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四接不是缺電萬靈丹 電網韌性立即總檢討

文/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

近日經濟部與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不斷透過媒體放話,不斷宣稱台灣「缺電」,更於本月中提出「台電不核供桃園以北5MW以上的資料中心,呼籲高科技產業到支援電力開發之縣市設廠」。除在媒體上帶風向引發「南北戰爭」、以北部縣市政治色彩來限制產業發展,更將零和二元謬論之箭靶,直指基隆港與基隆外 木山海岸,成為北部發電的犧牲品。

然而,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已一再以台灣各電廠發電容量計算,即使協和電廠於今年底除役,北部火電仍高於中部與南部,北部需要的是「四能」,亦即「再生能源」與節能、儲能與能源管理,而非更多火力電廠開發。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表示,今天這場記者會除詳述能源管理、發電容量配置等議題,也直指台電為北部電網「融通上限」刻意針對四接興建的極大荒謬,更要求政府別只會不負責任用錯誤訊息帶風向,應立即對十年五千億的強化電網韌性計畫進行總檢討!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表示,經濟部以「北部缺電」為由,限制「桃園以北」供電,但細看經濟部文宣中的「北部」,包含「新竹縣、新竹市及連江縣」。而2023年新竹縣市用電共210.29億度(117.18+93.11=210.29),發電約22.61億度,差額187.68億度,接近經濟部所謂北部電力缺口181億度(931-750=181)。「北北基宜桃」電力供需平衡,和用電量高、發電量少的新竹縣市合併計算後,才變缺電。

蔡雅瀅表示,早期電網分類,「北部」指新竹縣鳳山溪以北,包含新竹、桃園交界處的新桃電廠及部分新竹縣,不含竹科及大部分的新竹縣市,當時「北部」電力供需平衡。其後為開發深澳燃煤電廠,製造北部缺電假象,而修改「北部」定義包含整個新竹縣市。政府既規劃在苗栗通霄電廠至竹科間設置3GW直供幹線,從電網角度,竹科回歸分類在「中部」,更為合理。就算不修改分類,至少不該明明「北北基宜桃」電力供需平衡,卻利用併入新竹縣市計算後,產生缺口,而懲罰「桃園以北」或強推協和四接。

蔡雅瀅表示,北部有大潭、林口、和平、協和、長生、新桃、國光等7座火力電廠共1,432萬瓩,就算扣除年底除役的協和100萬瓩,仍高達1,332萬瓩,為北中南各區最高;中部有台中、通霄、麥寮、星彰、星元等5座火力電廠共1,255萬瓩;南部有興達、大林、豐德、嘉惠、南部等5座火力電廠共992萬瓩,若加上核三則為1,087萬瓩。北部的火電較中、南部多。2023年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則為:北部約181萬瓩、中部約819萬瓩、南部約595萬瓩、東部近50萬瓩。北部再生能源遠較中、南部少。

蔡雅瀅詳述,他曾請教台電系統規劃處劉建勳處長「為何北部火力電廠不比中南部少」,但似乎總是優先調度中南部電力?只有深夜及清晨才會翻轉過來。對方表示,「『依綠電先行』規定,再生能源要優先調度,而中南部的再生能源遠比北部多。」

蔡雅瀅指出,查「綠電先行」是電業法第8條明定,北部火電多、再生能源少,應優先發展再生能源,否則蓋再多火電,還是可能因「綠電先行」,優先調度中南部的再生能源。北部逐漸以再生能源取代火電,更能落實區域平衡。

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表示,桃園有大潭、長生、國光等3座火力電廠,裝置容量共899.62萬瓩(大潭761.62+長生90+國光48=899.62),是全國火力電廠裝置容量最高的縣市,超過台中的578萬瓩(中火),也超過高雄的659.38萬瓩(興達332.6+大林215+南部111.78=659.38)。

潘忠政指出,其中,大潭電廠在新7、8、9號機全部商轉後,將成為全球最大燃氣電廠,長生電廠預計由90萬瓩擴建到110萬瓩,國光電廠也預計由48萬瓩擴建到120萬瓩,整個桃園還會再增加92萬瓩火電。桃園已經承受非常多的火力電廠空污與碳排,政府卻要用限制供電給桃園以北的縣市,來逼迫北部蓋更多火力電廠,十分不合理。

潘忠政批評,當初犧牲藻礁開發大潭三接時,經濟部宣稱是為了協和除役和北北基桃近一千萬人用電需求,結果協和今年底即將除役,為開發協和四接,竟將北部切割為北西、北東兩塊,甚至改口稱「大潭新增電力送不到北東,需要再蓋協和四接」,這根本是耍無賴的做法,我們完全無法認同。

台灣實際上只有一個電網,這次台電的新聞稿也公開表示「台灣總體不缺電」,如果整體不缺電,那麼北西北東間有電網瓶頸,應該直接改善電網,而不是犧牲「基隆市水產動植物保育區」生態,蓋更多火力發電設施才對。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秘書長高茹萍強調,因應國際趨勢及國際競爭力,現在台灣最缺的是綠電,依據台電公司2024年7月再生能源現況,截至2023年底,我國再生能源裝置總容量為17,956MW,其中水電2,104MW,地熱電7MW,太陽能發電12,418MW,風電2,678MW,生質能發電83MW,垃圾發電量666MW。

高茹萍詳述北部再生能源發電容量與2023年發電實績資料,2023年底全國再生能源總發電量4,164.582MW,北部地區:
風力發電89.62MW、
太陽光電82.44MW、
水力271.6MW地熱發電:0
生質或廢棄電力:0

高茹萍建議,應積極盤點基隆及北部地區再生能源潛力場址,例如北海岸地區的風力發電及屋頂型太陽光電、基隆嶼附近的地熱發電、將天外天焚化爐改良為生質能發電廠,政府應更積極及優先考慮再生能源發展,而不是優先考慮火力發電。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表示,根據112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經濟部規劃到2033年燃氣機組將新增30922MW的裝置容量,未來十年平均每年都要增加3092MW的燃氣機組,扣掉規劃除役的燃氣機組4798MW,十年後燃氣機組裝置容量將淨增加26124MW,總裝置容量將達到45097MW。

雖然有許多機組是為淘汰老舊火力機組而來,然而這個規模的燃氣容量已大約可滿足十年後夜尖峰的90%,如果再加上燃煤、再生能源、抽蓄水力和儲能,不僅夜間供電無虞,白天更會因為再生能源優先併網,導致這些燃氣機組必須閒置。

若考慮2050年淨零排放與電力去碳化的時程,這些燃氣機組最晚到2035年就可能因為減碳壓力而必須大幅度減少發電,這將會加劇資產閒置的狀況。而協和電廠1號機若依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準時上線時間為2030年,幾乎是上線就要面臨大幅減少發電的情況,考量電廠資產的回本需要十多年的時間,呼籲經濟部及台電應審慎考慮第四天然氣接收站與協和電廠的必要性,避免增加台電的閒置資產及造成碳鎖定。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台灣電力源源不絕、更漠視溫室效應。從蔡政府一路到賴政府都表示,電力非常充足不缺電,會發生停電跳電主要都是人為或設備老舊因素,又從能源局網站7月15日《經濟部公布112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資料,112至122年間電力還持續增加總共5,603萬瓩裝置容量,電力不僅不缺,還源源不絕,而其中燃氣電廠在113至122年的十年之間,共增加30個機組,總發電量達3,110.22萬瓩,年均增加311萬瓩大約是目前苗栗通霄燃氣電廠機組高達8座(38.6萬瓩/座)的發電量。

施月英強調,最新國際研究發現天然氣開採過程甲烷的全球暖化潛能是二氧化碳的86倍,今年7月凱米颱風的驚人雨量,差點讓彰化濁水溪潰堤,它創下許多縣市鄉鎮歷史紀錄的降雨量。面對極端氣候下,我國政府還加速擴建燃氣機組,對於溫室氣體排放量更是有增無減,甚至便宜不合理的工業電價,造就了誰要節電誰就是白癡,他強烈呼籲調漲合理工業電價、拒絕協和燃氣電廠開發,別讓國人成為極端氣候下難民。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表示,台電近日的帶風向說法「四接遮三醜」!協和四接幾乎已經變成台電高層的「遮羞布」!認真揭開來看就會發現所遮三「醜」。王醒之指出,北部電網的火力發電就算協和電廠今年底除役後,仍高於中部與南部,因此,北部電網真正應該應該要解決的是北西與北東區域間電網「融通上限」的問題,而不是用電力開發的舊思維拼命蓋火力電廠遮掩問題。這種本末倒置的作法宛如不解決自來水管線漏水率卻拼命蓋水庫、不解決血管堵塞問題卻說要另一個心臟般地荒謬!此為醜一。王醒之呼籲,十年五千億的強化電網韌性計畫,不只應該加速,更應該重新檢視,「擴融」北西與北東之間的電網瓶頸!

王醒之強調,依據李昭興博士研究,協和電廠外新瀨海底火山所蘊藏的地熱發電潛力高達50萬瓩,剛好足以填補未來台電聲稱北東電網的電力缺口,面對2050淨零碳排的大限,此刻應該直接轉型為地熱發電的再生能源電廠,而非瘋狂擴大高碳排的火力發電、依賴遲至2033年才會完工的協和燃氣電廠!王醒之認為,台灣真正缺的是綠電,強推協和四接正足以遮掩政府長年來對於地熱發電的輕視與怠惰,此為醜二。

王醒之重申,台電為了強推協和四接,大玩切蛋糕遊戲,把竹科用電劃歸北部,製造北部用電缺口假象,更不惜以「南電北送」的偏誤訊息製造南北區域對立,但若從基隆與東北角鄉鎮的區域觀點來看,近一世紀以來在北台灣邊陲的核、火發電反而大多都是「北電南送」到其他縣市,但環境成本都是由在地居民承擔!遑論協和四接更將同時犧牲基隆港營運、海洋生態與城市安全!經濟部與台電反而應在此刻還給邊陲區域「能源轉型正義」,誠實盤點電力供需,尋求更永續友善的替代方案,而非主動挑起區域矛盾、遮掩長期以來的發展失衡,繼續對弱勢區域軟土深掘,此為醜三。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發言人陳薇仲表示,除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與各長期研究能源政策與能源管理之NGO夥伴的資料,可以完全看出,不論是過去發電實績(發電量)或是現有電廠與規劃電廠之發電容量數據計算,北部或台灣都不缺電。台灣不缺電,缺的是政府的良心,更缺有效率且正確的能源政策與能源管理。

陳薇仲批評,不論是北東、北西電網間為刻意創造「缺電」謬論的「電網融通上限」,或是整體15億的電網韌性從未思考因地制宜的發電策略,更毫無實際改善電網彈性與儲能可能性,只不斷地以碳排極高的電力餵養污染產業、造就許多不轉型的企業成吃電怪獸,然而,台灣人民至今仍無法了解自家用電數據、無法提升自己的用電效率,只能被動成為台電漲電價的待宰羔羊,連能源管理基礎建設與數據都沒有任何進展,這樣如何達成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所說的「家家可發電」的目標?難道台電董座跟新任經濟部長宣稱的改革與效率只是一場隨國營企業起舞的笑話?

陳薇仲怒批,不論藍綠執政,遇到電力管理問題,總是反反覆覆「台灣不缺電」,碰上國營企業需開發利益,就開始大喊「缺電」,把台灣人民當毫無思考能力、信奉「缺電教」教徒,卻從未認真投入政策檢討與改進。他要求「最愛台灣」的經濟部與台電,不要為政策缺失或是為圖利國營企業大肆販售「缺電恐懼」,更背叛與傷害台灣這塊土地與孕育我們的海洋,立刻以「四能」取代「帶風向蓋四接」,立即檢討已經遺忘多年的電網效率改善計畫與開倒車多年的能源轉型政策!

附件:
潘忠政提供,越南完成519公里的輸配電網路,迅速支援北部工廠電力需求 (不用一年就完成)https://uanalyze.com.tw/articles/99297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