接好,冒白煙跳機;2018年4月19日熱交換管出現裂紋;同年5月1日緊急柴油發電機跳脫停機。
上述種種都是核三廠一號機曾經經歷事故,如今終於即將平安除役。
草率延役老舊和核電廠,無視斷層風險與核廢後端處理
自從今年二月以來,在野黨企圖以修法使核三廠延役,過程中搶佔媒體版面,但核三廠真正的問題——「核廢料與斷層」,在野黨卻閉口不提。目前台灣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選址欠缺法源依據,而依台電計算,最快也要2055年才能完成高階最終處置場的建造與運轉試驗。另外,依據台電最新的「核能三廠地震危害與篩選報告」,核三廠東側緊鄰恆春活動斷層,西側外海有逆衝斷層,廠內核島區底下的淺層地質也發現剪裂與背斜等地層變形。台電評估,倘若發生地震,地表加速度可達1.384g,不僅是三座老舊核電廠中最高,也已超過核三廠可以安全停機的耐震強度0.72g。隨著不斷發現地質新事證,核三廠必須一邊運轉,一邊花錢修補,宛如邊開車邊修車,尤其核三廠已是四十年的老車,安全風險與維修成本只會越來越高。運轉四十年來未發生類似福島或石川地震規模的強震,可說是老天保佑,不代表未來可以倖免。
昨天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原子力管制委員會在26日的審查會議上得出結論,因無法否認敦賀核電廠二號機組(福井縣)反應爐正下方存在活動斷層,且不符合新的監管標準。新的監管標準禁止在活動斷層正上方建造核反應爐等重要設施。除非有相反的結論,否則二號機組無法重啟,除役不可避免。對此,預計將在31日的例會上就二號機的審查做出最終決定。如果未能通過審查,不允許重啟,這將是日本原子力管制委員會成立以來的第一個決定。」
當日本政府已經意識到斷層對核電廠的危害,進而做出除役選址不當的核電廠的決定時,台灣在野黨仍過度自信,不管不顧科學證據與安全標準,企圖延役核電廠,就是在放水核安。因此我們主張台灣社會應參考國際最新規範,但凡其他國家禁止興建核電廠的場址條件,台灣就不應該在此處興建或延役核電廠。
今天過後,核三廠一號機將正式停機準備除役,那些紛紛擾擾的討論就到此告一個段落,我們應該學著優雅地與核三廠暫時告別,讓核三廠進入下個二十五年的除役作業階段,這二十五年間台灣社會必須學會與核廢料共處,並找到核廢料解決之道,這任務任重道遠,但必須完成,完整的與核三廠告別就讓我們相約2049年的恆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