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終止交通性別暴力 談女性用路人遭遇的歧視與困境

文/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

今天(11/25)是「國際終止對女性暴力日」,我們應該認真審視交通系統中的性別不平等與暴力問題。交通運輸不僅是人們生活的重要部分,也反映社會權力結構的運作,在這一天,我們特別來看其如何對女性和其他弱勢性別造成的不利影響,並且避免他們在公共空間遭受暴力的風險。

媒體對女性駕駛的污名化

交通事故報導經常帶有性別偏見,將肇事原因過度歸咎於女性駕駛。例如,「馬路三寶」指稱「女人、老人、老女人」的駕駛能力特別低下。這種語言不僅無助於揭示交通事故的系統性原因,還強化了對特定群體的偏見。

女性駕駛遭遇的特定指責更反映在媒體中,新聞標題經常特別註明「女駕駛」的肇事行為,卻少見針對「男駕駛」的同類標籤。

然而,根據交通部相關統計數據,男/女駕駛的數量比例與其事故數量比並無顯著區別,保險公司根據事故率計算的保費也顯示女性較低。甚至在數據中顯示,男性超速、酒駕等高風險行為更常造成重大事故,反映出交通議題中明顯的性別偏見。

交通性別暴力的各種形式

交通性別暴力表現常為針對女性的挑釁與侵犯,例如逼車、惡意按喇叭或擋路等,許多駕駛反應在開女用車、粉色車時,特別容易遭到此類「粉紅歧視」。這些行為往往帶有對女性駕駛能力的不信任。

此外,「婦幼停車位」等設施雖是專為懷孕者與幼兒設計,但因現行法規並未將其納入『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中,對於違規佔用行為也不予檢舉與計點,導致政策效果十分有限。

運輸模式與性別需求的差異

研究顯示,女性更多依賴「步行與大眾運輸」作為主要移動方式,且經常伴隨著照護責任(如接送子女、陪同長輩),如較高比例需使用娃娃車、推行輪椅等。然而,現行城市規劃和交通硬體設計,仍偏向服務於男性的通勤模式,對女性多元且複雜的路線需求關注度不足。

性別化交通設計的另一項隱憂,交通設計和車輛安全測試長期以「男性身體模型為基礎」,忽視了女性在「生理結構」上的差異。例如,女性在車禍中更易受頸部損傷,但這些風險 #未能在設計標準中得到充分考量,進一步加劇了性別不平等。

我們呼籲交通部應儘速修法,將「婦幼停車格」比照「身障者車位」納入道交法規,以保障懷孕者及幼兒權益;並且需正視女性用路人受到的歧視與污名,尊重運輸模式與性別需求的差異,以終止對特定性別的交通暴力。