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台灣氣候行動網絡」在紐約,和世界一起疾呼氣候正義

文/台灣氣候行動網絡

9月20日周五下午的紐約街頭,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橫跨布魯克林大橋,高呼「我們現在就要氣候正義」,為「紐約氣候周」揭開序幕。而由五個氣候倡議團體,包括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和地球公民基金會組成的「台灣氣候行動網絡」,也首次參與此次紐約氣候週,讓世界各地關心環境運動的夥伴,看見不應被遺落的台灣。

紐約氣候周是由非營利組織Climate Group籌畫,來自世界各國的環保團體在為期兩周的時間,於紐約各地討論氣候相關議題,紐約周通常在聯合國大會期間舉行,可說是每一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前夕,最大規模的民間自發性串連行動及動員。

這場在9月20日的遊行,是「週五為未來而戰」(Fridays For Future, FFF)」(Global Climate Strike),該活動是由2018年格蕾塔·通貝里(Greta Thunberg)所發起,爾後並引發全球跨界、跨世代的響應。本次遊行的主軸是氣候正義,而遊行中提出的相關訴求為:

一、改變資金錯置的不正義

世界金融中心華爾街就位於紐約,而花旗銀行更是被點名是最大的化石產業投資銀行,據報導花旗銀行提供了約42億美元的債券。因此,遊行中也提出:「 No more oil, no more coal」及「Fossil fuel have got to go」 等口號。

 二、改變跨世代的不正義

「週五為未來而戰」遊行的許多成員是青少年,他們在正該揮霍青春的年紀,卻為了守護自己岌岌可危的未來而走上街頭。遊行的主辦人之一,是位未滿18的年輕人,在演講中也指責金融業這種寧可投資化石燃料,也不投資在更長遠的永續發展的短視操作。就如遊行中,有人編了首曲子:若問我曾孫女甚麼時候該採取行動,她會說是現在!

三、改變權力的不正義

紐約州長霍楚也是此次由遊行中被點名的對象,因其於數周前,拒絕簽署《氣候變遷超級基金法案》,該法案要求污染者每年支付30 億美元來保護社區來自極端高溫和其他氣候彈性計畫。紐約居民承受高熱之時,握有權力的州長卻對民眾的訴求置若罔聞,也因此,遊行中群眾也喊出:「州長霍楚,地球不是拿來交換利益(Earth is not for profit)」的口號。遊行隊伍更喊出:「這就是民主、這就是群眾力量(This is how justice looks like, this is how community looks like)」

 四、改變跨國間的不正義

遊行中,有來自烏干達的夥伴,指出烏干達排碳量微乎其微,卻要承受富裕國家造成的高熱等氣候衝擊,對他們來說參與環境運動,不是個人選擇,而是不得不,但卻也有許多烏干達的環保人士會因參與社會運動而被逮捕。

 而常遭受其端氣候侵襲的台灣,也一樣因為政治因素,無法參與國際氣候談判。因此,台灣氣候行動網絡參與遊行時,也提出了「Leave no Taiwan behind」(別遺落台灣)、「Limiting Carbon without limiting Taiwan」(限制碳排而不是限制台灣參與)」的標語。

即使現實令人沮喪,我們仍要前進

橫跨這座曾是世界最長的布魯克林大橋時,就像在跨越一座氣候變遷的鴻溝,一端是擁有權力的排碳大戶、政治家,另一端則是受飽受各種極端氣候摧殘的人們。但就如遊行中所喊的::「we are unstoppable , a better world is possible」,人民勢不可擋的,改變可以成真。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除了參與此次遊行,也將主辦兩場論壇,和國際夥伴團體共同討論東亞能源轉型(Energy Transition in East Asia)與半導體減碳議題(Decarbonizing the Chip) 讓全球關心氣候的人們,看見台灣公民社會在氣候行動的經驗及願景,使人們正視邁入淨零轉型的台灣,不應在全球淨零行動中被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