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點電視

「香港女同志的身份」公開論壇:由女性和同志身份交織而成的社群獨特處境

(本文轉載自公庫合作夥伴:G點電視

撰文:Manessa

今年上映的香港電影《從今以後》掀起了大眾對女同志關係的討論,引起更多人對相關遺產承繼、伴侶法律地位等議題的關注。從身份研究角度,女同志是女性和性小眾身份的交織,有其獨特的社會需要和處境,她們在關係中的感受,以及遇上的問題,亦未必與異性戀或其他同志關係一樣。早前,性/別小眾關注組織真光社聯同瑞士駐香港領事館,在6月舉辦了一場「香港女同志的身份」公開論壇,邀請同運參與者NC Kwong 擔任主持,以及性/別小眾婚禮策劃公司創辦人Kurt Tung、Common6談性空間店主 Cleo Lo 、「一坪半性別空間」店主 Astor Wong 和《同聲同氣》作者 Yan Ng 擔任嘉賓,集中剖釋女同志在香港所面對的生活處境,揭示那些未被聽見的社群需要。

 

Kurt Tung 是專門為多元性傾向伴侶處理婚姻註冊及婚禮事務的「Next Chapter LGBT」創辦人,她在席上分享了自己見證過的故事,當中有選擇離婚收場的。根據她的觀察,每年大約有100對或以上的同性伴侶結婚,同時也有約5至6對離婚的個案,而離婚數字當中,女同志佔大多數。雖然暫時難以找出固中原因,但 Kurt 聽過一些離婚女同志的心路歷程。

辦理離婚一般需要雙方同意才能完成手續,曾經有女客人前來找 Kurt 諮詢離婚,但因伴侶不願意分開所以擱置,相隔一年半後,才正式說服伴侶前來辦理手續。Kurt 記得當事人說,決定分開前已感到被伴侶的情緒「折磨」了一段時間,例如對方情緒低落時,會令她一起低落,無論如何嘗試安撫,對方也不理睬,甚至發脾氣,封閉自己。即使她提出離婚,對方也選擇不給予回應,因此雙方落於拉据狀態,經歷很長時間才破冰。

女同親密關係暴力模式 以語言及精神傷害為主

從 Kurt 分享的案例看來,女同志社群或存在一些獨有的親密關係暴力模式。在論壇上,Common6談性空間店主 Cleo Lo 也分享了她的觀察。「女生之間的拉扯一般展現在語言或精神之上,而非肢體打架,例如長期向對方說出侮辱性說話、作出控制之類。」她又引述數據,指出近8成受訪者表示自己曾遭受伴侶故意忽視。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種在女同志關係中出現的暴力模式,是其中一方以自殺或自殘作為威脅。

相對於直接肢體傷害對方,上述 Cleo 所論及的女同親密關係暴力模式較為無形,因而亦較難以求助。而且可以想像,當一對情侶相處時間長,雙方朋友圈子逐漸交疊,變相令她們連找朋友傾訴也不容易。根據目前香港法例,同志伴侶只能「Fly-free」遙距視像結婚,但不能以同樣方式離婚。換句話説,同志如需離婚便要一併去一個「離婚Trip」,親身到註冊地解除婚約,而這往往令人卻步。

難向全部家人出櫃 少數成功獲祖父母接納

除了二人關係上的難處,女同志面對的問題還包括來自家人的壓力。Kurt分享道:「部份談婚論嫁的女同志,其實也未對所有家人出櫃,也有很多在婚禮前出櫃而結果沒有得到接納的例子。」曾經有女同志的母親,雖然在日常接受女兒及她的伴侶,但因感到無法向親朋戚友交代,而最終拒絕出席女兒婚禮。

但可喜的是,也有一些成功例子。Kurt 記得,曾經有位客人希望舉辧傳統婚禮,但一直未向年邁的祖父母出櫃,然而她卻希望完成敬茶儀式。Kurt 坦言當時曾勸她想清楚,但到婚禮當天,場面十分感動,這位女同志身穿紅衣,直接向爺爺嫲嫲說「今天我要結婚,我要娶一個女孩子,就是那位常常來家中吃飯的女孩子,你如何看?」當時,這對祖父母也需要一些時間消化,但很快便接受了孫女及她的伴侶,欣然坐下喝茶,給她們利是,囑咐她們好好照顧彼此。「同志向父母出櫃已經有難度,若然父母的父母也能接受,更是難得。但如果處理得好,也不是沒可能。」

聽障女同志以筆代口說誓言 外地勞工女同志更需要婚權

在香港女同志社群中,部份人有再多一重身份的交疊,例如身障的女同志、外地勞工的女同志等。Kurt曾經為聽障女同志舉辦遙距婚禮,婚姻監禮人不懂得手語,最後團隊決定要求婚姻監禮人寫出每字每句,一邊講一邊展示;至於法律要求新人說出「Yes I Do」的誓言,團隊則特意諮詢當地政府,經協調後接受當事人以文字表達完成程序。而在外地勞工方面,例如來港從事家務助理的女性,即使居港七年也沒有永久居住的權利。但若果她們希望與伴侶永居在港,便必須結婚,因此同性婚權對她們而言更重要。

每年4月26日也是「女同志現身日」(Lebian Visibility Day),旨在鼓勵女同志以出櫃、發聲等各種形式現身,爭取權益。(圖片來源:Instagram@AAF 新婦女協進會)

縱觀同志運動史上,男同志及跨性別不時有代表站出來,因為需要在公共領域上爭取非刑事化,或更改身份證等權利。相對地,女同志則較少出現在公眾議題上。來到2024年,社會對女同志的認識及支援亦較少,更有女同志表示自己沒有特別事項要爭取,只希望以同志身份為社群作出貢獻。然而,通過以上對論壇部分嘉賓分享的節錄整理,我們已看到女同志所面臨的社會處境往往更加微妙,同樣需要社會的關注和支援。但願在未來,女同志的聲音能被更多人聽見,好讓我們從今以後,在一個更進步的社會生活下去。

「香港女同志的身份」公開論壇合照(圖片來源:真光社)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